幼兒園教育講座及心得
寫心得需要理清思路,組織語言,有助于增強邏輯思考和思維能力。幼兒園教育講座及心得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兒園教育講座及心得,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教育講座及心得篇1
常規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孩子學會適應集體生活并具備初步獨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規教育方法很重要。我們為了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常規也嘗試進行了以下幾種常規教育方法: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讓幼兒通過老師對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幼兒有個榜樣學習,其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方法。幼兒的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但幼兒對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我們老師應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特別是對能遵守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并鼓勵其他幼兒像其學習,鞏固,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解決幼兒不愿洗手的壞習慣,老師可以讓以養成洗手習慣的幼兒做示范、展示給幼兒看,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干凈后,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幼兒有種榮譽感,逐漸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二、引導法
引導法實際也是種榜樣教育,主要通過講述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從而使幼兒遵守常規、做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都喜歡聽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內容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如:老師向幼兒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幼兒明白故事中的角色,教育幼兒愛惜糧食。在進餐時強化幼兒,這樣幼兒就會有意識,因此,掉飯粒現象明顯減少。老師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兒在故事中明白。
三、行為鞏固法
行為鞏固法是教師定期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檢查和評比,從而是幼兒在生活常規的約束下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在鞏固的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評紅花的方法,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教育。
從小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對幼兒的成長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所以,在本次的幼兒常規展示中,幼兒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的常規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在這里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常規教育方法。
最后,也想對大家說,常規培養是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不怕煩,有耐心,多與孩子交流,你會從孩子身上看到許多閃光的東西,讓那么多閃光點凝聚在班級里,那你的班級一定是一個特色的常規班。
幼兒園教育講座及心得篇2
__年3月31日下午,我聆聽了__市實驗幼兒園潘玉香老師的《如何做好幼兒園常規教育》,覺得真的很實用!潘老師介紹了幫助幼兒建立一日生活常規的方法和途徑:
1、表揚鼓勵法;
2、環境暗示法;
3、游戲體驗法;
4、判斷分析法;
5、行為鞏固法;
6、榜樣激勵法;
7、家園合作法;
8、故事引導法;
9、幼兒參與法。
還介紹了抓好班級常規教育的小技巧:首先應開班級全體老師會議,共同制定本班的常規要求;應用音樂效能,提示幼兒進行活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給幼兒講清楚活動規則要求,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做;教師要以身作則;反復強化,讓幼兒逐步內化;及時評價激勵孩子;與家長溝通,家園同步教育;常規從小班抓好,從小事抓好等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真的可以借鑒,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這樣你的班級常規一定會很好!
總之,班級常規培養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好的,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讓我們成為孩子良好習慣培養的播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