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1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好的師德師風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兒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通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深刻體會到:師德貴在誠。師德是教師之魂,德成業則立,德劣業則垮,一名新時期教師的師德修養,應突出一個“誠”字。心誠則事成。
1、要有精誠的敬業精神。
有人把教師的職業比作“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充分說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輝和重要,所以每位教師從自己準備執教的那一天起,就應該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2、要有誠懇的治學態度。
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不僅要“?!?,而且要“博”,要興趣廣泛,一專多能。自身要有比較高的文化修養,并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皫熣?,傳道,授業,解惑也”。這里面有一層很重要的含義,就是教師如何把學生教好,這就是我們教師的業務能力,我們的教法。教而得法則事半功倍,教而無法則事倍功半。在世界已進入信息化的今天,我們不要再作井底之蛙,墨守成規。我們也不能以已經獲取了較高學歷而一葉障目,放松學習。否則我們將是“墻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币粩鄬W習,充實自己,在獲取扎實專業知識的同時在教改、教法上下功夫。
3、要有坦誠的博大胸懷。
作為教育者,應具有博大的胸懷和火熱的心腸,善于尊重、理解、愛護我們的教育對象,以建立一種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4、要有赤誠的無私愛心。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對孩子充滿愛心,與孩子保持人格上的平等,關心幼兒的冷暖,體察孩子的心理,讓孩子把自己當作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能自覺自愿地向你訴說心中的喜與悲,喜歡入園,喜歡你組織的各種活動。這不僅能增強孩子克服困難,增強改正錯誤的勇氣和信心,并會對幼兒的智力、品德、個性的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5、要有“以園為家”的主人翁精神。
要有“園興我榮、園衰我恥”的主人翁責任感,這是形成良好師德師風的思想基礎。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與單位的榮辱、單位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才會時時、事事、處處從嚴要求自己,才不會犯錯誤,才會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你的事業中。提倡“以園為家”,就是要我們在單位樹立節約意識,從點滴做起,把在家里養成的節約習慣在單位里發揚光大。只要我們每一個教職工都能“以園為家”,那我們就基本具備了較好的師德師風,那我們的幼兒園將會更加興旺發達。
6、要多做貢獻不貪名利。
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忠誠于教育事業,熱愛幼兒,不怕吃苦,不計較名利。幼兒園的新時代師德師風應與傳統的標準揉在一起,即: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效果顯著。平易近人就是要做到和藹可親,拉進與孩子和家長們的距離,讓他們有信任感、放心感;嚴中帶慈就是要做到嚴與愛相輔相成,嚴中有愛、有理、有方、有度;公平待人就是要做到在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上不偏私,要有平等、一視同仁的觀念;效果顯著就是要做到工作方法恰當、質量高、效率快、有成果,從而在社會上樹立我們幼兒園全體教師高素質的良好形象。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要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2
“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長期以來,廣大教師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教師職業贏得了世人的崇敬和贊揚,人們給教師戴上了光彩絢麗的“花環”。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受到了強烈沖擊,一些高校中少數教師更多地關注物質利益,責任心不強、教書育人意識淡薄、缺乏愛心,個別教師甚至師德失范、學術不端,嚴重損害人民教師的職業榮譽。因此,新形勢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綱要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師德水平,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近日,學院組織學習了這一《規范》,通過學習,我對教師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引發了我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一些思考。
《規范》對高校教師提出了六點要求: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
愛國守法是對教師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是教學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首先自己要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豐富的法律知識。這就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法律知識的學習。另外,《規范》明確要求高校教師“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抵制有損國家利益和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要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敬業愛生,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對教師職業充滿了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根本的任務,是教師的天職。“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書和育人是一個統一體。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苯處熢谌魏螘r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還要以自己的道德言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上的良師,更是學生思想上、生活上的益友。高校教師承擔著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國家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更要處理好教書和育人的關系。而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更要在意識形態上,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執政的政治支持,堅定其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增強他們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惡意滲透的能力。
嚴謹治學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師不僅要搞好教學,還要注重科研,使科研和教學互相促進,積極發揮科研成果對生產的推動作用。針對部分高校教師學風浮躁,治學不夠嚴謹,急功近利,甚至一些高校教師學術科研上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占他人勞動成果,《規范》明確提出高校教師在科研活動中要“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服務社會是現代高校的職能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大學發展的社會環境的變化,高校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各高校都應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盡最大努力為社會提供服務。我院作為高職院校,為社會服務的方式就更為直接,通過學校與企業的聯系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學校的科技創新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愛因斯坦說:“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與才?!睘槿藥煴硪蠼處煒淞ⅰ扒辶畯慕獭钡挠^念,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德行為學生做表率,自覺抵制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做一個廉潔奉公的教育工作者。只有這樣才能以一個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師的形象去影響、熏陶學生,正所謂“身教勝于言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修養,立德為本。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當常思為師之道,常存育人之責,常懷愛生之心,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體現價值。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看到學生的成長、成就,就是教師最大的快樂,這種幸福感是很多其他職業不能比擬的。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3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只有自覺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人才。人們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贊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于律己,為這頂“花環”增光添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說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師還應具備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態度,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有人說幸福是一種選擇,快樂和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師職業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是苦是樂呢?這要看教師這一行業在物質和精神上給我們帶來的滿足程度。從物質收入上看,在我國,目前這一職業尚不盡人意,工資收入在總體上處于中、低水平。當然我們也看到,教師的待遇正在不斷改善。
近幾年來,隨著教師工資收入、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職業穩定性的優勢愈顯突出,“清貧”不再是教師的代名詞。從精神滿足這一角度看,教師職業具有明顯的優勢,職業生活的情感性在當今利來利往的商品社會中已成為教師行業的一大優勢。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機智應變,巧引善導之樂;啟愚化頑,學子轉化之樂;弟子情操,慰師謝教之樂;桃李八方,來鴻千里之樂……我們當教師的,不僅僅在奉獻,在孩子們中間,我們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親眼看到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就會由衷高興,產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就拿我們特殊教育來講,當一個個孩子們在我們的辛苦培育下走向社會,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價值,感恩社會的時候;當世人把那種贊許、敬佩的目光投向我們這些老師的時候,你難道不覺得有一種榮耀、有一種幸福在心底升騰嗎?所以,安于職守,樂于奉獻,并不是一句口號,這是我們在學生中“攫取”幸福的最好體現。
熱愛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物質條件下,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愛不是由于優厚物質待遇的吸引,而是由于理性的認識。有的老師說:"耐不得清貧就不要做老師"。這話正是教師高尚情操的寫照。熱愛教育事業不是一句空話,敬業樂教不是動聽的口號,它首先反映在班主任要以德育人,既身教、又言教,身教重于言教。一個教師,做"經師"易,做"人師"難,也就是說傳授文化知識相對較容易,教會學生處世做人相對較難。"以勤精業"也是熱愛教育工作的具體體現。所教學科的"精專"和文化知識的廣博都需要教師的辛勤耕耘和刻苦學習。學生的主體生活是學習,如果一個學生一個班級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那么這個學生志向便不會高遠,這個班的秩序便不會穩定。作為教師,當然也有教授學問培養技能的責任,如果教師的知識功底扎實、學問淵博,講話旁證博引,左右逢源,或幽默詼諧、或引人入勝,那么這位教師的威信便容易樹立。反之,課上的平平,甚至不受歡迎,那么她的威信就很難樹立起來,所以,上好文化課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
職業道德還反映在對學生的態度上。首先是尊重學生。雖然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定的年齡差異,學生還沒成人,但我們應該都把他們看做大寫的"人",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而絕不能"師道尊嚴",居高臨下搞家長作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人格平等才能換來信賴和友誼,特別對于后進學生,更應如此。第二要理解他們,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有多種多樣的需要,他們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渴望老師能理解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想想,傾昕一下他們的呼聲。教師只有把握了學生的思想脈博才算真正拿到了教育他們的權力。第三要愛學生,師愛是一種偉大的、理性的愛。
教師的職業道德還表現在如何對待教師集體上。教育工作是個體勞動、集體成果。任何一位教師,無論他的本領多大,他都不能單槍匹馬地完成現代教學培養塑造學生的重任。所以,教育要取得豐碩的成果,最終要依靠整個教師集體。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慎獨與自重,只有每個人的素質提高了,才能促進整個教師集體素質的提高。每一位教師都應謙虛謹慎,都不應夸大個人在學生成才中的特殊作用。就以德育為例,沒有全體教師的齊抓共管與緊密配合,成功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另一方面教師又應看到在我們中小學的教師隊伍中,的確還存在一些問題,世俗的東西還有相當的市場,淺見與是非,應付與挑剔,急躁與刻薄,名利與清高還影響著我們一些同志,我們不僅要潔身自好,而且要積極發揮作用,逐漸地改變某些不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風氣。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清醒地看到,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與受社會尊重的程度不僅與物質待遇和賦予的榮譽有關,更重要的是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和整個教師集體的形象。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工作中協同動作、協商共事、責己嚴、待人寬,對待兄弟班級的老師和同學要寬厚、禮讓。在評先進,受獎勵面前,"見賢思齊",不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傊斘覀兊慕處熂w出現團結、和諧、蓬勃向上的氣象時,教育專工作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正確對待自己,教師就應有強烈的"角色"意識,隨時想到自己的社會分工角色是教師,是為人師表的教育者。從這一點出發,就會要求自己不辦不符合身份的事,不說不符合身份的話,不失態于學生。做為教師,她們儀表是端莊、素雅的,言談舉止是文明高雅的,氣質風度是灑脫的。因為她會把這一切都看做是教育因素而不僅僅是個人的修養和習慣。
正確對待自己,教師就要努力學習,一向書本學習,二在實踐中學習,三向自己的學生、同事、領導學習。"滿招損、謙受益"只有虛懷若谷,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取,"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活源才永遠有清流。只有堅持學習,才能使思想進步,工作不斷有所創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4
學習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受益匪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熱愛我們所從事的職業。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俗話講:要干一行愛一行。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教育事業就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們每一個教師的道德行為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一愛國守法?!皭蹏胤ā笔墙處熉殬I的基本要求。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我們每個教師的神圣職責和義務。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知法守法,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做熱愛國守法的模范,用我們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們從小樹立愛國守法的意識,為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愛崗敬業。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當把它當作自己的人生事業來干。一個不熱愛自己的崗位,不熱愛自己的職業的人,是不能在工作中干成一翻成就的。人的一生需要精神和物質,缺一不可。沒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其精神世界是空虛的,整個人生也是殘缺不全的。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
三關愛學生。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愛是由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內容上表現在教師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等。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無論每個學生成績好壞,他們都應受到同樣的關注,尤其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關愛和賞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增強每個學生的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欣賞中和表揚中健康成長。
四教書育人。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所以說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堅持德育為先?!傲⒌聵淙恕笔俏覀兘逃ぷ髡弑仨毨斡浀母救蝿?。它要求我們堅持德育為先,認真落實德育課程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充分開發各學科課程蘊涵的德育資源與功能,使德育在學生課程學習的全過程中得以落實,加強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同時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他們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五為人師表?!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學問比他們高,人家自然有向你學習的道理。學生年齡小,不具備分析事物好壞的能力,他們往往是學習時連同教師的行為習慣也一并學了去。教師的.行為舉止,得起到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為師者應當如何規范自己的言行。
六終身學習。人類文明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不斷的去挖掘。同時人類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每天我們都能聽到新的訊息。不斷的學習,能讓我們與時代同步,能讓我們感受到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學生們也是如此。有句話說“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得有一桶水”,學生在不斷的進步,不斷吸收新的知識,而作為教師則停滯不前,當你的“一桶水”已經給完的時候,你還能拿出什么?工作中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所以,不斷的學習,為了學生,也為了自己!在教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會時時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受家長歡迎、學生喜歡的合格小學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用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5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資料,是教師職業到達專業化水平的基本素質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建設一支為人民服務的,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就務必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師德建設,為師德建設注入新的資料,增加新的內涵。當前,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把職責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是十分必要的。職責,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我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潛力和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一名人民教師,他的職責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職責意識,就不會明白自我的職守,不會明確自我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務必知職責、明職責、負職責、盡職責。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白鲆粋€現代人務必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并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里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務必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
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松,必須要鞭策自我,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職責”。
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應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我的職責。教師就應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用心探究,以構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苯處熤灰鰪娮晕业目蒲幸庾R,把自我的課堂、班級當成自我的“實驗室”、“試驗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必須能使自我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我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期望。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職責,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教師職業與道德心得體會篇6
本周,我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通過學習,我深深地理解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所謂“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這句話說明以好的思想觀念為指導,注意行為規范,并以長久的堅持使之形成習慣,對于人的一生有著多大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之來促使自己養成一些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從而走向成功。作為一名準備踏入人民教師行列的我,通過對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我對規范的深刻體會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要有高漲澎湃的工作熱情
無數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的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同時,教師的良好心態,必然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正面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最終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并且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如果教師言行懈怠,處事消極,那么,勢必會使滿園的花朵如遭酷霜,精神萎靡,自然也不能茁壯成長。
二、要有寬容公正的愛心
這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師者,必須學會寬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呢?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更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是一種仁慈,它能溫潤學生的心田,開啟學生心靈之窗,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友善地接受每一個學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時時處處在細節中體現出公正的意識。此時,你會在不經意間發現,每一個孩子是那么爛漫,那么可愛;你的心,和學生貼得是那么近;你的感受,是如此之美妙。
三、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者,對學生無私奉獻乃是天經地義,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是教師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非易事,必須通過繁瑣的具體小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暖暖春意。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則是一種超越!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此刻,你會覺得自己處在蜂蝶紛飛的萬花叢中,幸福異常!
四、要有終身學習的強烈渴望
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終生學習,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如此,才能勝任新形勢下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地給自己加壓充電,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把學習看成一種樂趣,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通過各種渠道和不同形式汲取營養,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和聰慧。在吸取新的知識和接受新的觀念過程中,師者還應該不斷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期有所真正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總之,我會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行為,用愛的語言去播種、用粉筆去耕耘、用心血去滋潤,用汗水去澆灌,做一名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