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家長育兒心得
簡短家長育兒心得篇1
大家好,我是海弛的媽媽,很高興能和大家有今天這種交流機會,首先講講我們家的具體情況及成員,爺爺、奶奶、姥爺都在承德縣,爸爸在雙橋區上班,平時工作比較忙,海弛從小由保姆和我帶大,現在是我和老公接送幼兒園。我的愿望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從小寶寶與保姆在一起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一直以來在吃飯方面比較被動,語言表達能力差,在對待這些的問題上面我查過很多相關資料,給他買了很多圖書和DVD還有點讀筆,經常和他聊天,有機會就帶他出去旅游,通過我的努力現在寶寶變成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愛表達愛交朋友的小孩。我認為在寶寶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能有好的生活習慣和樂觀向上的態度比學到很多知識更重要。還有重要的一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一、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教孩子關心他人(朋友和家人)我培養孩子生活習慣是從兩個方面:首先是讓孩子有正確的作息時間,按時吃飯睡覺。其次做家務時讓孩子成為其中的一員,比如吃飯的時候他可以給大家發碗筷,平時自己把地弄臟了,自己能主動掃地,玩完玩具了自己能放回原來的位置,當然一個三歲的小孩子只能模仿的去做,不管他做的什么樣,只要他用心了,你就要對他豎起大拇指對他說“棒!”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在智能、體能發展方面比較占優勢,但在個性品德方面卻是個弱勢。海弛也不例外,家長們都知道,三四歲大的孩子還不懂得什么叫“無私”,什么叫“慷慨”。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教會孩子去替別人想關心他人,家教對孩子影響是相當大的,例如:1、每次我帶他去樓下玩都會帶很多的小零食和玩具和鄰居家的小朋友分享,把他小時候用的玩具拿出來讓他自愿的送給弟弟妹妹,在小朋友和弟弟妹妹謝謝他的時候他的心里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2、帶他去親戚朋友家串門,每次去都讓他選給買點什么好的,選好了帶去,大家都夸他真乖,等下次在去別人家他就會很主動的給買禮物或者水果。3、家人生病了,讓他按時監督吃藥和量體溫,他會很認真負責的完成任務。
二、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愿,處理自己的事
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家長要擺正心態,不能因為是家長就讓孩子什么都聽你的,要民主,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待自己的孩子就像朋友一樣,在和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不要馬上打罵,聽聽事情的經過,給他講道理,讓他自己認識對錯,并勇敢的面對。例如:1、給孩子買衣服和鞋子的時候讓他自己選顏色,問價錢,和售后員交流后,讓他付錢。
2、和孩子聊聊最近的新聞還一些網上發生的事,是有教育意義的,比如之前的果丹皮中毒事件,還有小孩被拐騙事件,聽完這些事,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3、想要什么東西了,讓他大膽的說出來,看情況看給他買不買,如果當時不能給他買說清楚原因,在生日或者兒童節的時候在買來送給他,對于孩子來說收到禮物的意義會更開心。
三、給孩子自信,讓孩子愛上集體生活
咱們小四班的小孩大多都第一上幼兒園,因為環境陌生,剛開始都是哭鬧。這也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家長要多鼓勵和贊揚孩子的正面行為,慢慢地孩子自己就能樹立自信,不僅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要表揚,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盡管未達到預期的目標,也要進行鼓勵。例如1、孩子在幼兒園能慢慢適應生活的同時,家長多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同學,讓他多認識一些新的朋友。2、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把在學校學會的知識告訴你,這樣不但幫助孩子復習自己學的知識,也是非常不錯的親子游戲。
3、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回到家全身心的放松,全家休息的時候可以去郊游,比如爬山和釣魚,當孩子自己享受整個過程時,不管結果是什么樣,你都要肯定他鼓勵他,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的是你無法用語言能教會他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父母的這種態度會傳遞和影響孩子,對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在做的父母都能能經常抱抱親親自己的孩子,用最直接的方式傳遞給孩子你的愛,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經驗,忠心祝愿每位家長和寶寶健康、平安、快樂。
簡短家長育兒心得篇2
在教育孩子上,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每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一樣看你是否了解自我的的孩子。下頭我談一談我的育兒經驗。
1、足夠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所以我每一天規定孩子晚九點之前必須睡覺。早六點半必須起床。讓孩子有個良好的作息時間。
2、每一天放學回家自我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看電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自我也看看書,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每一天做完作業必須要復習當天所學的資料加以鞏固。
3、學會跟孩子交流,我每一天晚上都要和孩子談一談幼兒園有什么趣事,媽媽單位有什么新鮮事。經過交流能提高孩子表達本事和分辨是非的本事。
4、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買書,讓他明白知識的重要性,孩子有時候問的問題大人也無法回答,比如:星星為什么會眨眼水星上有水嗎讓他在書中找到答案,孩子十分開心。這樣就培養他從小愛學愛問的習慣。
5、對于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家長必須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別看孩子小,他們也會察言觀色,你退一步,他們就進一步。下次就不好管了。
6、要尊重孩子,不要強求孩子做一些自我不愿做的事。也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去批評指責孩子。
7、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要堅持意見一致。
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兒子長大了,做事很認真,時間觀念很強。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僅有不會教的家長,只要方法得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適宜的教育方法。
簡短家長育兒心得篇3
我是大班__的媽媽,現在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作為家長首先要經常與老師溝通,因為孩子一整天都在學校,老師付出的最多,也最了解孩子,與老師經常溝通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更快的讓孩子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小孩子是最沒有耐性的和堅持力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的督促。
其次家長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時間時陪她玩她愿意玩的游戲。玩的時候你可以問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樣可以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遇到事情時和她商量,與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換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交孩子有一顆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與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興了,也不愿意說是什么原因,可以先放一下,把話題轉移,過一會在問,她就會說,這時你要幫她分析讓孩子變的大度些,在一起玩是件開心的事不要計較小小的過失,誰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錯時要讓她主動去道歉。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要說明原因,講道理,分析這要求對她來說好的影響有多大,壞的影響有多大,讓她自己比較一下。雖說孩子的心里不高興但基本上都會主動放棄。
如果孩子同樣的錯誤出現了兩次以上,就要提醒她這件事情不應該出錯的。媽媽以前與你說過,并告訴她這次可以原諒。如果再出錯就必須要嚴厲起來,不能心軟。事后要告訴她媽媽的本意也不愿意這樣,是因為你把媽媽給氣急了。媽媽也是為了你好。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么就要表揚她,寶寶今天真棒,真是個好寶寶。并適當的給些獎勵比如“三個吻”或是給點吃的或是玩的,她都很高興。大人不要輕易的對孩子許諾,如果許諾了就一定要對限,當時不能及時對限諾言就必須解釋清楚。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當大人出錯時要與孩子說“對不起”。她會記住的,她出錯時同樣會與你說“對不起”。記得有一次是我把她的什么東西弄壞了,我不記得了,當時我沒有說話,也沒有對她說“對不起”,她就攆著我讓我與她說“對不起”。當時我就笑了,心想我怎么還不如孩子呢,然后我說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了。
簡短家長育兒心得篇4
簡短的5條,雖不能說句句精辟,但仔細品味,每一句都有它的道理,內容如下:
1、當寶貝玩某個物件的時候:對于好奇的寶貝來說,不管見到什么,他都會有拿在手里玩耍的愿望。也許,碰巧,這個東西在他手里舞動,劃出一條非常好看的線條;如果速度足夠快,還可能舞出一片很有意境的圖案;又或者,這個東西突然掉落在地面,或者被寶貝抓在手里砸向地面,或者其他物體的表面,發出一聲特別的聲響,這個聲響碰巧就有著非常有感染力的音樂元素;再或者,寶貝無意間將兩個東西擺放到了一起,它們的聯合突然就有了一種珠聯璧合的感覺……
————《和寶貝一起享受碰巧的藝術》
2、語言從出生到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并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發育敏感期。故在此階段,父母要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唱兒歌、朗誦詩詞,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孩子的語言發育“添磚加瓦”。思維從出生到2—3歲,為感覺動作思維發育敏感階段;3~6歲為具體形象思維發育敏感階段;7~14歲進入抽象邏輯思維發育敏感階段。各階段之間可以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加速,但不能超越。
————《相“對”而動,讓孩子更聰明》
3、學問5:啰嗦不得有些家長教訓孩子喜歡沒完沒了,孩子懾于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么都沒聽進去或者根本就沒聽。于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另外經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耳朵“失聰”,使教訓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懲罰孩子有學問》
4、儲蓄成功法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科學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有大腦便有一種刻劃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憶起往日成功的動作模式時,人又可重新獲得那種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自卑,充滿信心。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兒童自卑心理治療8法》
5、閱讀要跟著寶貝的特點:走每個寶貝的喜好不同,他們喜歡閱讀的內容自然也不同。小男孩可能喜歡車,小女孩則可能喜歡小仙女,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喜歡的內容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在某個階段,寶貝會非常喜歡某一本書,不喜歡另外的書,但是他們這種喜好是不確定的,過些日子,也許他們的喜好就顛倒過來了。總之,父母要根據他們的喜好來調整閱讀的內容,只有這樣,寶貝閱讀的興趣才能維持長久。
————《培養“學”商,寶貝之閱讀習慣》
簡短家長育兒心得篇5
大家好,我們是小嘉豪的父母。
轉眼間小嘉豪已五歲多了,他是個開朗、自信、快樂、聰慧的孩子。
由于工作的原因,日常孩子的飲食起居、上學接送等主要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們并沒能樣樣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的一切。
孩子逐漸成長所面臨相應的正確引導教育更讓我們感受到教育孩子并非是件簡單的事情。
在教育孩子成長的同時,掌握好方法及把握好尺度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亦是我們的難題,深怕稍不注意就縱容孩子養成了諸多陋習。
好在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點進步都給我們帶來驚喜!
身為父母的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盡量能讓平安、健康、快樂伴隨孩子的一生。
下面就試著淺談一下我們的育兒心得: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身邊的人都是他的模仿對象,所以平時我們會注意自己的言行,尊敬老人,注意清潔衛生,熱愛勞動,讓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感染,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
2、欣賞教育。
我們發現欣賞孩子是培養他的自信心很好的方法。
自信有助于他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身為父母的的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孩子的勇氣。
當他放學回家自覺跑去洗手間按洗手液洗手時、當他早上起床自覺去刷牙洗臉時、當他主動幫忙照顧妹妹時,我們都會贊他:“嘉豪你真棒!”并傳遞了肯定與欣賞的眼神,這使寶寶深受鼓舞,深切明白這樣做是對的。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實踐中使我們明白: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與打罵。
3、教導孩子必須尊重他人,講禮貌。
要讓寶寶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尊重他人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對人有禮貌的人才會被別人所接受。
4、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在現階段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更多的時候他愿意自己動手做事情,而我們會放手讓他自己去做,而不是一味地代勞,覺得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險。
其實在他每學會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不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做,那么他將永遠學不會。
而我們只需在旁看著,在他請求幫助時正確引導他,或者事先指導、示范一下就可以了。
5、培養孩子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要從他的好奇心開始。
孩子現階段總愛問“為什么”,對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有時對我們來說不存在“為什么”的問題他們也會問。
如有一個星期天,我們跟他說:“寶寶,今天我們出去玩。
”他馬上問:“為什么?”這個在我們看來沒有疑問的問題,寶寶也問出來了,他可能不理解今天怎么不用上幼兒園了,今天怎么不在家里玩。
“今天是周末,寶寶不用上學,爸爸媽媽也休息不用上班,所以我們想帶你一起出去玩…”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我們如果嫌煩,敷衍回答了事,這樣會扼殺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孩子會因為怕父母嫌煩而不敢再提問,失去了對事物的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培養各種興趣的基礎。
當孩子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一時不能正確解答時,不可不懂裝懂,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會回答,等我看過書后就告訴你。
這樣做孩子不會認為你在敷衍他,反而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我們應該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并多加鼓勵,且以此為契機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以上是我們對孩子在教育上的一些觀點和感受。
在注重孩子學習教育的同時,我們也非常看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亦以身作則給他最直觀的教育。
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