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1
內向的孩子最近幾天,我們班的佳佳總是在鬧情緒,早上奶奶送到幼兒園總要哭泣。昨天,幼兒園組織去秋游,佳佳一早背著一書包的零食就到了班級。可剛到就開始拉著奶奶的手不停地哭,怎么都不讓奶奶離開,“佳佳,怎么了?”我連忙走上前去安慰。“我不舒服,我要回家!”她哭著答到。“家里還好好的,嚷著要到幼兒園來,怎么剛到就要回去了。”她奶奶也在旁開始納悶。
佳佳平時在幼兒園是個很聽話的女孩子,從來不鬧情緒,各方面表現也挺不錯的,就是稍微有點內向。“怎么會突然不要上幼兒園了呢?”這讓我很納悶。見她還是在不停的哭鬧,非回家不可的樣子,我就對她奶奶說:“可能她今天身體不是很舒服,平時從來都不這樣的。”“是的,要不我先帶她回家去看看吧?”
沒過多久,她又回來了,“剛到家,她又說想去秋游了,我就又帶她回來了。”她奶奶解釋到。“那就好!佳佳,過來,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說著我把她領到了隊伍當中。佳佳見她奶奶準備離開,又開始大聲哭喊起來,這次比上回哭得更兇了,還跟著跑了出去。我連忙追上去,“佳佳,怎么了?”她哭著就要回家。“我害怕!”
我突然意識到事情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平時很愛上幼兒園的寶寶害怕上幼兒園呢?肯定幼兒園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她不愉快了吧!奶奶在可能不方便處理,于是我就對她奶奶說:“沒事的,我會解決的,您先回去吧?”我把佳佳抱到一邊,問:“你害怕上幼兒園是嗎?”她開始很合作的點頭,哭喊也減弱了些。“那你害怕誰呢?”“周政杰!”她開始娓娓道來,“他打我”
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周政杰是個很調皮的男孩子,平時動作幅度很大,經常會弄到小朋友,而他們兩個又坐在一起,難免會出現這種現象。佳佳又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出現這種事情也不會跟老師來講,日子久了,她堆積的恐懼心理也就加劇了,導致了恐懼來上幼兒園的現象。
我先找周政杰談了談,其實他就是比較調皮,出手比較重,他并不是想故意打人。于是,我就把佳佳叫到身邊:“老師知道周政杰很調皮,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很想跟你做朋友呢!下次要是周政杰又打你,你就來告訴老師。”佳佳很聽話的點點頭。我又借機問小朋友,“要是你碰到有小朋友打你,你會怎么做?”“告訴老師!”小朋友搶著說,“還可以怎么做呢?”“跟他抱一抱,做朋友,他就不會打了”
小朋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有了很多好辦法,佳佳在一邊也聽得很認真。在這一天里,我特別留意他們兩個,時常找她聊天,陪她游戲,讓她感覺到老師一直都在關注她,關心她,讓她增加一些安全感,希望能讓她逐步減少恐懼。
后來,我跟她家長也談了話,發現這一現象已經持續了三四天,而且在家她還時常會做噩夢,可見這一影響已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是這么快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長期地觀察,并對她經常開展思想溝通與交流。
對于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個案挑戰,也是一個很好地展示我們教育功能的契機。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2
今日看了《你很異常》這篇文章,我在想,什么才叫異常呢?異常的定義是怎樣樣的呢?我異常嗎?班上的孩子,他們誰是異常的呢?聰明漂亮的叫異常,還是聰明有才的叫異常?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不斷的在尋找這個所謂的“異常”。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我能對誰有“異常”嗎?當我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應對班中的.三十幾位孩子時,她(他)們在我面前都是那么異常的、獨一無二的、是我要用愛心呵護的。
如果我對這個“異常”太過于注重,后果會是怎樣樣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會在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就受到打擊,這是多么的殘忍。而這個“異常”意味著,教師對漂亮的幼兒、聰明的幼兒、讓人看的順眼的幼兒貼金星星,而對剩下的那些幼兒貼灰星星。沒有了公平,沒有了平等,對偶爾做錯事,偶爾調皮的孩子給了一個否定,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這樣的教育還有意義嗎?同樣很多家長,為了在教師地方給自我的孩子搞一個“異常”千方百計的去討好教師、取悅教師,期望教師給自家的寶貝多點的“異常”,這樣的行為有意義嗎?
教師是教育者,處的就是教育,平等公平嚴格的對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家長還要什么異常呢?我們也期望家長們更不要用“異常”看每一位教師,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自我的特長,自我的個性,那是獨一無二的,相信我們能給寶寶最好的最美的。我只想說:寶貝們,無論你是美是丑,聰明還是笨笨,你都是異常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條件。
這個異常無意的讓我感到社會上存在的太多的有色眼鏡,也就是書里說的“異常”。就因為有這個異常,讓很多和睦離我們遠去,讓許多人開始逃避,失去信心。不管是對待孩子還是成人都要堅持一視同仁態度,保護好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保護好成人的自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拋去別人會怎樣看的顧慮、拋去世俗的標準,那些來自別人給出的記號有什么意義嗎?你就是你,做你自我就好。即使你再普通,你也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如果你夠自信,如果你夠堅強,那么別人給你貼灰點也好,星星也罷,都不能左右得到你。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跟行為變得隨波逐流是十分可悲的,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則明”說明正確的,客觀的看待自我是一門藝術,不要被俗世的態度摧毀自我的價值。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3
讓幼兒擁有一個安全、健康、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是所有家長和幼教工作者的希望。
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說: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安全的基礎上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適合本班的安全隨機教育活動。但幼兒的安全教育十分廣泛,涉及到幼兒一日生活常規中的各個方面,例如:飲食安全,玩具安全,游戲安全,服藥安全,午睡安全,著裝安全等等,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意識教給幼兒,讓幼兒有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技能呢,在班級生活中我會采取一些安全教育課和生活體驗方法讓孩子們明白。
日常滲透式:通過一日生活常規將安全教育貫穿其中各個環接。
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接是安全教育的一個好時機例如;晨檢、午檢、散步、盥洗、戶外游戲,自由活動等,班級有教師、保育員都是教育者我們應時時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晨檢時保育員應仔細檢查孩子的口袋和書包找找是否有比較尖銳的物品入園,以防孩子在午睡和戶外活動是塞進口、耳、鼻等器官,再如進餐時保育員應提醒或幫助孩子們飯前要洗手,以防病從口入,保證吃飯時不說話以防咽著等,在戶外活動時教師要帶領孩子整理衣服是否整潔,在活動時應控制場面不要亂跑,不因活動量失控而碰傷、摔傷,告訴幼兒在大型玩具時不要擁擠,不要推,要守規則知道慢慢等待排隊,有秩序。在自由活動時教師應將孩子們控制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保證孩子的安全。
環境教育法:幼兒園是個很美很溫馨的地方,我們應通過各種圖片與標志讓幼兒有一定的安全認識。
環境時最直觀的教育,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圖文標志讓幼兒在環境潛移默化種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過馬路時需要走斑馬線,知道紅綠燈和簡單交通標志”,“不玩火,不摸電,不在樓梯上往下跳,不爬窗戶”、“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門我不開”知道火警,生病和遇到壞人時打119、120、110等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游戲角色讓幼兒扮演嘗試明白一些交通規則,火災或生急病的搶救方法。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4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四月份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個月來的教學效果,有一定的進步,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討論探究。四月份,秋季班學生去實習,因此我集中主要精力教授春季班學生,旨在從不同方面讓學生有所提高。下面我對學生這一個月在語文課堂上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行積極的反思,以便今后順利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從教學內容來說,這個月仍然以唐詩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少量的課外文章為輔助教學內容,課外文章選自《讀者文摘》,《安徒生童話》和網絡資源。課前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論語》知識,希望能通過講解《論語》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這一個月的授課情況來看,每課時一般都講解一首詩歌,讓學生能在課堂上背誦所學詩歌,課容量小,因而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地背會所學詩歌,但是我發現他們都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沒有真正地理解所學詩歌的內容,這樣在學過幾首詩歌以后,他們很容易忘記之前學過的詩歌。關于課前《論語》積累,學生在這個月已經開始厭倦抄寫,還是感覺沒用,即使強迫他們抄寫了,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其間的真正含義,未能達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標。對課外文章,學生的感悟能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
其次,從課堂秩序和課堂氛圍來看。在課堂秩序方面,課堂上學生較上個月安靜,上課搗亂、說話的現象有所減少,不過仍有個別學生不遵守課堂秩序,班干部管理學生的方法欠妥,說話中總是帶有臟字。在課堂氛圍方面,學生在朗讀、背誦時都比較積極活躍,不管是集體朗讀、背誦,還是指名學生朗讀、背誦,他們的熱情都很高。但是在理解詩歌時,只有極個別學生發言,尤其是在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時,每一小組也只有個別學生發言,其他學生只作為聽眾,不能夠積極地去思考,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
再次,從作業來看,這個月適當地增加了作業的難度,不僅僅限于讓學生抄寫詩歌,而且不間斷地要求他們分析詩歌。其實賞析詩歌也是課堂都講授過的內容,學生對此理解并不多,認為很難。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完全消化所學知識,掌握知識情況不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將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在以后教學中應采取的教學策略。
首先,學生能否完全消化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關鍵在于量和理解。學生限于死記硬背,主要是由于老師未能有效地進行引導,平時老師講解的過多,學生在理解詩歌時參與度小。因而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盡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通過討論讓他們理解詩歌內容,進而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歌,深刻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真正融入詩歌當中,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在選擇課外文章時,盡量選擇有教育意義,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讓學生能夠融入文章中,感悟文章的內涵,思想意識水平得到提升。他們雖然厭倦了積累《論語》知識,但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這樣教學,我相信,《論語》對學生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會堅持通過講授《論語》知識來滲透德育意識,除了《論語》知識,我還會選擇一些名人名言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其次,在課堂上,我會繼續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秩序,在課下還需教育班干部選擇合適的方法管理課堂。在朗讀、背誦詩歌時,我將選擇不同的方式,有集體,分組比賽,個人比賽,個別抽查等等,讓學生集中精力,通過不同的方式加深對詩歌的記憶。在理解詩歌時,我要積極引導他們,繼續通過小組討論,自讀賞析來真正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再次,作業方面,我要不定時的檢查,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在學校就能端正態度,認認真真。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5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獲,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后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獲……
讀著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
我們作為教師,不是只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幼兒園讀書筆記小班心得篇6
小班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園學會知識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的養成會伴隨著人一生的發展,在幼兒階段,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加強對他們的養成教育的培養,使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包括很多內容,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生活習慣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欣欣是家中的獨生女,家里大人都很寵愛她,生活上過度照顧,所以養成了一些嬌氣的性格。在幼兒園欣欣還算是個聽話的孩子,但她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做每件事情都特別慢,尤其是吃飯,每次都是最后幾個吃完的。有一天,欣欣又吃到最后幾個了。我不時地用眼神提醒她,她卻絲毫沒有反應,我給她講道理,但是沒有效果。怎么辦呢?我環視了一下四周,看見欣欣最感興趣的娃娃家里有幾個小朋友玩得正熱鬧。于是,我的主意來了。我走到后面的娃娃家,對其中一位小朋友說了幾句話,然后快步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對她說:“欣欣,涵涵在玩娃娃家,他剛才告訴我,還缺一個人來當媽媽。你快吃飯,跟他們一起玩,娃娃家的寶寶們還沒吃飯,你快給寶寶們做飯去好嗎?”欣欣往后看了看,連說“好”。終于欣欣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飯了。
本來不多的飯,很快就被吃完了。最后欣欣來到了娃娃家,經過老師的幾次引導,欣欣吃飯越來越快了。看來,老師的教育不能只依賴于說教,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利用幼兒的興趣和關注點進行引導,使其在適當的條件下轉變自己的行為。該案例中的老師善于抓住幼兒的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其感興趣的地方,從而改正了她吃飯慢的毛病。這種做法既不影響孩子的情緒,又讓孩子樂于接受,還滿足了她的游戲欲望。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加以反思,不斷嘗試用積極正面的方法鼓勵幼兒吃飯,從而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積極正面的情緒體驗,老師也能組織好幼兒的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