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心得感悟
工地實習心得感悟篇1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上周四學院組織帶領我們進行了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中午大約一點我們從學校出發,一路上大家都特別的激動興奮,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到達了實習地點——位于曲江金水的“陜建”施工現場。我們在佩戴好安全帽之后進入了施工現場,老師將我們分為幾組,由工地的各個負責人分別帶領我們進行講解。
這個工地是一個住宅小區,主要建筑是住宅樓和車庫。我被分到了第二組有8號樓的總負責人勞工帶領我們參觀。首先,我們在勞工的帶領下到了八號樓前,他告訴我們,我們所處的位置是處于地下,之后要被填平,因為這棟樓的地勢較低,為了統一標高所以建了地下三層。然后,我們在他的.帶領下進入樓內進行了解,這棟樓是十八層高外加一個閣樓,一到十八層都是標準層,我們進入一層開始參觀了解,進入房間后我首先進入到各個房間大致瀏覽一遍,了解了戶型,然后從負責人那里了解到這棟樓每層的面積大約是500平方米,所以一戶將近250平方米,接著我開始仔細的觀察房間的每個角落,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勞工,了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在很多墻的墻面上還有很多預留的鋼筋,是為了之后砌墻的時候使其更加堅固;在廚房和衛生間里都有地反梁,這個結構是為了保護位于這兩個多水部位的結構不受水的侵蝕;了解了管道的安裝位置以及大致的施工過程。隨后的參觀中,我又了解了鋼模板,木模板,將鋼筋的綁扎與書上學到的知識聯系到一起,又看到了混凝土的澆筑等。最后,我們進入一號樓參觀了樣品房,了解了抹灰,屋面施工,構造柱施工以及砌體施工等的施工工藝流程。雖然這次的實習只有不到兩個小時,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于實事當中,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使我接觸到了許多之前不曾了解和認識的東西。許多知識都是以前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這次實習,讓我們離開了書本,切身來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實習的必要性,也使我認識到基礎知識的不扎實。自己所掌握的有關專業的知識還太少了,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必須更加努力,只有扎實的基礎,以后在進入社會,進入我們的職場時,才能更快的融入和學習。對于我們的專業而言,工地是我們必須要去的地方,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得到磨練,獲取更多有益的東西。
實習讓我們知道知識的用處與知識的缺乏,在學校課程聽講與理解方面有了新的角度,增加了對專業的學習興趣,而我也在期待著下一次的實習機會。這次實習將會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回憶。
工地實習心得感悟篇2
通過這一個月的實習,讓我在實踐知識上有很大的收獲。以前從課本上學到的指示,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證,還學習了許多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比理論更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這次的暑期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實習期間還結識了一些好朋友,他們給予我不少的幫助.俗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走進設計公司去實習,對我來說是受益非淺的.我就快畢業走向社會了,相信這次實習對我日后參加工作有幫助.
通過這次實習,在放線面我感覺自己有了一定的收獲。實習主要是為了我們今后在工作及業務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后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實習單位的代工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與他們放線的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從事放線工作所要面對的問題。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后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這幾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
大的數值,就有導致裂縫的危險,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時在表面覆蓋一輕型保溫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對于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過大的拉應力,具有顯著的效果。加筋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影響很小,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的含筋率極低。只是對一般鋼筋混凝土有影響。在溫度不太高及應力低于屈服極限的條件下,鋼的各項性能是穩定的,而與應力狀態、時間及溫度無關。鋼的膨脹系數與混凝土膨脹系數相差很小,在溫度變化時兩者間只發生很小的內應力。由于鋼的彈性模量為混凝土彈性模量的7~15倍,當內混凝土應力達到抗拉強度而開裂時,鋼筋的應力將不超過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鋼筋來防止細小裂縫的出現很困難。但加筋后結構內的裂縫一般就變得數目多、間距小、寬度與深度較小了。而且如果鋼筋的直徑細而間距密時,對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較好。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常常會發生細而淺的裂縫,其中大多數屬于干縮裂縫。雖然這種裂縫一般都較淺,但它對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響。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減水防裂劑,我在實踐中總結出其主要作用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細孔道,水蒸發后毛細管中產生毛細管張力,使混凝土干縮變形。增大毛細孔徑可降低毛細管表面張力,但會使混凝土強度降低。這個表面張力理論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國際上所確認。
(2)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重要因素,使用減水防裂劑可使混凝土用水量減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縮率的重要因素,摻加減水防裂劑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強度的條件下可減少15%的水泥用量,其體積用增加骨料用量來補充。
(4)減水防裂劑可以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減少混凝土泌水,減少沉縮變形。
(5)提高水泥漿與骨料的粘結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縮時受到約束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裂縫就會產生。減水防裂劑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強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摻加外加劑可使混凝土密實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減少碳化收縮。
(8)摻減水防裂劑后混凝土緩凝時間適當,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熱基礎上,避免因水泥長期不凝而帶來的塑性收縮增加。
(9)摻外加劑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減少水分蒸發,減少干燥收縮.許多外加劑都有緩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們在工程實踐中應多進行這方面的實驗對比和研究,比單純的靠改善外部條件,可能會更加簡捷、經濟。
(10)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從溫度應力觀點出發,保溫應達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
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盡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
3)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濕條件,以達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濕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干縮。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適宜的溫濕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混凝上的保溫措施常常也有保濕的效果。從理論上分析,新澆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滿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損失,從而推遲或防礙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這種不利影響。因此混凝土澆筑后的最初幾天是養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
所以在施工時我們要謹慎的處理這些事件,根據不同情況不同處理.這些問題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時采用何種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還有混泥土的早期保養。
模板設計:
(一)施工準備:1)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后爛根。
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模板應圖刷脫模劑。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工地實習心得感悟篇3
一、實習的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學生可以進一步提高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建筑和建筑材料的理解,鞏固和拓展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熱情。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和閱讀施工圖,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他們閱讀工程圖紙的能力。參觀住宅建筑工地三份。
3、通過畢業生產實踐,了解建筑技術,熟悉房屋結構,了解建筑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4.通過畢業生產實踐,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打下基礎。
5.鞏固、深化、拓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知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提高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鍛煉自己看圖的能力;
6.掌握普通住宅建筑的施工程序和預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即內部施工的連續性和施工組織的合理性;
7.在熟悉數據的同時鍛煉自己收集有效數據的能力;了解國內相關建設方針政策,正確使用本專業相關技術規范和規定,熟悉預算軟件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8、熟悉現行建設工程預算定額單位計價表和地方收費標準,掌握標記施工組織設計和繪制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9.學以致用,了解住房就是了解今天的經濟,也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以此來決定我們未來的住房條件和口味,為住房發展建立最基本的信息。WiseMedia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項目概述
項目概述:邵陽大學專家樓25#樓由湖南現代建筑公司承建。全樓面積53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78.23平方米,總建筑高度20.21米,6層。屬于二類多層建筑。該建筑主體結構實際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裂度為六度。
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設計標高:本集資住宅工程為6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536.5m2,本工程相對標高為0.000=261.400m,室外標高比架空地面低0.15m,衛生間地面比室內地面低30mm。所有樓層標注為竣工建筑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標高。衛生間和陽臺采用200高C15素混凝土澆筑,內墻下部地面采用15厚聚氨酯涂層
防水層上升400米,無墻,應進行閉水試驗。
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根據兩個防水工事設計,采用保溫隔熱。屋面采用100聚氯乙烯白色塑料雨水管,有組織排水。
所有預埋件的預留孔應按圖紙標注的部位預留,事后不得鑿除。
三、實習內容和經驗
一:熟悉施工現場
本工程25#樓位于邵陽大學七里坪校區,流動人員多,要保證安全文明施工;該項目毗鄰207國道,交通便利。
二:熟悉圖紙
實習的第一天,我們的導師林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施工圖的基本識圖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的畢業設計是這棟樓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預算。此外,我們還在
根據工程特點,當主體在0.000以上時,基礎軸線應在0.000處引至建筑物周圍的自然地面。為便于施工,達到精確控制的目的,應繪制建筑物水平方向的五條主控制線和垂直方向的兩條主控制線。主控線兩端延長線的地面上應彈墨線,并用紅漆標出。施工階段應做好墨線和紅漆標記的保護。如果油漆脫落或不清楚,應重新進行檢查。14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他們引上了下面的標準控制線。具體操作:(1)沿著下兩條控制線的掛線,在地板兩邊各打一點,然后連接,這樣面積小,所以每一條都是縱橫的;(2)以這兩條線為標準,向兩邊放開,橫軸與最近的橫梁距離為500。(3)、木工根據軸線裝置模板。發現問題:梁位偏移,小高層和高層建筑常見,原因是測量員疏忽,模板安裝協調不協調。帶著這個問題在青城國際3#樓實習,B部分8-10層向外偏移6cm,然后人工調整扭曲6cm。然而,到了15樓,梁LL12(2A)的懸臂部分的中心軸線扭曲了4厘米。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在建設中高度重視。施工雖然講究效率,但質量要放在第一位。我們的測量員和模板安裝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操作,以確保工程質量。
2)、樓層軸線引測
基礎梁和承臺施工完成后,將控制軸線引至0.000地面;正負零層施工完成后,可將主控閥芯彈至外框架梁外側,并用紅漆標記;上層施工時,可用吊線錘或經緯儀逐級引放主控線。縱橫主控制線放出后,用經緯儀檢查兩條交叉的主控制線交點的垂直角度。如果不垂直,則應再次檢查或引測主控制線。主控線校正后,用50/30米鋼尺釋放主軸;測量定位時,主控制線原則上從外框架梁外側開始測量。但結合本工程的具體特點,為便于施工,在每條主控線上埋設若干個200200吊線孔,以方便吊線和幾層軸線的復核。
3)、構件細部尺寸測量
從主軸線用5米鋼尺劃出每個構件的細部尺寸;要求所有構件釋放20cm控制線,能釋放邊緣的墻、柱邊緣應釋放,鋼筋偏移的部位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校正;梁上必須放在板軸線或中心線上;放線的同時,應采用“五線控制法”進行校正,即在每層梁和外框架梁外側彈出中心線,兩角20cm控制線居中,兩角定位控制。
4)、標高控制
高程控制采用50/30m鋼尺水準配合進行,高程傳遞根據業主提供的國家水準點和施工過程中測量的0.000以下三個高程點進行。施工達到0.000后,在建筑物四角柱外側標注標高,每層標高用鋼尺和水平儀逐層向上翻。澆筑梁板混凝土前,必須將控制標高抄在墻柱豎向鋼筋上。在復制控制標高前,必須先引測三個角柱的傳遞標高點,取平均值作為樓層控制標高。梁板支模架設前,需將兩端梁的立桿上的標高進行復制,以控制梁板底部的標高;同一樓層的標高應以水準儀測量。使用t級時
幾天后,拿到安全帽后,我再也忍不住了,迅速登上了正在施工的兩層樓的6#樓。在工地上,我覺得一切都是陌生而親切的,因為他們是我未來展示能力的小舞臺。我把現場和圖紙對比一下,就清楚了,有很多難以想象的結構布置。比如,雖然我們在課本上和課程設計中不止一次看到,但是直到親眼所見,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安排。當我第一次發現吊桿時,我很興奮地在主次梁的交界處尋找它,直到我真正理解它。了解施工作業側結構的真實構造,看鋼筋工、木工、焊工等的工作情況。并初步了解了鋼筋的鋪設、綁扎、焊接和模板的支拆,其中電渣壓力焊是我第一次看到豎向鋼筋的連接。在模板支撐過程中,模板的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模板移位的話會直接導致墻體的偏差,所以質量工程師是極其小心的。
澆混凝土的時候,我興奮的從頭到尾觀察,濺了一地。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攪拌站制成后,由壓力泵通過管道輸送到施工現場。有些工人負責移動噴嘴,有些人負責用振動器振動,有些人負責表面平整。其中混凝土的振搗很重要,可以防止墻柱爛根、蜂窩、麻面、露筋,尤其是鋼筋密集的地方。混凝土凝固后,我第一次親自參加了三層軸線和定位線的放線和彈線工作。經過實際操作,我掌握了水準儀和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并在技術負責人的許可和監督下,獨立完成了最后一個單位的軸線,并順利完成了任務。項目經理得知我擅長打放線后,多次派我協調放線,多次抄測確定“五零線”。
經過多次實際操作,我已經掌握了放線工作。在室內放樣的間隙,召公經常帶我去檢查和監督砌筑工人的填充墻施工。雖然有普通燒結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不同的砌塊,但基本都采用“三合一砌筑法”,即一鏟灰、一磚一擠。由于混凝土剪力墻厚度為200mm,填充墻為18墻,其中空心磚和混凝土氣塊的規格型號剛好一致,普通燒結磚為兩面平砌。填充墻與剪力墻連接處應設置預埋鋼筋,搭接長度和上下間距應符合相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