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
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篇1
近日,黃文秀這個名字縈繞在我們每一個人耳邊,年僅30歲的她用青春和生命定格在了扶貧的路上。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用她的生命為我們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她那種甘于奉獻、為民服務的赤子初心,在新時代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她是-黨員的榜樣,她是時代的楷模,她用生命書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唱響于祖國大江南北。
事業任重道遠,責任重于泰山。黃文秀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一心為民,走街串巷,為老百姓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在這期間,她為村里做成了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成的事: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4個蓄水池,發展起砂糖橘、油茶樹、八角、水稻等特色產業,帶領88戶418人順利實現脫貧。短短一年,她就從“扶貧新手”轉變成群眾最信賴的人,用一腔熱血、一片赤誠踐行著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我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唯有恪盡職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負時代重托、不負人民期待。因此,我們要學習她“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擔當。從此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時代楷模的力量是無窮的。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和偉大事跡,時刻牢記“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我們以黃文秀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勇于奉獻擔當,在新時代的前進路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斯人已逝,風范永存。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一個標桿、一盞明燈,是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和本色的體現,她身上的榜樣力量,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她一樣,書寫不愧于時代、不愧于人民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篇2
學習黃文秀同志的先進共產黨員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是思想作風之源,思想作風是黨性修養之流,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源遠流長。進入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如何進一步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要體現在勤奮學習上,黨性修養是增強黨性、保持黨的先進和純潔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現實需要。只有通過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和黨性鍛煉,才能打牢思想基礎,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真正做到大是大非不糊涂,堅持原則不動搖,永葆共產黨員本色。
要體現在廉潔自律上,工作中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能以工作之便去謀取私利,絕不能拿原則去做交易,更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做到不徇私情,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帶頭做令行禁止的表率,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使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昂揚銳氣、蓬勃朝氣,秉公辦事。堅決抵御腐朽沒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要體現在為民服務上,黨性修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性修養的重點有所不同。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圍繞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多辦實事、多解難題;要心系群眾,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難,做群眾的“貼心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發黨員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工作姿態上爭先恐后,精神狀態上勇當先鋒,品德上先人后己,才不愧對入黨誓言。
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篇3
黃文秀同志的事跡,讓我想到了早期的共產黨人高君宇,他的詩“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既是對他自己,也是對黃文秀同志短暫30年生命的最好注解。
黃文秀同志的生命定格在2019年6月16日晚,定格在從百色返回樂業的途中,定格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黃文秀用她短暫的人生,走出了許多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的高度。1989年4月18日,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巴別鄉德愛村多柳屯,2008年跨越1900多公里,走出大山到長治學院求學,靠著助學貸款完成學業,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3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讀研,靠勤工儉學完成學業,2016年7月畢業時作為廣西選調生回到家鄉白色市委宣傳部工作,2018年3月26日,作為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首位女第一書記,走上了脫貧攻堅路。自此,她走村串戶,挨家走訪,了解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克服種.種困難,和貧困戶打成一片,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貧困戶。接著她分門別類,通過易地搬遷脫貧、教育脫貧、發展生產脫貧等方式,當年就帶領88戶417人脫貧,使該村貧困戶由102戶降到了14戶,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注重鄉風文明建設,將百坭村建成“鄉風文明”紅旗村。一年的時間,扶貧成效顯著!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走完自己短暫的一生。山河嗚咽,青山含淚!
簡單的履歷,短暫的人生,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時代楷模”的形象,一場山洪奪取了黃文秀年輕的生命,但是黃文秀生前求學、特別是扶貧故事在中國大地上,在9000萬共產黨員的心中必將永遠的傳唱。
在入黨時,黃文秀說:沒有黨的好政策,家里不可能供我來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入黨,是發自內心的是由衷的。在擔任第一書記的手記中她寫到: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
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篇4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__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黃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等稱號。
自6月17日以來,各大媒體平臺大力宣傳報道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黃文秀同志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
作為同齡人,她的不幸遇難讓人深感惋惜和不舍,但她的事跡卻讓我們身在脫貧一線的同志們心中更加力量百倍。同時她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這代共產黨人樹立了楷模標桿。和黃文秀同志一樣在新疆南疆和田地區有太多的像她一樣奮戰在一線的青年干部,他們拋家不業,默默無聞的奉獻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上,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幫助群眾致富,用真情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用堅守詮釋80年代青年黨員干部的初心改。
黃文秀同志的遇難使得她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沒有完成她當時的諾言,“不獲全勝,永不收兵”。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從此再也沒有黃文秀書記,但是她的缺席卻在人民的心中卻永遠的多了一名人民的好干部,在同志們的心里多了一個榜樣標桿。她的缺席讓更多當下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干部更加有信心,有決心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黃文秀心得體會700字篇5
前幾天,年僅30歲的廣西駐村第一書記、北師大定向選調生黃文秀在百色洪水中不幸遇難的消息令人悲痛。她將知識帶回家鄉,用行動建設家鄉,她將30歲的大好年華定格在扶貧路上,用生命譜寫扶貧樂章。身體力行,不忘初心,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她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踐行者,同為選調生的我們,更要以她為標桿,主動擔起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重任,扎根基層,腳踏實地,用實干譜寫未來。對此,我有以下幾點體會想與大家分享。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心里要燃氣一團火。
要像黃文秀一樣,在選擇理想的時候,要讓自己真正熱血起來,要主動響應祖國和社會的需要,投入到真正可以發揮拳腳的地方,基層是廣大青年干部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要走向基層,擁抱基層,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將自己的勤奮和汗水揮灑在基層這邊給祖國謀復興,為人民謀福祉的地方。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手里要攢起一股勁。
要像黃文秀一樣,放下自己的舒服圈,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怕泥濘和荊棘,不怕風雨和烈日,像鋼鐵巨人般,將自己置身于愈挫愈勇的戰場,那些走爛的鞋子,那些輪胎壓過的紋路,那么干裂的嘴唇和曬黑的皮膚就是一枚枚軍功章,刻印在祖國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史冊上。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眼里要匯成一面旗。
要像黃文秀一樣,將黨紀國法作為自己工作生活的準繩,嚴格要求自己,高標準督促自己,在履職的道路上,時刻不懈怠,在盡職的途中,永遠風雨兼程。駐村的工作不好干,沒關系,那就加班加點干,那就流血流汗干,脫貧致富的工作不好干,那就精疲力盡干,想法設法干。
黃文秀的故事,是在給黨員干部豎起一面精神旗幟,鼓勵大家要將個人的成長成才之路與祖國的建設發展之路緊密結合起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奮斗的路上干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