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
當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這樣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優秀的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1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心靈勵志書,它用一只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在美國《時代周刊》與《紐約時報》聯合美國NBC 電視臺發起的“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書”投票中,它僅次于《圣經》。世界首富比爾 ? 蓋茨在推薦這本書時說: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本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
抱怨,其釋義為心中懷有不滿, 責怪導致不滿的源頭。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安順,但是每個人都難免要面對很多挫折和不如人意的事。如果當事人不能正確對待這份壓力將之化為動力的話,就會產生不滿,開始抱怨自己時運不濟,遇人不淑。但是在 鮑溫的眼中,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借口。但是我們不該被前進道路上的荊棘絆倒,我們不該一味退縮,我們不該放棄成長。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每一味都值得我們去經歷去總結。我們應該勇敢的站出來,對自己說“我能行”。不斷的超越挑戰自己,去享受挑戰自我的過程,去回味此間的心酸,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隨時隨地的充實自己,學會自我保值,我們就立足于不敗之地。為此我們的重中之重,就是走出不抱怨。鮑溫認為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無能)毫無所覺(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于用沉默來便于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于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于不愛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識控制。紫手環運動的方法很簡單:當參與者發現自己抱怨時,就將手環換到另一只手上,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21 天戴在一只手上為止。這就時刻提醒著自己記得喊停。這個方法可行,是因為它運用了人類文化特有的宇宙觀,但人們相信某種帶有神奇的力量時,就會努力去執行某種儀式。所以,將某個健康行為賦予神奇的力量或意義時,此健康行為才容易養成習慣。這樣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重新塑造。
《不抱怨的世界》想表達的意義是:成功只垂青積極主動的人,只要你敢于擔當,勇于接受挑戰,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變成坦途。任何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于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順暢了。之后,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是小事一樁。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們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為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一句話,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作為一名公司的行政人員,每天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讓人心煩的瑣碎小事,但件件都是必須面對,例如:招聘不到滿意的員工;在物料申購過程中,供應商不能及時供貨;設施、設備日見老化帶來的突發事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能順利進行等等,我應該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冷靜沉著,不局限于眼前的困境,我們該相信自己,付出努力,付出汗水,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消極一面,調整心態面對困境,決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2
《不抱怨的世界》——正因為有"書香浙郵"這樣一個活動,讓我有幸拜讀了威爾·鮑溫的佳作《不抱怨的世界》,也因為它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和態度。這本書是作者獻給他妻子的,而他妻子正是一個有著積極生活態度的人。
從每一章的重點來看,威爾·鮑溫自始至終都在討論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我們積極地思考和行動,就能得到肯定的和理想的結果。他一點點的從思維、心理、信心、行動力等各種方面給讀者們灌輸積極的力量,積極的方式,積極的態度。他給我們列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案例,那些成功的人們一開始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更多的是通過積極的采取行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從而得到成功。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殘疾人,他們更是將自身不利的因素變為積極的動力。他們都可以做到如此,那么更何況我們這些正常人。他在很多章節中也會給讀者們一些測試,讓我們自己從中認識到自身害怕的或者消極的東西,更是會給予我們擺脫消極態度的指南,讓我們朝著積極向上的人生邁進。
讀這本書時,剛巧局里組織了一次理財經理競聘。在面對這樣的機會,我想很多人會像曾經的我一樣,害怕去嘗試。但是《不抱怨的世界》有一種魔力,它說要敢于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書中那種樂觀向上、積極的力量帶動了我。于是我鼓起勇氣參加了理財經理的競聘,并且認真地備好演講稿和演說PPT,為競聘做足準備。做一件事,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因為我相信抓住機會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讓機會跑了成功的機率只能為零。通過這次競聘,讓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成長。我想競聘成功與否都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突破了自身害怕的防線,去嘗試鍛煉自己的膽量。我找到了積極面對問題的方式。我想在此之后,我將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并且希望這種積極的力量能傳播給每一個人。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一個"不抱怨的世界"。最后,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3
沒有風雨的洗禮,勝利不能顯現出動人光彩,不經風霜的歷練,偉大無法持久相伴,海燕的精神,是在風暴里閃爍,白楊的意志,是在風雪中挺立,不要抱怨,所有的不幸與困苦,都是為著最后的流光溢彩!——題記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人之一奧普拉說“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可對于我來說,吸引我的是那枚小小的紫色防抱怨手環……。它真的能讓我不再抱怨嗎?于是我便翻開了這本美國作家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答案。
威爾·鮑溫在書中記錄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21天不抱怨”活動的感受,行政主廚蓋瑞·希爾說“當我的思想與語言更趨于感恩,積極去尋求解決方案,就能吸引更多類似的事物。”瑜伽老師馬蒂·李說“當你不再抱怨,你會有更高的覺悟,變得更加感恩。”類似這樣一句句看似是“雞湯”的話卻在我心里激起一陣陣漣漪。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話語對于一個初為人母的我、一個剛剛回到離開了一年的工作崗位的我、一個自我感覺青春不再、身材變形的我來說是一次最好的心靈洗禮。它讓我對與寶寶一起成長的未來充滿了憧憬,讓我對曾經熟悉、現在卻無比陌生的環境不再恐懼,讓我對自己不在美麗的外表、不再年輕的心靈充滿了感恩與希望。
當你無力改變這個環境的時候,請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當你可以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的時候,請盡自己的努力使它變得更好。所有人都在說,我們的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可是,那又怎樣呢,誰不說困難總是與希望同在,挑戰一定與機遇并存。“戀戀長白山、心行天地寬”“記憶心歸路、本色桂花香”“世界那么大、心歸才是家”這一句句朗朗上口、扣人心扉宣的宣傳語不正是我們在逆境中萌生出的希望嗎。
如果說,我們把每天的時間都用在了抱怨工作壓力大,車間管理嚴,工資不夠花上,又怎么能夠解決我們正存在的那些困難呢。正是因為有了那些遇事不抱怨,愿意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的同事們,才有了我們一批批完好的煙絲,一條條完美的包裝,一個個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777、迎春、本色、心歸,這些好評如潮的`新品不就是我們打好翻身仗的有力武器嗎。
我是制絲車間的一名工藝員,我愿意遠離“抱怨”的隊伍,我愿意盡自己的努力為我們的企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愿意認真的檢查設備的每一個角落,我愿意在生產中認真的核對每一個參數,我愿意積極的參加到全員營銷當中,我愿意認真的交好每一個煙友。也許這些我愿意對企業來講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不抱怨現狀、我愿意積極的改變它”的隊伍中來。
生活本就是在崎嶇的小路上攀登,別再困難中抱怨,我相信真正的一帆風順,不是從來沒有遇見過挫折,而是能在跌倒后依然堅強的站起來。
合上一本書,合不上的是心中的思緒萬千。愿我的生命充滿陽光,不要讓抱怨的陰霾阻擋了生活的希望。最后,分享易術的一段話“你是否身在異鄉,別人的城市燈火輝煌;你拒絕平庸尋常,故鄉的安逸讓你忘記了飛翔。落寞的時候,請記得—青春不是眼前的茍且,還有夢想和遠方。”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4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仿佛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抱怨交通、抱怨物價、抱怨孩子……似乎身邊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抱怨的對向。而看了這本書后,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我才發現,這書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它反照內心,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
這本書里其實并沒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后,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生活糟糕下去。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做到這一切的起點都是從“不抱怨”開始。
認真完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于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于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于改變自己。由抱怨到少說,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于沉默的狀態,最后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正如此書腰封上馬云的那句話:“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5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里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著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里卻怎么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
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里面并沒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里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么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
而這本書里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于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于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
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后,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與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懼的面對這個結果,我改怎么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情,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于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于自己的不安”。書里就是要求我們勇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于改變自己。
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里不能說出來“在還沒有說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說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于不說的狀態,最后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后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6
那一年,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了兩個農民,他們擠上了到上海的火車。火車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說“上海繁華是沒錯,但是干什么都需要花錢,甚至問路也需要花錢”。其中一個農民憂心忡忡,抱怨說“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小山村,這以后可怎么生活啊!”另一個農民眼睛亮了起來“上海真是遍地是黃金啊!居然連帶路都能掙錢”,一片憧憬似的躍躍欲試。
多少年以后,眼睛亮起來的農民成為了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那個抱怨的農民成為企業家1200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一種是沒有信心的抱怨,一種是對機會的積極認識,兩種不同的思維境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命運成就,原因就是抱怨的對立面上,永遠矗立著一扇窗戶,誰打開了那扇窗戶,就能改變他的命運。
抱怨的人往往無意識地在發泄和表達不滿,以求獲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以及別人的同情心。抱怨是在陳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那么從抱怨的對立面的逆向思維衡量,雖然獲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別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個無助的可憐的弱者;抱怨不要的東西的對面,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強大的管理工具“問題管理法”會提升你的業績。冷靜的思考后,抱怨往往就是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意識到這一點后,對面的窗戶就顯露了出來。
抱怨工作緊張時間不夠,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時間的奴隸一躍成為自己時間的掌控者;抱怨工作雜亂無序,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序忙碌的執行者一躍成為井井有條的事務管理者;抱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不思上進的工作者一躍成為不斷提升自我的堅定信念命運改變者;抱怨工作的難度,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所作為的員工一躍成為攻堅克難的強者;抱怨溝通困難,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智商高的理性管理者一躍成為情商高的優秀管理者……
抱怨的對面是自身意識形態的改變,意識的改變促成了自身行動的改變,行動的改變創造了事物結果的改變,事物結果的改變將影響到自身命運的改變。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力改變,那么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當發覺抱怨無濟于事時,為什么不嘗試著進行力所能及的改變呢?只要有一絲的變化,那么原先的結果軌跡將受到影響而變化。
當打開抱怨對面的那扇窗戶后,你的思維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你會融入一個充滿創造和改變的“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工作心得篇7
讀了《不抱怨的世界》,我感覺到這不只是一本心靈讀本,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它不只是從理論上闡述了抱怨的負面影響,還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又操作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怎樣可以不抱怨”這個問題。
我也是因此帶上了隨書贈送的紫手環,發現我自己的抱怨實在太多了,常常在上班的時候抱怨“又沒睡好”,常常在下班的時候抱怨“累死了”,抱怨客戶填單“又”不完整,開車的時候抱怨出租車不講規矩,抱怨紅燈太久等等,這都是我之前從沒有意識到的。有人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你對它皺眉,它就會對你皺眉。
常常在抱怨之后發現自己心情也跟著糟糕了起來,抱怨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但仔細想想,我們平時抱怨的事都是些小事,再回頭想想,根本就不值得因此不高興,而抱怨以后像是把不開心的`事放大了好幾倍,讓自己又回味一遍,也讓身邊的人也跟著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本來我只是好奇,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發現了這些自己平時不會注意到的言語舉動,自己也大吃一驚,于是就跟著書里的方法自己嘗試了一下。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