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心得體會_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學習心得體會
把“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同構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體系、廉潔風險防控體系、紀律審查責任體系工作結合起來,著力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堅持標本兼治推進以案促改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機制。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一
4月20日,在廉政教育專題講座中,黨委書記郭金城為全院黨員,領導干部做了《加強廉政教育,筑牢領導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的報告,全體觀看了警示教育片《防患未然》,使我們受到了教育,學習了相關的法律知識,明確了廉潔行醫的意義。
《防患未然》以具體案例解析法律條款,在提問與回答中,對預防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具有積極的宣傳教育和警示作用,剖析了醫藥領域腐敗墮落的特點。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以排斥競爭對手為目的,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以財務或其他好處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表面上看,似乎是雙方受益,實際上是一個溫柔的陷阱。行賄者,受賄者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以醫藥領域商業賄賂為例,收紅包,拿回扣,出書,出國,藥商所提供的這些條件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而醫院一方一旦同意了,接受了這個條件,就要把高出市場價的藥品,醫療器械的費用加在患者的身上,讓患者背上就醫難的枷鎖,如果藥品和器械質量不好,還會給患者身心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醫藥購銷領域內商業賄賂是一個聯動的社會問題,醫務人員經受不住誘惑,為商業賄賂者打開方便之門,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患者在醫院里砍死砍傷醫務人員已不是個案,醫患糾紛不斷升級,使得原本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雙方成為了水火不相融的對立方。
在醫院里,院長、科主任是國家工作人員,手中具有一定的權利,如果觸犯刑法,將被處以十年監禁,而科室相關人員參與其中,從中獲利者,一經查出,判以五年監禁,法律是約束,是道德的底線,等到進了監獄再去反省和懺悔,為時已晚。
醫者仁心,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生命所系,健康相托”,只要醫務人員心理想的是患者,就不會被任何利益誘惑所動。
觀看《防患未然》,一定會使各級組織啟動監管程序,我們的醫務人員也一定受到了教育,警醒自己在非法利益面前望而卻步,保持職業操守,向“潛規則”說不,讓行賄方失去市場,讓行賄者轉行。
身著一襲白衣,被稱作“白衣天使”,我愿意看到的顏色是片片紅粉的杏林,而不愿意看到被黑色玷污的心靈,我所期望的,也一定是整個社會所期望的。
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二
有句老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堤潰蟻穴、氣泄鋒芒,“吃拿卡要”看似事小,實則害處無窮。在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眼中,吃一點拿一點,似乎是“小事一樁”,殊不知,這對老百姓而言,有切膚之痛。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斗爭永遠不停歇,要狠剎“吃拿卡要”不正之風,讓“四風”樹倒根滅。
“吃拿卡要”頻頻出現,主要還是有兩點原因:其一,權力的傲慢與任性。手中有權,并且權力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導致很多事情就是當權者說了算,而不是百姓說了算,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當權者的為非作歹思想;其二,思想意識的滑坡。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面對誘惑、利益,一些領導干部難以抵御,出現跑偏、鋌而走險的行為舉止,攀比、欣羨、腐化,最終墜入腐敗的深淵,永遠不能自拔。
毫無疑問,吃拿卡要現象,嚴重破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機關辦事效率,傷透了老百姓的心。“吃拿卡要”不正之風,必須治理,必須遏制,必須狠剎。
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規范權力,注重精神洗禮與警示教育。牛欄關貓關不住,權力籬笆必須扎緊、扎牢、扎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讓“吃拿卡要”行為有機可乘;要加強領導干部理想信念、黨紀國法的教育培訓,牢記宗旨使命,遠離不良誘惑,從案件中吸取教訓,知敬畏、明底線,管好自己的手,收住自己的心,把好自己的嘴。
另一方面,要強化打擊,通報曝光,堅決鏟除不良習氣與土壤。對待“吃拿卡要”行為,要嚴厲查處,不姑息、不遷就,及時查處這些違紀黨員干部,讓他們“吃”到后悔,“拿”得扎手,“卡”住前途,“要”到處分;加大通報曝光力度,以儆效尤、以案示法,強化監督舉報,讓“吃拿卡要”分子無處遁形,最終還政治生態一片風清氣正。
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三
機關干部“吃拿卡要”一直是官場的一大詬病,也是企業界和老百姓反響比較強烈的機關作風問題。山西省針對有些職能部門“小鬼難纏”的現象,在全省范圍內實施整治“吃拿卡要”問題、創優發展環境專項行動,并重拳出擊,處分了一大批違規違紀干部,體現了創優發展環境、轉變機關作風的信心和決心,值得全國各地借鑒。當然,處分“吃拿卡要”干部之后,更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行動。
削減審批權力。機關干部中,之所以有些人敢于“吃拿卡要”,一方面是因為其貪婪的本性、扭曲的價值觀、利益觀所致,另一方面還是因為手中有著可以利用的“權力”。因此,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必須下決心削減有關權力,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按照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進一步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設前置審批。以部門規章、文件等形式違反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的行政許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審批項目動態清理工作機制。從而為企業項目審批和民眾辦事提供“綠色”通道。
提升服務質量。削減權力,并不意味著服務可以縮水。相反,更要在服務上下功夫,并在深化服務中,進一步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務質量。要確定101%的幫辦服務理念,進行“零距離”服務、“保姆式”幫辦,努力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要明確責任,加強監管,杜絕職能部門或領導干部隨意表態、肆意作為等不正常現象,做到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強化審批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打造服務品牌。要建立各級各類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審批大廳、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式服務;要建立包括電話投訴、手機短信、網絡信訪等陽光政務平臺,打造“不下班”政府;要暢通訴求渠道,建立健全受理、交辦、督查、反饋等工作流程和工作機制,杜絕“零回復”現象。以服務方便群眾,以服務提升形象,以服務贏得民心。
建立長效機制。長效,才能常效。轉變機關作風,不是靠一兩次專項行動、處分一兩批違規違紀干部,就能立竿見影、常久見效的。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各地黨政部門在行動結束之后,認真反思、深刻排查、科學決策,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決策、審批、執法的合法性、規范性,提升制度和法律的執行力,避免一陣風和走過場。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能。要加強對機關干部的道德觀、政績觀、價值觀、利益觀等方面的教育和錘煉,提高機關干部履職為民的思想和意識。要推行一線工作法,鼓勵機關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走向窗口,將辦公場所搬到一線、移到前臺,接受群眾咨詢和監督,將實事做到一線,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一線、解決在一線。要強化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和監督,杜絕權力異化、權力尋租和權力張狂,促使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加大干部問責力度,對“吃拿卡要”、“違法亂紀”的干部,要堅決做到從重從嚴從快懲處,絕不手軟,絕不姑息,從而倒逼機關干部廉潔從政、高效行政、務實理政、為民執政。
轉變機關作風、創優發展環境,是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更是各級各地黨委政府、黨政官員的本職工作和自我革命。而自我革命,需要自覺,更需要刮骨療毒的勇氣。必須拿出“舍得一身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氣神,才能以黨風帶政風純民風,從而創造出風清氣正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