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實習體會
GPS測量的優點相對于常規測量來說其特點明顯,測站之間無需通視,這樣就使得選點更加靈活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GPS實習體會范文,希望你會喜歡!
GPS實習體會范文(一)
這次GPS實習包括兩大部分--GPS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測繪gps實習總結。其中靜態測量包括現有資料的收集(包括武大地圖、已知點數據資料等)、實地勘踏選點并進行標記、調度方案的確定、正式外業數據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內業處理。動態測量包括利用GPS RTK技術進行RTK地形測量用于繪制等高線圖以及利用RTK進行放樣操作。
這次實習,實習成果如本報告第一到第三部分所展示,從整體來說,通過靜態測量建立了武漢大學一校區到三校區的的國家C級GPS控制網,而通過動態RTK地形測量獲得了武漢大學三校區友誼廣場的等高線圖。其中在靜態測量的內業處理中,通過基線解算、獨立環閉合差檢驗、三維無約束平差、二維約束平差等過程可以很容易的得到重復基線長度較差、無約束和約束平差后各點的大地坐標和空間直角坐標。
實習體會與收獲
在這次實習中,我深刻體會了現代的測繪在空間衛星技術下的發展和GPS在各方面的領域的廣泛運用。也深刻的理解了現代社會對內業處理工作者的高知識水平的要求。
在內業處理過程中,經過自動化的基線解算和平差,通過刪減衛星調整基線來提高精度讓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在現代社會科技發展過程中,空間衛星技術和其他的測繪技術將更加長遠發展,那么就對我們現在還未走入社會的測繪人要求更多而且要求更高,數學計算和協調能力是測繪的顯性要求,而編程能力和英語能力將是測繪的隱性要求而且將會越來越突出,值得一提的是,在靜態測量實習過程中由于其中一臺GPS接收機因為電源耗盡無法正常開機而使我們第二天的數據采集不能按照計劃的調度方案執行。因而需要臨時調整調度方案,這對我們而言是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一開始各組長和隊長都有點慌,因為這樣會導致我們原先的計劃全被打亂,而且要重新安排調度計劃。一方面我們需要按照國家C級網的要求進行觀測(每個點得觀測至少2個時段,每個時段至少觀測60分鐘),但另一方面由于接收機數量上會減少一臺,加上電池的工作時間有限,以及老師要求我們每個時段得觀測一個半小時左右。這樣便出現了一個問題,對于剩下的任務我們如果依然按照規范和老師的硬性要求去做一天絕對完成不了任務。最后請教老師,發現老師很快的對剩下的任務進行了規劃,也就是說,只要觀測網能夠反應大致的區域,可以讓部分點只觀測一個時段,這樣就能在一天內順利的完成任務。從最后內業處理的結果來看,老師的布局還是比較不錯的。我想可能是我們所觀測的基線不長(平均就幾百米的樣子),因而基線處理的結果基本上是固定解。這次突發事件對于我們隊來說是彌足珍貴的,這樣的一次外業數據采集不僅鍛煉了我們的團隊精神,而且從這樣一個比較小的突發事件中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建議與意見
我感覺本次實習內容的安排大體上是不錯的,老師們的指導和講解也是盡心盡力;但感覺內業數據處理部分老師應該講得更詳細一點,這樣更有助于同學對軟件的熟悉與對書本知識的消化。其次,感覺這次外業數據采集同學們還是比較空閑,所以建議學院在今后GPS實習中可以增加適當的項目,比如專門花一兩天來學習接收機的電子手簿,或者是能夠交換儀器進行實習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寶接收機的操作也能掌握萊卡接收機的操作,這樣我們才能夠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希望學院對GPS實習更加重視一些,能給學生更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
GPS實習體會范文(二)
一 實習目的與意義
(1)通過實習,熟悉并熟練掌握GPS儀器的使用及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 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3)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圖形繪制和面積量算,并對資料的檢查與整理。
(4)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并對GPS數據的處理,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二 實習內容
1.GPS數據采集的方法
(1)手持GPS的設置:按MENU鍵,進入“系統設置”,選擇“地圖單位”后,可進行以下設置:
a.導航單位設置:設置為公里米公里/小時
b.北參考選擇:選擇真北
c.坐標投影:緯度/經度設置為度/分/秒,自定義坐標系選擇“橫向墨卡托”后,進行以下設置:原點緯度:00.00000N,原點經度:105.0000E,設置好后進入下一頁設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單位:1.0000000,原點向東偏移:00500000.0,原點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參考橢球:選擇“用戶”后,根據所要測的坐標系及3°或6°帶進行DA,DF,DX,DY,DZ的參數的設置,再進入下一頁設置“自定義基準”,X旋轉:+00.00000,Y旋轉:+00.00000,Z旋轉:+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則完成好設置,最后按ESC鍵直到顯示要測數據。
(2)手持GPS定位測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測點,等到精度達到要求時,按下MARK鍵,則顯示出已設定好要測量的數據,記錄下顯示出的數據后可按ESC鍵進行下一測點的測定。
2.圖上坐標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點剛好位于某根等高線上,則該點的高程就等于該等高線的高程,否則需采用比例內插的方法確定。
如上圖所示:E點位于高程
為51m的等高線上,則E點的
高程就為51m,而F點位于48
與49這兩根等高線之間,可以
通過F點作一大致與兩根等高
線垂直的直線交于這兩根等高
線于m,n點,從圖上量得距離
mn =d ,mf =d1 ,設等高距為h,
則F點的高程為:
HF = Hm + h*d1/d
3.面積量算方法
面積的計算方法,可根據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規則的圖形通常可采用幾何圖形量算法和坐標解析量算法;不規則圖形通常可采用網點法,平行線法,計數器編程法,CAD法和求積儀法等。
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量算:
(1) 格網法
使用以毫米為單位的透明方格紙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測圖形上,首先讀出完整的方格數,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將不完整的方格湊成完整的方格數。最后累加出圖形輪廓線內的總方格數。用總方格數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實地面積,即得欲測圖形的總面積。
若整格數為n,不滿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
算,得到方格總數,乘以每個方格所代表的面積,
得到圖形的面積。
(2) 格點法:圖形范圍內的點數a,與輪廓線接觸的
點數b,每個點代表的面積s,則圖形面積為:
P = ( a + b/2 )*s
(3)平行線法
將圖形分割成高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積之和用平行線法求面積的精度取決于平行線之間的間隔大小,平行線間隔愈小,則面積量算精度愈高。。
4.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時不定時多地點的實習,主要是手持GPS進行測定,并量算和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
20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組在林學樓305聽老師講解實習內容及任務,并領取各組的儀器,之后,在我小教學區進行GPS的設置及應用,找到教學區布設好的點,用GPS測一些點,學會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在籃球場集中以待出發,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劉家山。在出發之前,老師進行了指導,設定了各組的GPS參數,一卻都準備好后,我們就沿路勘測選點,并測定、記錄。到劉家山后,老師帶我們測定許多點,這些點組成一個閉合的布控區域,目的是進行野外認識地形圖,并在圖上繪出行進路線,量算閉合區域的面積。
次日早晨,我組8點半在A6集中,安排好測量任務,對我校教學區已經布設好的22個點進行測定。下午進行東三環勘測選點,布設測點,并沿東三環向世博園方向測定各點的坐標、經緯度、高程,我們組輪換工作,測了各點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帶的坐標。
5.本人完成情況
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主要是負責本組的相關事情和相應的測量,組織本組的組員一同完成本次實習內容。由于GPS儀器較少,實習中,合理安排小組工作,實習的各項工作每人都有機會參與,小組內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鍛煉。
實習之初,我進行了GPS的設置,學習如何使用GPS,并教不會設置和測量的成員。在校園里測點時,我主要跟同本組成員進行記錄,并設置GPS為西安80坐標系測定一些點,協助本組成員一同完成了校園內的22個點的測定。在去劉家山的過程中,我測定了從籃球場至林學院飲水池之間的點,測定東三環時,我指導測量,也親自測了一些點,測完之后,我整理好數據,并描繪在地圖上,寫好本次實習的實習報告。
GPS實習體會范文(三)
一、概述
控制測量學課程綜合(生產)實習是在完成了《控制測量學》的理論和方法學習后,在校外模擬或結合實際生產任務所進行的一次綜合性實習。能滿足一般大比例尺地形測圖及工程測量對首級控制網的選點要求,通視良好,高差適中,以便實習。實習場地埋設永久性測量標志。
二、實習目的
綜合(生產)實習是在完成了《控制測量學》的理論和方法學習后,模擬或結合實際生產任務所進行的一次綜合性實習。通過四周時間的實習,應達到以下目的。
1.鞏固校內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基本理論的理解和對GPS定位原理與測量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進行控制測量野外作業的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動手能力。通過實習,熟悉并掌握三、四等工程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熟悉GPS作業計劃、GPS控制網布設、觀測、數據處理的作業程序及方法。
3.熟悉并掌握等級導線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
4.對野外業觀測成果進行整理、檢查和計算。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掌握運用“GPS數據后處理軟件”處理GPS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煅煉,提高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和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專業品質和職業道德。
三、實習地點及時間
1.實習地點:虎石臺地區
2.實習時間:20XX年11月2日—— 11月6日,共計1周。
四、實習儀器裝備和工具
1)南方9600GPS接收機四臺(腳架)
2)皮尺
五、實習內容及要求
1.踏勘、選點、埋石
1)由教師帶領踏勘全測區,了解測區情況及任務,領會建網的目的和意義。
2)教師向我們介紹測區情況,分配測量任務。若需埋石,則各小組進行埋石工作。
3)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及施測
a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案及控制網略圖;
b 選點、埋石方法及情況;
c 施測技術依據及施測方法;
d GPS網點的圖形及基本連接方法、GPS網結構特征的測算、點位布設圖的繪制;
e 導線的布設形設與等級;
f 觀測成果質量分析。
2.平面控制測量(E級GPS網、四等三角網)
1)共同完成GPS控制網作業計劃,進行最佳最觀測時段的選擇和作業調度;
2)與其他小組合作,完成一個E級GPS網的建網、觀測工作;
3.外業成果概算和內業平差計算
1)上述各項測量外業工作結束后,經過整理和檢查,對觀測成果及時進行外業成果概算
控制網概算
a平面控制網概算內容及計算; b高程控制網概算內容及計算;
2)概算成果通過各項檢驗后,進行平差計算。
平差計算
a平面控制網的平差計算;
b高程控制網的平差計算;
3)進行GPS數據后處理,并提交一份合格的GPS數據處理報告和技術總結。
六、實習收獲、體會
令人疲憊而又難忘的測量實習生活就這樣結束了,曬黃的皮膚見證了我們實習的辛苦,在測量期間,我們測繪人穿梭在校園的道路上,高聲的喊話、疲憊的身影。
通過本次實習,鞏固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控制測量整個工作程序進行一次全面的,系統的了解,進一步掌握控制測量的專業技術,同時結合測區具體條件應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在課堂上不會遇到的情況,發現了不足,從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同時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小組的合作和團體的力量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這些,就是在測量之中所收獲的。小組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太重要了,實習小組的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我們應該以團隊為重,以完成任務做好實習為目的。
看了"gps實習心得體會范文”還看了: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