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感想心得體會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1
昆明的春節又溫暖,又晴朗。我們全家決定到昆明的一個 著名風景區一金殿去游玩。我們一早就到東門外穿心鼓樓 等馬車。這一矢,游客寘多明丨隊伍徘的很長很長,這些馬車 是政府特地抽調出來,為春節游客去金殿服務的。我們坐憤 了公共汽車,覺得座馬車特別有趣。一路上,只見一片片綠油 油的麥田,還有工廠和學校,鳳景很美麗,路旁有很多農民穿 著新衣服去上城。坯有少數民族的姑娘,頭上插滿了美麗的 花朵。
金殿快到了,遠遠的可以看見一片綠樹成酋的山坡,那躭 是鳴夙山,金煆就隱蔽在鳴夙山的樹林里面。我們非常奇怪: 為什么附近的山上,沒有髙大的樹木?這時馬車夫說:“以前, 靠金殿的山上,都是茂密的樹林,但樹 都砍去賣掉了,山就變成了光禿禿的。那時侯馬車夫運樹木出 去的時候,連一點錢也不給,馬車夫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新 中國建立后,馬車夫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能靠自己的勞 動來生活,過節還能穿著新衣服,趕著載滿游客的馬車,一珞 上偷快的和客人們談浹笑笑。”
忽然車停了,到了金殿,我們下車,慢慢地爬上很多的石 級,松林唱著歌歡迎我們。我們往前走,經過明朗時建造的一
天門、二天門和三天門,兩旁有各種形狀菩薩的雕塑。三天門 上去就到了倉殿。僉殿是銅造的,銅是云南的特產,傳說在古 代時要運到北京做锎錢,后來因為各地農民起義,交通斷了, 镅運不出去,就造了這座金殿,金殿里面的門窗、柱子、屋頂和 菩薩全是銅做的。門前的石級欄桿都是用云南大理的地方石 造的,非常光滑。在金殿的前后,我們看到吳三桂的大刀、寶 劍,以及鐵做的七星旗,還有明朝時種的紅色大茶花。太陽光 照熥下,金殿發出的金光顯得更加莊嚴、美麗。
金殿是袓國的著名建筑物之一,上面雕刻的銅花、銅龍、 鍋菩薩,象活的一樣生動。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智薏和精巧 的技術多么偉大啊!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2
春節,是我國民族傳統節日中影響最為深遠,禮儀最為隆重,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日。因其時適值隆冬將盡,新春界臨,故又稱春節。
過春節,糕和饅頭是一定要蒸的,糕諧音“高”表示高升發財、蒸蒸日上的意思,;饅頭象征“滿”、“發”。寓意這一年中能有個好彩頭。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各家各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撣拂塵垢蛛網。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掃塵過后,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窗花,年畫等,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它們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更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除夕夜,大地被一種和諧的氣氛籠罩,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共敘天倫。隨著陣陣的歡聲笑語,一個個煙花爭先恐后地飛向空中,在空中開出各種美麗的形狀,有花朵狀的,有柳條狀的,有圓形的,數不勝數,把整個夜空映得五彩斑斕。孔明燈點綴著夜空,隨風四處飄散著。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午夜,新年鐘聲的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這聲聲爆竹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人們都穿著新衣服,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大吉大利。春節最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小孩了,因為過年了,我們不僅都有新衣服穿,還有吃不完的好東西。更重要的是能得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它寄托了長輩們對晚輩的關愛和希望。
春節是新的開始,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它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象征著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3
室內電燈,錚亮錚亮,電視播放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窗外的夜空很黑很黑,午夜,煙花,爆竹的響聲連成一片,響徹四面八方,煙草煙霧籠罩了昏沉的夜。
我看著電視節目,陶醉在美麗的春晚直播中,我慢慢的閉上眼睛,享受著文化文明的生活色彩中,在朦朧中,腦海中浮現出,社會主義新能村,新時代,新面貌的美麗一幕。
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美麗故事,錯綜起來,像天上朵朵白云飛動,舒展收縮,收縮舒展,無窮無盡,仿佛春天的柳已經發芽,吐出嫩嫩芽尖,新禾也慢慢有了新生命的轉機,野花,小草,雞,狗,牛,羊,
新農村,新城鎮,分不清那里是城市,那里是農村,農夫農婦衣著華麗,分不出城里人農村人,曬衣繩上,曬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廣場上老老少少,做著廣場舞,扭著大秧歌,好像帶來春日的陽光,白雪融化不見了,一排排的垂柳,松柏,倒影在澄碧的河水中,漁船在湖心小島蕩漾,水里的萍藻魚兒交織游動,此景此物,無懈不散,而且不停的搖動,相互融合,融合,退縮,復近于原形,綠色透著夏日夏日的驕陽,鑲嵌著日光,發出水銀色焰,水中的青天,事物在上面交錯,組成了一篇和諧的篇章。永遠是生動,永遠是展開,是看不見的篇章結束。
河壩的楊柳是我們親手栽種,清荷在水面浮動,乎起乎落,拉長了縷縷胭脂水,悠然神韻,好像世界萬物都在其中浮動,把人,景,物帶入云霧中,織入白云,白云織入村姑,
就在這一瞬間,又將一切退去,美麗,優雅,各自分明,天上人間有無數的美人,無數的美人有無數美得故事,我似乎看見了,我似乎知道了,我凝視著,爆竹聲驟然一驚,我慢慢睜開眼睛,仿佛將整個影子撕成碎片,我無意識中想捏住幾乎墜落的一切,可惜,眼前只剩下點點碎片的影子,我不在春天里,我在朦朧的夜里,我要追回它的完美,向往著20_的春天里。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4
“就地過年”要用好“三心”
20_年1月,中國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在此背景下,各地陸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職工“就地過年”。對于一個在外工作多年的“游子”,“就地過年”好像已形成了一種習慣,只是今年從上到下發起的“就地過年”倡導,似乎讓這個“大家庭”又多了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多了一份來自基層崗位的赤誠感動。
“就地過年”要用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盡責之心。記得剛剛過去的20_年,春節期間人員的大量流動,造成了新冠疫情的暴發。如今,又到冬季,又到春節,又到疫情暴發高峰期,顯然,“就地過年”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最好舉措。同樣,這也意味著,我們廣大在外漂泊的“游子”、工作的干部無法歸鄉,我相信眾多兄弟姐妹們能夠理解這樣的一種過年方式,能夠做到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不給國家添堵,能夠做到聽從指揮、從容應對,不給國家增負擔。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也從來都不是旁觀者,關鍵時期,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打起精神、鼓足干勁、凝心聚力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保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盡責之心,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底,自覺扛起肩上的責任,種好自己的“責任田”。
“就地過年”要用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溫暖之心。春節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個節日,它代表著家人的團圓團聚,但人員的大遷徙會加劇疫情的嚴重性和復雜性,于是“就地過年”就變成了一種現實需要。在異地過年的我們,對待身邊的領導、同事都要多一顆溫暖之心,要多一份真情之心,要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來自異鄉的溫情。當地黨委、政府要適當給予異地過年的工作人員一定的假期、一定程度上的年貨補貼,讓留下來過年的我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同時,要對特殊崗位人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體諒、多一份包容,要有一顆同理之心,要做好值班帶班人員的輪換工作,切不可讓辛勤工作的敬業者們再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要保障好醫護人員、志愿者們、基層干部等后勤工作,確保他們在全力以赴、沖鋒在前抗擊疫情時無后顧之憂。
“就地過年”要用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之心。“就地過年”不僅是不亂跑、不亂竄,還要抱有一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之心,雖然在異地,但我們并不能停止“戰斗”。在社區、村舍,我們依然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認真排查外來外出人員,做好預防性消毒等工作,要帶頭做好疫情防控示范作用,做到特殊年份特殊對待。要始終牢記我們是一個“大家庭”的責任意識,不論身處哪里都不能丟棄自己的為民初心,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對待群眾的事要多上心、多投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多聆聽百姓心聲,多了解百姓需求,始終以一顆奉獻之心服務人民。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5
過年嘍!過年嘍!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放鞭炮,好不熱鬧!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著貼春聯。你瞧,上聯是春安夏太,下聯是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見爸爸把福貼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我這才恍然大悟,原……
過年嘍!過年嘍!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放鞭炮,好不熱鬧!
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著貼春聯。你瞧,上聯是春安夏太,下聯是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見爸爸把福貼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諧音啊!!!
貼完了春聯,該吃年夜飯了,我坐在飯桌旁,看著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終于開飯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費力氣就把一碗飯消滅了,大家看著我這狼狽樣,哈哈大笑。該敬酒了,我端起酒杯對爺爺說“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接著我又祝奶奶壽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的小乖孫子長大了,會用對聯了。”奶奶臉上笑得樂開了花,說:“祝我們的小孫子學習進步,天天向上。”
吃完年夜飯,我們心滿意足的離看飯桌。來到了院子,就看見夜空被好多煙花劃破,真是比星星還亮啊!爸爸也搬出了花炮和許多的煙花,爸爸順手拿起了一個竄天猴,嘭,啪,說時遲,那是快,竄天猴直奔夜空,頓時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煙花,飄向了銀河……我也手癢的拿了一個小閃光棒,不停的搖轉,散出了無數的小星星……突然一個煙花啞了,過了1,2分鐘還沒炸,爸爸不耐煩了,拿起竹桿就捅,可竹桿剛碰到花炮,就突然炸了,爸爸的眼鏡嚇得滑了下來,我看到爸爸這樣子,笑得人仰馬翻。同時,我也記住:笑歸笑,樂歸樂,但要記住安全。
放完鞭炮該爬門了,聽說這樣會長高,我每年都爬門。炮放過了,門也爬了,該拿紅包了,爺爺給了我一個紅包,神秘的對我說:“一定要放在枕頭下哦,這樣可以給你帶來好運!”
該回家了,我和爺爺奶奶一一告別。一路的煙花照亮了我們回家的路……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6
@基層干部 防疫警鐘當長鳴
近日,多地新冠疫情出現了“死灰復燃”的跡象。面對快速傳播,善于“潛伏”的新冠病毒,我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然而,頑固的新冠病毒,嚴峻的外部環境等眾多因素決定了這場抗疫戰斗是持久且艱巨的。隨著浙江省慈溪市告市民書的公布,疫情防控指令的下達,作為一線基層干部,我們更要提高警惕,警鐘長鳴,一刻不得松懈,充分發揮好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礎性作用,守好防疫“第一道關口”,成為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堅強堡壘。
精神引領,把握防疫“主動脈”。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中國的抗擊疫情攻堅戰之所以能夠取得決定性勝利,與各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是分不開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在黨的宏觀領導下,多股力量馳援武漢,打贏關鍵阻擊戰;在黨的精神引領下,全體黨員干部艱苦卓絕,嚴防嚴控,使得全國病例一度歸零。因此,在新冠疫情卷土重來之際,基層干部們更要充滿信心,嚴格執行上級指令,以堅定的政治信念武裝自己,守好基層防疫一線陣地。
未雨綢繆,算好防疫“提前量”。20_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前所未有的疫情讓許多人措手不及,一度陷入人力、物資緊缺的困境。現在,一線基層干部迎來了再一次的挑戰,正如我們村書記說的那樣:“去年我們在那么艱難的情況下都挺過來了,今年還有什么可怕的?”這次,一線基層將更有臨危不亂的底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必須充分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做好應對新冠疫情的全方位準備。基層干部應召開疫情防控會議,統一思想,成立防疫領導小組,形成應急預案,提前采購好口罩、手套、測溫槍等防疫物資,規劃好關口哨卡,確保疫情一旦出現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嚴防嚴控,筑牢防疫“防火墻”。在現階段,基層干部必須織起嚴防嚴控安全網,一方面對接好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對外來人員,特別是對于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進行重點排查;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本地人口,尤其是流動人口的摸排工作,調查好本地企業、工廠的春節放假計劃,倡導外來人口就地過年。此外,也要形成動態管控機制,及時關閉公共活動場所,設立掃碼測溫站點,減少人員聚集,紅事延后,白事從簡。若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就應進一步加強對本區域的全方位管理,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全覆蓋、無死角防控新冠疫情。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7
致敬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你
寒冷冬季,適宜病毒傳播。河北、吉林、黑龍江、北京、遼寧……截止1月19日,全國共有疫情高風險區4個,中風險區60個;上海、廣東、陜西、天津、福建、浙江、內蒙古、四川、河南、湖南、江蘇、云南、山西、山東、廣西、重慶……各地零星出現新增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嚴峻。加之春節將近,為減少人員流動,斬斷疫情大范圍傳播,連日來多個省市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回家過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但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結合2020年春節期間的經驗教訓,“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的倡議十分必要,也十分可行。而進一步來講,“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不應該僅成為一個倡議,更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人的共同選擇、自覺行為。如同2020年春節期間,我們呆在家中,不聚集、不走親訪友、不到人員密集場所,“宅在家中”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一樣,今年春節我們“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呆在原地”同樣是盡己所能,為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付出和貢獻。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更應該帶頭踐行“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的倡議,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同大家一起就地過年、共同抗疫,阻斷疫情傳播擴散。
而為了消除外地員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緒”,挽留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各地也紛紛出臺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政策紅包”——免費乘坐公交車,景區門票免費送,發放春節消費券、體育場館消費抵扣券,2月工資雙倍,發放壓歲紅包、新年紅包,食宿全免,安排文娛活動……真金白銀、誠意滿滿,彌補大家春節期間無法返鄉團圓的缺憾,最大限度提升“就地過節”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諸如“免費郵寄年貨回家”“關懷慰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節日生活情況”等便民為民措施,也讓留在外就地過年的“打工人”不再擔心家中親人,解除了他們就地過年的后顧之憂。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就地過年”是倡議而非強制,能夠做到“就地過年”最好,有突發情況或必須回家過年的,也不強求,更不苛責。但無論是選擇“就地過年”,還是“回家過年”,都要提高防疫意識,按照防疫要求流動并做好自身防護,不給自己找麻煩,不給別人添堵。特殊時期,親人異地,各自保平安就是最深情的祝福。人安心安,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8
盼著盼著,春節的腳步近了,大家穿上了羽絨服,盼著春節的到來!
說起春節,我的語氣里總是充滿了向往。春節對于我們全家的意義都十分重大。因為過春節不僅能收到奶奶給我的大紅包,還能和家人團聚,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每當聽到那熟悉的樂曲想起時,我的心里總會沸騰起來,雖然這些都令我興奮不已,但我最期待的,還是奶奶做的一手好菜了。
我的奶奶,可正所謂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她做的菜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吃,而是堪比酒店大廚。知道我家為什么很少去飯店嗎?就是因為有奶奶。每每有客人來時,奶奶便會拿出她的看家本領去招待客人,什么“紅燒獅子頭”啊,“清蒸魚”呀,“糖醋排骨”啊,“涼拌黃瓜”啊,“土豆燒牛肉”啊,“排骨湯”啊,通通不在話下。這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做的土豆燒牛肉,土豆的表皮稍微有一點脆,土豆里面卻很軟,入口即化,牛肉也是經過奶奶再三挑選用的,都是最新鮮最嫩的,就是因為食材好,所以做出來的牛肉也很嫩。牛肉吸收了菜里的湯汁,嚼起來味很足,也很勁道。
奶奶不光菜燒的好吃,還會腌制小菜。就比如說“蘿卜干”吧!奶奶腌的蘿卜干清脆爽口,微微有點辣,是我的最愛。有了它,我的早飯小菜就解決了。
奶奶包的包子和餃子也很不錯哦!包子外形美觀,嬌小玲瓏,只有小半個巴掌這么大,咬開薄薄的外皮,里面的餡也別有用心,香菇和肉切成丁,胡蘿卜切成細條,葷素搭配,健康美味!再看看餃子,一排排放得多整齊,好似小哨兵一樣守護著我家的安全。咬開以后,湯汁流了出來,很鮮,很香!
奶奶做的美食數不勝數,每一種都是我的最愛,所以春節即將來臨,身為“小吃貨”的我最期待的,還是奶奶做的“絕世美味”哦!
盼著盼著,春節的腳步近了,盼著,盼著,春節要到了……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9
從成都經過成雅高速、雅西高速到西昌,只需要5個小時。雅西高速展布在崇山峻嶺之間,山巒重疊、地勢險峻1每向前延伸出1公里,平均海撥高程就上升7。5米,被稱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全線橋梁270座,有的橋墩有180多米高。我們到西昌時,已經是傍晚了,我們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晨,我揉揉眼睛,開始了螺髻山的旅行。螺髻山的觀光大巴,經過彎曲的山路,一路搖搖晃晃的,車里的人還時不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尖叫聲。到了山腳,我們顫顫巍巍地下了車,又坐上了索道。
過了一會兒,我看了看上面,興奮地說:“看啊,快到山頂了!”媽媽說:“是啊,就要到了。”等上去了和才發現,后面還有一座山呢!這還要坐多久啊!
終于到了半山腰,我們下了索道,上面就是自由參觀的景區了。白皚皚的雪鋪滿了大地,不留一點兒縫隙。這里和山下真是兩個世界啊!我迫不及待地跳進雪堆里,沒想到雪那么厚,雪沒過了我的膝蓋。我突發奇想,做了一個大雪球向爸爸扔去,“啪”的一聲,爸爸被擊中了。在我的猛烈攻勢下,爸爸很快“投降”了。
一陣風襲來,凍得我直打哆嗦。旁邊的瀑布不再流淌,變成了一根根水柱。
走著走著,我看見很多烏鴉從空中飛過,它們有著一身漆黑的羽毛,小得幾乎看不見的眼睛,和長長的嘴巴。它們雖然不及鸚鵡的聰明,不及燕子的勤勞,也不及蜂鳥的靈巧,但我認為它們享有同樣的尊榮。
繼續往高處走,我們還看到了冰川。湖面上的冰很厚,上面還有一些枯木和石塊,大概是其他游客也想知道冰有多厚吧。我真想到冰面上去呀!
后來因為山太高了,最高處海撥高達4300米,我和媽媽有點高山反應,便提前下山了。但是爸爸上了山頂。
坐在車上,看了爸爸拍的照片,真想親眼去 看一看啊!這次旅行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
春節感想心得體會篇10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來到了歷史文化名稱之一的紹興。一下火車,就感到了一種濃濃的春節氣息:火車站里掛著紅燈籠,貼著對聯,玻璃門上貼著福字,一切都讓人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出了火車站,我們第一站來到大文豪魯迅先生的故居。坐在公交車上只見車外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高一點的房頂、路燈以及燈籠,其他全是一群群穿著五顏六色新衣服的游客。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了許多。即使人再多,也一點沒有消弱我激動的心情。公交車還沒有停穩,我就急忙下車,擠進人堆中。
來到魯迅祖居門口,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門票,跟著導游的腳步,進入了魯迅先生的祖居。聽了導游的講解,我知道了許多關于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故事,還知道了一些舊時江南房屋的建筑風格。參觀完魯迅祖居,我們又來到了魯迅先生的故居。這里是魯迅先生成年后的住處。在這里,我進一步了結了魯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介紹。
接著,我們要去的是百草園。我激動萬分,腦海里浮想聯翩。“百草園那么美麗、那么有趣!”有人說“我一定要看個究竟。”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百草園門口了。進了大門,我大吃一驚:“那么漂亮的百草園,怎么會是這普普通通的菜園呢?”我大失所望。是仔細想想,童年時什么都是美好的,在那時的魯迅眼里,即使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園子也是美好的。
我們又從百草園來到了三味書屋,看見了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給學生們上課的教室和當時的一些情景。教室中間一張八仙桌,桌上放著戒尺。教室左上角那張就是魯迅小時候用過的書桌,上面刻著一個小小“早”字,用來提醒自己。我不禁也暗暗給自己下決心。
離開魯迅故居,已經是晚上了。我們走在回賓館的路上,路邊的紅燈籠都亮了,路邊熱鬧的夜店人來人往,夜空中美麗的煙花競相綻放,人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春節的氣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