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精神心得100字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1
20_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作為基層干部,我們要以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為榜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爭做“三種牛”,以“三牛”精神,行“三路”,繼續奮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貢獻。
爭做為民服務“孺子牛”,踐行為民服務宗旨,不忘“來時路”。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張桂梅,用實干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回鄉奉獻、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他們用生命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錚錚誓言。作為基層干部,身處黨和人民群眾溝通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學習先進的奉獻精神,爭做為民服務“孺子牛”。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不忘“來時路”,時刻詢問自己為何而來,為何為官。工作中強化思想教育,堅持黨的領導,忠于黨,忠于人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摒棄下鄉走訪“全靠四個車輪轉,隔著車窗玻璃看”,下鄉調研“往年數據換一換,幾張表格填一填”的錯誤做法,秉承“常回家看看”、與老百姓“同坐一張凳,同飲一壺水”,切實將“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付諸于具體行動中。
爭做創新發展“拓荒牛”,培養自身創新思維,走好“腳下路”。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作為基層干部,我們需要養成并攜帶創新思維,走好“腳下路”,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基層工作中敢為人先,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實施鄉村振興建設行動中,與創新同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注重新建改造“農村公廁”,戶廁無害化普及,做到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爭做艱苦奮斗“老黃牛”,彰顯人民公仆本色,堅定“未來路”。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美公務員”在基層涌現,他們扎根基層、不勝不休,有“厚著臉皮”走村入戶,謀劃產業脫貧的劉葉陽,“背著父親去扶貧”的山西大同市財政局吳蘇俊,被鄉親們親切稱為“老閨女”的沈淼……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人民公仆本色,令人敬佩。基層干部當向榜樣看齊,發揚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這一重大戰略定位,答好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新考卷”,工作中多吃苦,少抱怨,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攻堅克難,從而不斷強化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為克服對未來的恐懼,堅定“未來路”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基層干部要爭做“三種牛”,以“三牛”精神,行“三路”,以初心為舵,以使命為帆,以拼搏為槳,讓中國號這艘巨輪乘勢而上、破浪前行。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2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開局起步,基層干部們請備好文房四寶,以“三牛”精神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以昂揚姿態書寫無悔芳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握緊“筆桿”、錘煉“筆力”,夯實提筆能寫“基本功”。
“筆勢染來虹氣現,硯痕干處月輪開。”提筆能寫不僅是基層干部的內功,更是實現目標追求的基本功。要想成為筆桿子,必須勤于學習,把功夫下在平時,一方面堅持與時俱進地學,學習最新的國家政策、領導講話,做知識積累的“有心人”,讓寫作資源庫時刻“保鮮”;另一方面要堅持務實篤行地學,將提筆能寫作為目標追求,增強自身的思辨能力。歷代書法之大家,書寫時講求力透紙背,這樣寫出的書法瀟灑自如、爽利挺拔、精神外耀,給人以遒勁的力感。面對新時代與新要求,基層干部有義務更有責任去主動嘗試,在凝神靜思中握緊“筆桿”,在精益求精中錘煉“筆力”,以力透紙背的精湛筆法著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精制“墨錠”、提升“墨質”,練就刻苦鉆研“繡花功”。
“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一錠佳墨不僅融匯繪畫、書法、雕刻等諸多藝術功能,濃縮特有的文人風貌與時代情懷,更成為了一種文化與歷史的見證。“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在墨的圖案繪刻和漆匣的裝潢制作過程中,有這樣的一群人,堅守惟精惟一的工匠風骨,以經驗和時間磨礪自己的作品;秉持臻于至善的匠心精神,用潛心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以心血和汗水培育美的產物。如今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我們更應守住這份匠心,擇基層之業,擇利國之業,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執著扎根在基層,研磨品行、增長才干,傳遞服務的溫情和干事的力量,讓自己也能為他人一同分享“墨香”。
鋪好“紙箋”、描繪“圖紙”,榮立沖鋒在前“特等功”。
“白紙堆疊,裝幀為書,化為利刃。”紙作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僅為傳播華夏文明立下了卓著功勛,更是協同人類開辟豐富多彩的文化領地。人生亦是一張白紙,經過基層實踐的閱歷后,生命便有了不同的色彩。時代楷模廖俊波牢記黨的囑托,帶領福建省政和縣脫貧致富奔小康,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貴州遵義老村支部書記黃大發踐行“修渠、致富”的誓言,三十年如一日率領群眾絕壁鑿天渠,終于引來一泓清泉,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的不朽精神。其實生命遠不止僅有某種單一的色調,豐富多彩才是它最本真的意義,在面對看似平凡又普通的基層工作時,只要我們用心在實踐的淬煉中畫好每一筆、寫好每一撇,這紙上便有了錦繡文章、精彩畫面。
刻琢“硯璞”、涵養“硯品”,下足不棄微末“水磨功”。
“筆有神,硯亦有神。”絕妙的筆硯,造就絕妙的文章與書法。精品如硯璞,功夫在水磨。有一以硯喻人的格言聯曰:“以純為體,以靜為用;如玉之堅,如砥之平。”一塊好硯,在于它材質的堅美以及潤磨出的墨香,基層干部也需像硯璞一樣沉穩,在基層實踐中潛心修行,堅定熱愛,戒驕戒躁,永遠保持如硯一般質樸本真之心,在一刀一刻中,感知紋理、雕琢走向,在一修一填中,勤懇耕耘、喚醒生命,最終在平凡的基層歲月中創新出豐滿的“血肉”。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愿廣大基層干部以志為方向,以勤為動力,以筆的爽利挺拔、墨的臻于至善、紙的奮楫爭先、硯的本真質樸扎根基層,找到人生舞臺,收獲出彩機會,身體力行書寫新時代的奮斗華章。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3
發揚拓荒牛精神,永遠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必將在引領時代的歷史進程中推陳出新、青春常在、生機勃勃。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站在時代最前沿,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緊密結合,指引中國革命從迷茫困惑走向堅定篤定,在黑暗中摸索,向著光明進發。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和實踐一次次證明,一個政黨只有立足本國實際,堅持從本國實際出發,用先進的、科學的思想指導實踐,勇立潮頭浪尖,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才能在革故鼎新的實踐中青春永駐、事業常青。作為9100多萬黨員中的一員,當不斷加強新思想的學思踐悟,當不斷強化自身理論素養,把準時代發展脈搏,勇做時代發展的“弄潮兒”,在攻堅克難的奮斗中,敢為人先、銳意進取,做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更大力度創新創造的“先行者”“排頭兵”,不做時代發展的“落伍者”“后進者”。
發揚老黃牛精神,永遠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必將在揮汗如雨的奮斗中,開辟出一片天地,開創一個美好的明天。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偉大事業都是一步步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敲鑼打鼓建設不成社會主義,更實現不了我們的偉大目標.面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黨員同志更當鼓足精氣神、煥發英雄氣,發揚老黃牛精神,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立足崗位職責,干事創業不畏難、不叫苦、不惜力,爭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派、奮斗者,不做空想者、旁觀者,就一定可以開創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擁有一個更加豐盈、無悔無憾的青春。
發揚孺子牛精神,永遠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必將在團結人民的拼搏中,匯聚成無堅不摧的力量,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的歷史。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革命實踐中,黨和廣大人民建立了血脈相連、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黨堅持走好各項工作的群眾路線。依靠人民,我們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依靠人民,我們取得了革命建設的豐碩成果,堅持改革開放,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靠人民,我們眾志成城,率先從全球性新冠疫情中走出來,實現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正增長;依靠人民,我們信心百倍、斗志滿懷,制定了“十四五”規劃,擘畫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現實路徑;依靠人民,我們對建成新發展格局,對統籌兩個市場,于變局中開新局充滿信心和力量。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我們的事業將萬古長青,我們就不懼怕前進中的任何困難和挑戰,就有信心和勇氣面對一切敵人并戰而勝之,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時代從不等待一切彷徨者、猶豫者,時代呼喚更多奮斗者、堅定者。面對新的征程,廣大黨員干部應當爭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勠力同心、不懈奮斗,就沒有任何困難能夠打倒我們,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就一定可以在融入黨和人民的奮斗中不斷延展生命的意義,走出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亮麗人生!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4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正是對奮斗者、勞動者、拼搏者、進取者的推崇和贊揚。在中華文化傳統語境里,牛是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吃苦耐勞的象征,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承載了家喻戶曉的美好期望,沉淀為底蘊深厚的文化形象。在新時代下,“三牛精神”有了更為生動形象的價值含義、更具豐富深厚的時代內涵,“為民服務”折射孺子牛的初心情懷,“創新發展”詮釋拓荒牛的拼搏進取,“艱苦奮斗”彰顯老黃牛的堅若磐石。
可以說,“三牛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代改革精神融合聯動的衍生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勇于進取、擔當實干、堅定信念、守土盡責、勤勞為民的精神寫照,是中國人民勞動群眾堅守崗位、敬業奉獻、團結拼搏、昂揚闊步、不懼辛苦的品質體現。正因有“三牛精神”,所以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能夠守望相助、精誠團結、砥礪不移、攻堅克難,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牛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族譜的重要元素,是印鑒在中國史冊里不可替代的精神存在。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全面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年頭。秉持“給予人者多,取予人者寡”的奉獻精神、煥發“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將沙磧變新洲”的開拓豪情,激活“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勤勞品格,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的鮮明特質,繼續開創更加美好的“牛年”。統籌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統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推動“十四五”規劃進程開好局、起好步。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每一名中國共產黨人都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弘揚“三牛精神”開創“美好牛年”,必須涵養“你是誰、為了誰”的追求價值,明白共產黨人是百姓群眾的公仆、勤務兵、跑腿員,懂得服務群眾、造福人民的深刻含義,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替群眾解決難題和關鍵小事,不斷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最先朝氣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們的命運是令人羨慕的”,2021年的大門已經打開,秉持“三牛精神”挺立“牛年”,銘記今日事今日畢、牢記為民服務不過夜、篤定山海可蹈未來可期,以奮斗奮進姿態和披荊斬棘韌勁,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強邁步。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5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2月18日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寧遠縣在縣政府大院舉行升國旗儀式,為廣大黨員干部收心鼓勁提振精神,寧遠縣委書記肖質彬出席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唐何主持儀式,縣級領導、縣直單位代表參加升旗儀式。
上午8點半,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國旗緩緩升起,全體人員精神飽滿地列隊站立,面向國旗莊嚴行注目禮。升旗儀式結束后,肖質彬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全縣人民致以最美好的新春祝福。
肖質彬指出,告別庚子鼠年,踏入辛丑牛年。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的一年,將全面開啟“十四五”和建設現代化新寧遠的新征程。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集中抓好春耕生產、復工復產、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全縣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帶頭落實縣委“十條措施”,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以優異成績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唐何在主持儀式上向全縣父老鄉親,向關心和支持寧遠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號召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縣委堅強領導下,輕裝上陣、凱歌而行,發揚新時代“三牛精神”,用春的耕種去澆灌夏的收獲,以不負時代、不負芳華的實績,共慶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6
“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準確把握擔當的內涵,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擔當,顧名思義就是挑起擔子、擔起責任、履行職責,就是遇到問題不逃避、面對困難不推諉、處理矛盾不敷衍。忠誠、干凈、擔當,是立德、立身、立業的核心要素,也是黨員干部的必備素質,擔當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廣,擔當不僅體現了干部的作風和黨性,更是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根基。“在其位謀其政”,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擔當作為的內涵,始終對標對表擔當精神,將擔當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切實增強各項本領,胸懷人民,履職盡責,用實際行動書寫擔當內涵,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深入理解擔當的精神,披荊斬棘、奮勇向前,做艱苦奮斗的“老黃牛”。“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擔當是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的精神體現和時代要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還是不乏缺少擔當精神的干部,他們有的甘愿做老好人,充斥著好人主義思想,不敢同歪風邪氣、不正之風作斗爭;有的則是遇到問題躲得遠,碰到困難就靠邊,不敢擔當、不愿盡責;有的則是習慣唯唯諾諾、阿諛奉承,不愿扛事、不想擔責。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擔當的精神實質,發揚艱苦奮斗的“老黃牛”精神,自覺將群眾的利益記在心間、冷暖掛在心上、困難扛在肩上,錘煉善于擔當的能力本領,敢“涉險灘”、敢啃“硬骨頭”,將主動擔當的意識融入到每一件為黨分憂、為民服務、為國奉獻的事情中去,腳踏實地,奮勇向前,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級臺階,不但創造擔當作為新的成績。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深刻理解擔當的要義,敢闖敢拼、開拓進取,做創新發展的“拓荒牛”。擔當是黨員干部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行,也是為官一任的一種能力,勇于擔當,源自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無論是最美公務員中“用行動跟我上、用真情暖人心”的劉立飛、“扶貧三年、心系甘南”的高燕梅,還是感動中國中“身患絕癥仍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員”陳陸,他們身上都彰顯出擔當的精神,體現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精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無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敢闖敢拼、開拓進取中,迫切需要發揚擔當精神,做創新發展的“拓荒牛”。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中國這艘巍巍巨輪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正穿過急流險灘,乘風破浪而來,讓我們以奮斗為帆、擔當作槳,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7
孺子牛精神,彰顯于“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2年初,疫情突發,國網遼寧電力第一時間架起抗疫救人的“生命線”:30個小時完成沉陽集中救治中心2160千伏增容﹔60小時,提前5天完成大連集中救治中心增容﹔提前48小時,完成錦州集中救治中心送電任務。高效率、高可靠性為遼寧省41家定點醫院、175家發熱門診、80家防控用品生產企業和164家其它重要客戶提供供電增容保障。
前方有醫護人員舍身救人,后方有電力工人守衛家園。“我是黨員,還是低壓專責,我不去誰去?”2021年1月2日,沉陽市皇姑區向工北小區屬于疫情隔離小區,曾出現過確診病例。接到用戶報修后,共產黨員趙文亭毫未猶豫地接過報修單。1月9日17點45分,國網丹東供電公司接到報修電話,一個老舊小區停電,小區裡有長年需要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老人。時間就是生命,電力員工丁華和隊友們用5分鐘趕到現場,用15分鐘排查出故障點,用不到2小時的時間搶修完畢,恢復供電。與時間賽跑護眾生,遼電人用平凡之舉詮釋著“為民服務”的真諦。
孺子牛精神,體現在服務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課題中。國網遼寧電力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因地制宜推出多項精準扶貧項目,定點幫扶的2個貧困鎮30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真貧、真脫貧”,幫助1927戶4715名貧困人口摘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國網遼寧電力與阜新市彰武縣政府、遼寧偉佳肉牛養殖合作社共同創建“旭光”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利用合作社牛棚頂部空間建設光伏電站,與畜牧養殖形成功能互補,實現集約用地和扶貧效果最大化。光伏發電產生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購置帶孕母牛,發給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養殖﹔另一部分以分紅形式幫貧困群眾脫貧,并將部分畜牧養殖收入投入光伏發電再生產。“畜光互補”扶貧項目實施兩年來,累計產生光伏收益94.66萬元,受益貧困戶達到70戶。戶均存欄母牛超過4頭,總價值超過10萬元。村民蘇軍家中因多人患病,導致家庭極度貧困,被列入光伏扶貧名單后,經過精心飼養帶孕母牛,已繁育5頭母牛,帶來了穩定的收益。蘇軍感嘆道:“電力精準扶貧,讓我們重新燃起活著的希望。”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8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在過去一年里,我們舉國同心,于磨難中“牛轉乾坤”,涌現出許許多多的“牛人牛事”,疫情防控,萬眾一心;“奮斗者”號,萬米海試;嫦娥五號,探月取壤……成績來之不易,精神更加彌足珍貴,國人為之動容,世界為之贊嘆。時節如流,新年的腳步悄然而至,新年新開始,我們更應該承繼精神,繼往開來,涵養更多的“牛氣”,攢足更多的“牛勁”,振奮更強的“牛精神”,砥礪初心更好出發。
涵養“牛氣”,不怕苦,不怕累,繼往開來。過去一年,我們戰疫情,抓脫貧,于千難之中奮力崛起,于萬險之中迎來曙光,疫情阻擊戰獲得了重大勝利,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靠的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孺子牛”精神。牛年即將來到,作為年輕干部,更應該涵養更多的“牛氣”,利用假期休息時間,養精蓄銳,以“元氣滿滿”的新時代“打工人”面貌,整裝待發,以牛氣沖天的姿態面對挑戰,不怕苦、不怕累,為實現新計劃、新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牛氣”,創造出更多的“牛人牛事”。
攢足“牛勁”,不后退,不妥協,攻堅克難。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難首先必須戰勝自己,這樣才能更勇敢地前行。老黃牛一生默默無聞,低頭耕耘,即使再硬的土塊也一如既往,不后退、不妥協,鉚足全身的力氣,最終破土而出,開墾出一片片肥沃的土地。2022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之年,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年輕干部要在大目標、大方向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攢足建功立業的“牛勁”,腳下有力量,路將行之更遠。要積極發揮老黃牛的韌勁,遇事不后退、不妥協,敢于向困難“叫板”,敢斗爭、能斗爭,集聚更強的力量,持續攻堅克難,堅決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振奮“牛精神”,不斷檔,不掉線,一以貫之。老黃牛一年四季都在為人民群眾服務,耕地、播種、載物,從未停歇,窮盡一生。年輕干部充滿朝氣和力量,正值奮斗的最好年華,更應該發揚老黃牛持續作戰的精神,堅持奮斗,關鍵時刻不斷檔、不掉線,勇于擔當,積極有為。振奮“牛精神”也不應是一時之念,更應該成為我們一生最扎實的精神力量,將這種精神貫穿到我們工作的每個環節,用它激發出為人民服務的強大工作力量。我們要持續提振精神,一以貫之,用新年之“牛精神”起好步、開好局、創佳績。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9
千年夢想,百年奮斗,圓夢今朝。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背后,是300多萬名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和數百萬名基層工作者以青春、熱血在沒有硝煙戰場上的不懈奮戰,是1800多名扶貧干部以生命的絕唱踐行使命榮光,從蹣跚前行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他們讓薄土生出金、石縫開出花,讓這一奇跡被歷史銘記。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也許歲月會模糊記憶,但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以初心赴使命的豐碑上,永遠活在百姓的心里。讓我們一起致敬脫貧攻堅戰場上以青春、熱血甚至生命戰斗的先進典型,讓我們一起感悟他們的“心”力量,汲取奮斗不息“三牛”精神,繼續書寫新的偉大傳奇。
感悟“無私奉獻”的“初心”力量,汲取為民服務“孺子牛”精神。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廣大扶貧干部無私奉獻、辛勤付出的成果,消除貧困是他們堅持不懈、奮斗不止的“初心”目標。我們看到,從北京畢業選擇到廣西百坭村的“扶貧之花”黃文秀,放棄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貧困家鄉的“藏鄉好女兒”張小娟,退休后選擇千里迢迢到薛家村義務扶貧的“名譽村長”王新法……縱然高山阻斷、大河阻隔,但為了群眾的脫貧致富路,他們離開城市到農村,走出辦公室到田野,離開自己的妻兒老小,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換民心,以忘我的奮斗追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用寶貴生命在神州大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矗立起一座座偉大的精神豐碑!致敬脫貧攻堅楷模,他們身體力行的“無私奉獻”,是為民服務“孺子牛”精神的生動詮釋,讓我們感受到了具體可觸的“初心”力量,如一盞盞閃亮的明燈,照亮著使命的方向,點燃了新時代繼續奮發向前的激情。
感悟“敢闖敢試”的“決心”力量,汲取創新發展“拓荒牛”精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也正是一項項立足實際、因地制宜、融入科技的創新舉措,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們看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把課堂搬到山間地頭,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走出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創新新路;“農民書記”姜仕坤26年如一日,細算經濟賬、共謀脫貧策,發動群眾種草養羊,發展山地特色經濟,做出了讓老百姓稱贊的出色業績……他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乘風破浪、開墾希望,用堅毅的“決心”描繪出道路、方向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描繪出與時俱進的嶄新足跡。致敬脫貧攻堅楷模,他們身體力行的“敢闖敢試”,是創新發展“拓荒牛”精神的生動詮釋,讓我們見證著“偉大奇跡”逐步實現的“決心”力量,讓決戰決勝照進現實。
感悟“俯仰無愧”的“信心”力量,汲取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中國脫貧攻堅任務之艱、規模之大、成效之巨、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是人類減貧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中國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偉大成就,正是有著廣大扶貧干部始終奮戰一線,甘為馬前卒、爭當急先鋒,艱苦奮斗的不懈努力。我們看到,幾十年如一日身挑四擔堅守山村的劉桂珍,雖然退休但數十年如一日幫扶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武漢鼎,先后3次連續四年駐村幫扶的藍標河……正是因為有著他們,前赴后繼、戰斗到底,用熱血和實干做到“俯仰無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才能如期完成,實現了“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致敬脫貧攻堅楷模,他們身體力行的“俯仰無愧”,是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生動詮釋,讓我們真切觸摸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必勝“信心”,書寫出消除絕對貧困的“中國答卷”,引領我們繼續砥礪奮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
讓我們致敬脫貧攻堅楷模,感悟他們以生命赴使命的“初心”“決心”“信心”力量,汲取繼續奮進新時代的“三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再創奇跡!
三牛精神心得100字篇10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九牛爬坡”的韌勁,以“三牛”精神揚帆起航,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實現基層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為民服務“孺子牛”,為民生福祉“夯基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秉承老百姓需要什么、期待什么,就建設什么、改善什么;老百姓痛恨什么、反對什么,就解決什么、整治什么的工作理念。要堅持時時以民為本、處處為民服務,將為民服務的情懷融入到各項工作的始終,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職盡責,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孺子牛”的姿態在人民心中扎根、扎深,用實際行動詮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彰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為民生之本夯實基礎。
創新發展“拓荒牛”,為高質發展“添動能”。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廣大黨員干部作為基層工作的“引路人”“領航者”,要能夠握緊用好創新這一推動基層高質發展的“金鑰匙”,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摒棄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的發展老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培育發展先進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助力基層經濟發展“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要建立促進產學研一體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為基層各項事業高質發展“添動能”。
艱苦奮斗“老黃牛”,為鄉村振興“護好航”。“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寫好鄉村振興工作這篇“大文章”、答好鄉村振興工作這道“必答題”,必然離不開黨員干部的苦干實干,要保持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敢于擔當、知難而進的開拓精神,恪盡職守、求真務實的為民情懷,以身作則、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時刻牢記黨員身份,不忘黨員責任,把群眾裝在心里,用雙腳丈量鄉村這片沃土。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上來,把忠誠與信仰書寫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確保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讓時代滿意的鄉村振興“滿分答卷”。2021三牛精神心得體會三
“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春節假期結束,黨員干部已是“能量滿格”,要以“三牛精神”為犁,耕好自己的“責任田”,做充滿干勁、充滿動力、充滿戰斗力的牛氣干部。
以“孺子牛”精神腳踏實地耕好為民服務的“責任田”。“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真正把鄉親們的事辦好”。新年新氣象,群眾對干部的期望也在與時俱進,如何做好群眾工作,讓群眾滿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腳踏實地做好群眾的一件件小事、實事。對待群眾的詢問能夠耐心解答、對待群眾的困難訴求能夠想方設法去解決、對待群眾的冷暖能夠放在心上,主動與群眾溝通交流,為群眾的事能夠硬氣、“牛氣”,真正成為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以“拓荒牛”精神不畏挫折耕好創新發展的“責任田”。新時代、新發展、新趨勢,黨員干部也面臨著新挑戰和新要求,“創新”則是新的發展與機遇。黨員干部深入系統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增強自身工作本領和“創新”能力,主動“走出去”開闊眼界、刻苦鉆研業務知識,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拼勁、“白頭誓不歸”的干勁,做堅持不懈的“牛氣”干部,突破“0”到“1”的枷鎖。干部是獨立的個體,更是“大部隊”中的一員,越是挑戰、越是挫折,越要勇往直前,越挫越勇。
以“老黃牛”精神日復一日耕好艱苦奮斗的“責任田”。“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干部要“牛氣”,更要有特殊“技能”,這些“技能”是日復一日積累的工作經驗、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風、扎實的業務能力。“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停在原地,就是退步。“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用實際行動發揚傳承好“老黃牛”精神,變被動為主動,變“說得多”為“做得實”,有鉆勁、迷勁,做勤奮的“牛氣”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