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蜂高效養殖技術方法_意蜂“四化”法養殖
意蜂全名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個品種,原產于歐洲地區,它有產蜜能力強、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等優點,在引入我國后,是我國重點養殖蜂種之一,是蜂王漿收取主要蜂種。接下來就是關于意蜂高效養殖技術方法!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1“四化”技術
1.1蜂器具標準化
1.1.1制作意蜂10框標準箱
由10個巢框、箱身、箱底、巢門檔、副蓋、箱蓋及隔板等。箱身和箱底板厚22㎝,內圍長465㎝,寬380㎝,高245㎝,擴巢時可向上疊加繼箱;內側前后壁上開一條放巢框的巢口,寬8~10㎝,深17㎝;木板左右兩側各開長80㎝、高8㎝的舌形巢門,巢門檔為22㎝的木條;副蓋用10㎝厚木板制作,大小與箱身外圍尺寸相同;箱蓋的內圍長和寬均比箱身外圍大11㎝,頂板厚10~15㎝,在箱蓋內四角各釘一塊40㎝×20㎝×20㎝的木塊,便于通氣;巢框的外圍尺寸為445㎝×235㎝,上框的兩端設置框耳;隔板用10㎝厚木板制作,長、寬與巢框一致。
1.1.2配套蜂具
每套標準箱配平面隔王板1塊、活動木隔板3塊、草簾和覆布各一塊、飼喂器1個、脫粉片、王籠2個、塑料臺基條5~8條、優質巢脾10~14張;蜂場還配置搖蜜機、天平、移蟲針、交尾箱、起刮刀等設備。實現了養蜂設備設施標準化。
1.2蜂群良種化
通過引進“金翼1號”、“洪德興漿王”、“松丹一號”等良種蜂,推行兩步法進行移蟲育王換種。即將篩選出來的王漿高產蜂種對全場蜂群進行換王(此時換王后蜂群僅有一半血緣為王漿高產蜂種),由于雄蜂為未受精卵發育而成,故此時蜂場上的雄蜂已為王漿高產蜂種的雄蜂;然后第二次再以王漿高產蜂種作母本,培育蜂王,與蜂場上的王漿高產雄蜂交尾,此時全場蜂群即為王漿高產蜂種;同時開展不同雜交組合試驗,利用不同品系間的雜交優勢,提高養蜂生產水平。從而全縣良種蜂王推廣普及率達到95.54%,基本實現蜂群“良種化”。
1.3技術規范化
1.3.1春季管理
選擇適合的早繁場地,結合德江氣候,做到1月30日前后適時包裝春繁,包裝時選擇晴暖天氣進行,保持蜂多于脾,春繁起步群勢雙王群4~5框足脾,巢內巢脾布置按每1只王至少保持1張大蜜粉脾作飼料,1張空脾,或半蜜脾供蜂王產卵,若緊脾后巢內脾少或飼料不足時,可采取巢外掛脾;蜂巢布置好后,先蓋覆布,再蓋副蓋、草簾,箱底墊稻草,箱與箱之間空隙填草把,然后搭上塑料薄膜保溫、遮雨防潮;蜂群包裝好后,連續用1:1糖水飼喂3晚上,外界無蜜或氣候不好,不能進蜜,群內缺蜜應補飼,喂量以不壓子為宜;
放置巢門飼喂器或用小瓶加綿布條或脫脂棉條,放巢門口喂水,水中加0.5%食鹽,蜂群達9~10框足蜂時上繼箱,巢箱保持1張空脾或出房子脾讓蜂王產卵保持蜂、脾相稱,全場3月中下旬上完繼箱進入春季生產期;進入大流蜜期后,雙王群中一王用王籠扣在繼箱上,單王生產,子脾間拉寬至10㎜,蜜脾間15㎜,做到適時加脾,巢箱以加巢礎為主,繼箱以加貯蜜空脾為主,每3d檢查1次,加強飼養管理,邊繁殖邊取漿、取蜜;
流蜜尾期繼箱內保持2~3張大蜜脾,子脾的框角上有存蜜;當最后一個蜜源結束前25d,控制繁殖,實行扣王取蜜,但留足1/4蜂群作蟲源群,培育新王,提交尾群和換王。不實行無蟲化取蜜的蜂場,在4月中下旬洋槐蜜源后期育王,分蜂、換王,投入夏季生產。
1.3.2夏季管理
春季蜜源結束,恢復雙王群,用新王繁殖,培育適齡烏桕采集蜂,產漿群要利用外界輔助蜜源獎飼取漿,維持12~14框的群勢;春季新分群、交尾群,一律組成4框以上的雙王群繁殖,不足4框的弱群,要“以強助弱”每6d自強群中抽一框封蓋子補助(烏桕流蜜前20d停止抽補),使所有的繁殖群、新分群在烏桕大流蜜期均能以繼箱強群投放生產;6月10日左右烏桕開流蜜后,雙王群要扣一王在繼箱上,抽掉中隔板,用單王生產,控制蜂王產卵;夏季氣溫高,應將蜂群置陰涼處,除去覆蓋布、草簾、巢門檔,打開箱蓋側條,加強通風散熱;烏桕流蜜結束后,巢、繼箱間恢復調脾,蜂路調至12㎜,蜂場轉地采荊條、山花和花粉,繼續產漿脫粉,進蜜差或缺蜜時,根據存蜜情況用1:2的糖水,每群每晚獎飼白糖0.2~0.3㎏;烏桕大流蜜時育王,后期蜂王交尾,替換春季尚未換完的老王。
1.3.3秋季管理
適期秋繁,蜂群越夏度秋后,產漿群群勢僅維持在10框左右,則要利用山花外界蜜源,及時調脾加脾,做到蜂脾相稱;外界缺蜜時,飼料不足,應用1:1的糖水獎飼,產漿群保持1~2張大蜜脾,飼料不足,開始獎飼前先用2:1的濃糖水迅速補足;群內缺粉應及時補飼花粉或人工花粉;進入秋季流蜜期,子脾間蜂路10㎜,蜜粉脾間12㎜,邊繁殖、邊取漿、邊脫粉、邊取蜜;當最后蜜源結束前10d要扣王斷子,扣王后9d內,每3d檢查除去急造王臺,外界蜜源結束時,嚴防盜蜂,對飼料不足的蜂群,及時用2:1的濃糖水大喂數晚,每框足蜂備足1~1.5㎏飼料。
1.3.4冬季管理
越冬場地選擇在背風、安靜、地勢高燥處,轉場后縮小巢門,暫時撒去保溫物(草簾),加強通風繼續扣王,用鐵絲將王籠懸吊在中央蜜脾的中上部;標準的越冬群勢雙王群5框足蜂以上,單王群6框以上;外界斷蜜,進入越冬后,凡不足以上群勢,應組成雙王同箱越冬或合并;在蜂巢布置上,將大蜜脾排在中央,抽去粉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于蜂,蜂路拉寬到13~15㎜,越冬期一般不進行包裝。
1.4疫病防治程序化
在生產期,嚴禁使用任何藥品。春繁開始時,在飼喂的花粉,以及前3次獎飼的糖水中加入預防細菌性病害及真菌性病害藥物;春蜜結束后,8月上旬斷子掛殺螨條治螨;秋繁開始時,重新掛1次殺螨條,在前3次獎飼的糖水中加入預防腐臭病藥物;冬季扣王第21d后,用殺螨劑治螨。
2小結論與討論
(1)“四化”意蜂高效養殖技術,其蜂器具標準化是養蜂的基礎條件,滿足了養蜂高效養殖技術生產需要的設備設施;蜂群良種化又是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前提條件;根據德江氣候條件,規范四季管理技術和蜂病的防治,實現了強群適時追花奪蜜,提高了蜂群單產生產水平和養蜂效益,使蜂農增收致富,在德江縣城買房,購車過上了小康生活。
(2)技術規范化,重在四季管理的蜂群群勢,有什么樣的蜂群群勢,就會有什么樣的產量和收入。因此,每個季節,規定了相應的標準群勢,各蜂場通過加強管理,達到其標準,才能實現蜜漿高產目的。
上一篇:意蜂可以定點養殖嗎?
下一篇:意蜂有哪些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