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區別_意蜂什么時候換王
蜜蜂也有很多種類,不同品種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區別以及意蜂什么時候換王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區別
一、體色區別
中蜂根據類型不同有的偏黃而有的偏黑,但整體上以灰黑色為主,背部具黃色環帶,意蜂在外觀上以黃色為主,背部具黃色環帶,但黃色區域的大小和色澤深淺有很大變化,有的寬而淺,而有的窄而深,淺色種有黃色的小盾片,特淺色種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
二、體型區別
中蜂的體型相對于意蜂來說要小一些,蜂王體長為13~16毫米,工蜂體長為10~13毫米,雄蜂體長為11~13毫米,意蜂的體型相對于中蜂來說要大一些,蜂王體長為16~17毫米,工蜂體長為12~13毫米,雄蜂體長為14~16毫米,因此從體型來看偏瘦小的一般是中蜂。
三、環帶區別
中蜂的黑色環帶均勻,非黑色環帶呈土黃色且較均勻,意蜂的黑色環帶不均,靠背部的黑色環帶較少,靠尾部的黑色環帶較為明顯,靠頭部的非黑色環帶為橙黃色,靠尾部的非黑色環帶偏白色,因此身上環帶黑黃均勻的一般是中蜂,身上環帶以黃色為主的一般是意蜂。
四、尾尖區別
中蜂尾尖最后一節只有一小點,意蜂尾尖最后一節黑點大,尤其是意蜂的特淺色類型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簡單來說就是最后一節黑點比較小的一般是中蜂,最后一節黑點大的一般是意蜂,但這以不是絕對的,因為中蜂有很多類型,而意蜂也有很多雜交種。
五、扇風區別
中蜂在巢門口扇風時采取的姿勢是頭部朝向巢外將風鼓進蜂箱,意蜂在巢門口扇風時采取的姿勢是頭部朝向巢內將風抽出蜂箱,不管中蜂有多少個類型,也不管意蜂有哪些體色,其扇風姿勢是不會改變的,因此從扇風姿勢就可以簡單明了的區別到底是中蜂還是意蜂。
注:本文只講述了如何從外觀上區別中蜂和意蜂,對于意蜂和中蜂其他如產育能力、生產性能、抗病能力、采集能力等方面的區別就不作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本站其他相關內容。
意蜂什么時候換王
一、常規性換王
意蜂一般一年換1~2次蜂王,對于一年換一次可以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在這兩個時間段換王效果都差不多,主要區別在于春季換王要考慮蜂王越夏問題,而秋季換王要考慮蜂王越冬問題,因此何時換王就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情況來選擇,比如夏季相對比較涼爽的可以在春季換王,冬季相對比較暖和的可以在秋季換王,對于一年換2次王的簡單了,在春季和秋季各換一次即可。
二、流蜜前換王
意蜂流蜜前換王一般在大流蜜期(如油菜花期、荔枝花期、洋槐花期、荊條花期等)即將到來的前15天左右進行,此時將老蜂王除去并誘入一個成熟王臺,當大流蜜期到來時新蜂王剛好開始產卵,這樣一來可以激勵工蜂進行采集,這對提高蜂蜜的產量是非常有利的。PS:流蜜前換王一定要把握好時間,過早或過遲都起不到刺激工蜂采集的作用,技術還不到位的新手最好別換!
三、防病期換王
意蜂對病害的抵抗力較弱,比較常見的有美洲(歐洲)幼蟲腐臭病、麻痹病、孢子蟲病、壁虱病、白堊病及蜂螨等,尤其是蜂螨的危害尤為嚴重,但蜂螨用常規措施很難得到有效的防治,因此可以在蜂螨高爆發期更換蜂王,使蜂群有一個人為的斷子期,蜂螨因得不到食物和無幼蟲作繁殖場所而死亡,同時使用藥物徹底滅殺,這種方法對防治蜂螨非常有效,有效率可達90%以上。
四、突發性換王
意蜂突發性換王一般在蜂群發生某些突發性事情時進行的換王,比如當蜂群被某些疾病(麻痹病、孢子蟲病)危害嚴重時可以通過換王來處理,當蜂群大規模爆發螨蟲危害時應及時通過換王斷子來防治,當蜂王因盜蜂、胡蜂等侵襲而受損時及時更換蜂王進行補救,當蜂王因養蜂人操作失誤造成損傷(因養蜂人粗心大意造成蜂王受傷或致殘的事常有發生)時也要及時更換蜂王。
總結:蜂王是養蜂的根本,因及時培育優質新王、淘汰劣質老王,確保蜂王的繁殖力和對蜂群的“控制力”,但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需要來換王,過于頻繁換王對蜂群發展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