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職業續航力
以下是OMG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續航力
續航力是指輪船或飛機一次裝足燃料后,不再補充而能連續行駛或飛行的最大航程。巡航速度下的最大航程為續航力。在這一速度下,船舶、飛機的油耗較小,可以支持較遠航程,但作戰條件下,可能不遵循巡航速度,所以續航力一般不敢保證,艦長或機長會根據實際油耗掌握補給。
艦艇續航力是指艦艇一次滿載燃燒、機械用水和滑油,以給定速度航行所能達到的最大距離。以海里為單位計量,是艦艇戰術技術性能要素之一。核動力艦艇,其核燃料的能量極大,續航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機械、設備等的持續工作時間。常規動力艦艇,主要是改進船體線型,減少艦艇航行阻力;降低動力裝置的燃料消耗率,以提高續航力。
二、什么是職業續航力
所謂職業續航力,是指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在既有的職業營養儲備條件下,能夠獲得職業發展的最大限度。也可以簡單地比喻成:一次充電之后,能夠確保多久的職業穩定,能夠提供多長職業發展動力。
職業續航力既是一個靜態的名詞,更是一個動態的動詞。特別是在目前科技發展愈發迅速,職場競爭愈發激烈,在新人、新技能、新崗位層出不窮的職業壓力環境下,職業續航力實質上標志著一個人在職場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業續航力,才能在職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才能克服職業倦怠,走過職業高原,讓自己持續煥發職業光輝與魅力,實現職業長青,創造職業輝煌。
三、職業續航力與終身學習
職業續航力的獲得需要終身學習力的強力支撐。在工業時代,學習一般是指全日制學校學習,人們接受教育的時間也相應集中在大學畢業之前。擁有大學畢業學歷的從業人員通常可以憑已有的知識在專業崗位上持續工作到退休,而較少遇到來自知識更新和科技進步的挑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變動也越來越頻繁,因而需要經常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而教育和學習的終身化正是對上述時代特征的直接回應。對個人而言,學校畢業既是終身學習一個階段——全日制學習階段的終結,也是終身學習另一個階段——成人學習、崗位學習階段的開始,人生教育和學習進程正日益向終身化方向發展。
所謂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即我們所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終身性。這是終身學習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規學校的框架,把主動學習和接受教育看成是個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學習過程,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實現了從學前期到老年期的整個學習教育過程的統一。既包括正規學習教育,又包括非正規學習教育。
(2)全民性。終身學習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終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無論男女老幼、貧富差別、種族性別。事實上,當今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生存,而要學會生存就離不開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因為生存發展是時代的主流,會生存必須會學習,這是現代社會給每個人提出的新課題。
(3)廣泛性。終身教育學習既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包括社會教育。可以這么說,它包括人的各個階段,是一切時間、一切地點、一切場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與學習。終身教育學習擴大了學習天地,為人生的成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4)靈活性。現代終身學習具有靈活性,表現在任何需要學習的人,可以隨時隨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與學習。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均由個人決定。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參加自考、電大、遠程網絡等學歷教育是學習,參加提高專業技能的短訓班是學習,看書是學習,請教師傅、同事、高手是學習,參加技能大賽也是學習。只要想學習,無論什么時間、地點和情景都可以學習。
一定意義上來說,終身學習特指成年人在走上社會之后,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要,不斷學習、持續進步的過程。終身學習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能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能充實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生活品質。
終身學習的主要功能有:第一,補償功能,即為那些沒有受過基本教育的成人提供教育的機會,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條件。第二,提高功能,即要讓具有一定教育基礎的成人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提高,使其提高生活水平。第三,發展功能,即要使成人得到全面發展,不斷走向自我完善,使其生命走向卓越。
古人曰:“性相近,習相遠。”為什么人的本性基本近似,而到后來差別很大呢?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后天的學習。一個普通的人,即使今天還不是人才,但他如果有很強的學習力,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能夠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那么明天他就有可能成為人才。反之,一個所謂的“人才”,即使他有高學歷,但沒有相應的學習力,沒有去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其原有的知識就會老化,最終可能不會成為人才。
四、中年員工如何提升職業續航力
職業續航力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員工個人職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也涉及到企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因此,不少企業已經把員工的職業續航力提升培訓計劃納入了議事日程。比如,中國農業銀行就針對本行存在的中年員工職業續航力瓶頸,提出了《中年員工職業續航力提升計劃》,該計劃用3到5年的時間,通過對中年員工的輪訓、輪崗等方式,給力中年員工的職業續航力,以期讓人到中年的員工,克服職業倦怠,走出職業高原,煥發職業活力與創造力。
特別是針對中年員工來說,他們大多是50后、60后,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又是改革開放的犧牲者;他們既對環境、政策、企業有諸多不滿和抱怨,又對自己的國家、企業擁有80后、90后所沒有或少有的濃厚感情;他們既想趕上時代發展的高鐵,又不想付出必要的努力與改變;他們上有父母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找工作、就業、結婚,還有面對來自80、90后的頂崗壓力,由此,會產生出焦慮、情緒不佳、郁悶乃至于抑郁,職業態度顯得消極負面,職業技能跟不上發展,職業績效停滯不前,甚至倚老賣老,玩世不恭。
提升職業續航力的主要途徑與方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陽光心態塑造計劃
“心樂者,則境皆樂”。只要心態是快樂的,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情況、身處什么境地都會是快樂的。既然生命的終極目的在于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那么就要有一顆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心,才能使自己的職業和生活更加精彩。
口袋里同樣是有100元,有的人會很緊張,糟糕,只剩下100元了;而有的人很高興,太好了,還有100元!不同的感覺來源于不同的心態。
一直以來,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一個主流觀點認為,態度決定人的行為,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荀子說:“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由心生。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積極創造人生,消極消耗人生,心態決定命運。
通過心理疏導,讓員工認識到一個積極陽光的心理狀態不僅有利于工作,更是人生幸福之本。多一點陽光,少一點陰暗;多一點積極,少一點消極;多一點正面,少一點負面;多一點快樂,少一點抱怨。
(二)健康養生訓練計劃
人到中年正值壯年時期,在這個階段里,在外工作繁忙,在家上敬老下養小,兩副擔子一肩挑,忙中稍閑時,會感到身心兩累。因此,中年人要承受來自家庭,工作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同時還要面臨各種疾病的威脅。人體疲勞時對疾病的防御能力脆弱,人到中年的健康與養生管理,不僅關系到職業續航力,而且關系到中年員工下半生的人生幸福。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提出了“中興”養生法。所謂“中興”,就是強化一個人中年時期的體質。張景岳曾說:“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概括這四句話的意思是:人的壽命長短,與先天稟賦的強弱和后天的培養關系密切。因為先天是自己所不能左右的,因此,后天的養生之道便成為長壽的關鍵。而后天的養生莫過于中年。
世界衛生組織公告表明,在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的影響占62%,其他諸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醫療條件等,加起來的影響還不到40%。因此,中年健康養生的關鍵是:驅除業已存在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培訓和訓練,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三)幸福家庭經營計劃
中年員工工作生活壓力大,疲于應付,很容易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家庭。如果“后院”總是“起火”,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以及圍繞家庭財產、父母贍養等出現的親人關系不和問題,更是給本來就壓力很大的中年員工雪上加霜,不僅讓他們不能集中精力應對工作,還會直接影響到中年員工的生活質量。因此,為中年員工補上經營幸福家庭這一課十分必要。
分析目前很多家庭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認識不到家庭的重要性。不少人認為工作比家庭重要,結果夫妻感情日漸枯竭;不少人認為賺錢比婚姻重要,結果家庭關系瀕于破裂。而那些深諳家庭重要性的人,則想方設法像經營工作和客戶那樣經營自己的家庭幸福,從而,讓幸福的家庭成為了職業續航的加油站,成為了人生依賴的避風港。
(四)快樂工作遠航計劃
工作著并快樂著是一種境界,在這樣的境界里,工作不再是一種無奈和應付,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讓中年員工快樂遠航,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管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壓力,掌握壓力的方法與技巧;二是建立和諧的職業關系,轉換思維方式,反思自己與同事、上司、下屬的關系,提高工作情商,強化團隊合作意識,關系和諧融洽,工作才能愉快順利;三是關注自己身上的職業倦怠與職業高原現象,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做到與時俱進,用職業技能的可持續性保持和提升職業業績,創造職業的第二個輝煌;四是重新燃起工作與生活的熱望,為工作,為企業,更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