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學校的一本專業和二本專業有什么區別
高考后大家最煩惱的就是選擇學校與專業,其中二本學校有一本專業和二本專業之分。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下不同專業的區別,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本專業與二本的區別
絕大對數“一本”院校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大都較那些“二本”院校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如“一本”的圖書館擁有大量的前沿資料,實驗室里擺滿了最先進的儀器;云集了眾多學術前沿的領頭人,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錄取專業不同
一本院校存在二本專業招生的情況,如非211的一本大學就有可能存在有的專業(經國家批準的一般是該校的強項專業)在第一批次招生,有的專業在第二批次招生;二本高校的專業錄取分數也很可能超過一本線,但不能算作是一本。
一所同時有一本、二本專業招生的高校,一般不可能存在同一省份同一專業的不同批次錄取。
范疇不同
一本院校是“公辦范疇”的,二本院校大多數是“公辦范疇”的,但有極少數也屬于“民辦范疇”的。
側重點不同
一本重點院校多重理論研究,二本普通本科高校重理論應用,即重點本科重研究,普通本科重應用。
一本專業與二本的相同點
師資相同
同一院校一、二本專業的學生是一起上課的,大家資源共享,不存在師資的不同。
畢業證書相同
本科生畢業時都會拿到本科畢業證書與學士學位證書,畢業證書上不會標明一本、二本,故在畢業證上是看不出一本二本的區別的,唯一不同的只是學校的名稱。也就說,同一學校不同批次學生畢業證書的差別僅在于專業的不同,而無任何其他標識。
一本與二本學校的區別
第一類本科通常指全國重點大學、進入211工程的本科院校,其他部屬高校以及各省指定的省重點本科院校,俗稱一本,所劃的分數線稱為一本線,又叫重點線;
第二類是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本科,比一本低一個檔次,俗稱二本(當然有些二本院校的錄取線也是很高的,比如天津外國語學院,北京二外等),在第二批錄取;
第三類本科指的是民辦本科,也有一部分重點院校下設的獨立學院(就是那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大學,借用別人的牌子招生),主要面向省內招生,是一種最低檔次的本科院校,這些學校大多是原來的專科升格而成,俗稱三本。
同一所大學里面,可能部分專業是一本,部分專業是二本,但是畢業證不會有區別。
但是如果是獨立學院的話,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了。獨立學院就是招生單位的名字不同,比如本身的學校叫燕山大學,獨立學院就不能叫燕山大學,而是叫“燕山大學里仁學院”。
三本學生學費偏高,目前師范大學三本文科學生的學費為沒學年10000元,二本學生一般為3500元。當然理科、體育、藝術等專業學院都有不同的規定。這要看招生院校的具體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比什么
拿湖北省為例:為例國家每年是將高考指標計劃分省(直轄市、自治區)下撥的,所有湖北省的考生同場競爭,爭奪全國在湖北招生的三萬多一本名額。近幾年我省高考報名人數都在55萬左右,你可以計算一下,湖北省的一本升學率就是6%左右。競爭是很殘酷的。各省的高考分數線只是他那省按招生計劃人數畫的線,因此比較各省的高考劃線分數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競爭一本實際上就是爭名次,像跑步一樣,就是你的孩子在湖北省參加高考“賽跑”,跑進前3萬名左右你就上一本了、跑進8千名左右就可上985學校、跑進500名左右就可上七大校、跑進200名就可進北大清華了,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看孩子可讀什么樣的大學,主要是看孩子在學校的名次以及學校往年的各分數段上線人數。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
>>>下一頁更多精彩“一所大學既有一本又有二本的原因”
p副標題e
一所大學既有一本又有二本的原因
合并
有的一本大學和專科或者差一點的大學合并,合并之后,師資,環境差距比較大,所以較弱的那些專業就按二本招收。
新辦的冷門專業或者只針對省內辦的專業
為了響應國家或者省里的號召辦的專業,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方面較弱,也按照二本招生。
學校的專業有強弱、冷熱之分
學校的王牌專業,特色專業,優勢學科專業,還有就業好的專業就在一本批次招生,相對較弱的專業就放在二本批次。
二本專業比一本分數線高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因為各校近年來專業招生計劃并無較大調整,而院校錄取的學生卻在不斷上漲,隨著進校的“大門檻”提升,被稱為“小門檻”的專業分數線也水漲船高。
一些專業度較強的的院校,最低分數也是很高的。比如上海海關學院,屬于普通的財經類院校,可是在各地區的錄取平均分都在550分以上,重慶市15年的平均分已經達到612分,默默的說一句,該院校2007年才從專科升格為本科;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雖然在陜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文史類、理工類最低分也分別達到560分和528分,令人“不明覺厲”!
甄選二本院校的方法
二本院校數量非常龐大,質量也良莠不齊,我們該怎樣甄別呢?
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是看該校的分省招生計劃:
實力強的二本院校通常會在外省(市、自治區)投放較多的招生計劃,而那些不具競爭優勢的學校因為名聲不夠響亮、實力不夠強勁,通常會將招生范圍局限于本省(市、自治區)及經濟較落后的省份。當然,這只是對學校初步的判定,你還應該進一步關注一下該校的碩博點、省級以上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特色專業建設點、師資結構、校友力量,等等數據都能直觀反映學校的學科實力、人才培養質量。
另外,從院校類型來看,二本批次中面向全國招生的大戶一是師范、農林、工科、財經等專業性院校,二是省屬地方性綜合大學。如果你明確知曉自己的興趣、專長、志向,不妨報考專業性院校。如果你興趣、志向未定,或者喜歡數理化文史哲等基礎性學科,建議報考本省的綜合性大學,這類學校很可能更利于你的學習和成長。
如果你計劃報考省內學校,“多打聽”和“實地考察”則是最穩妥的甄別方法:
本省學校因為大家通常比較熟悉,你的老師、鄰居、上屆學兄學姐或父母的熟人中就有其校友,認真打聽一番對該校的口碑也就大致心中有數了。實在還不放心,親自去學校一趟也不是什么麻煩的事兒。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