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的前景分析
從宏觀看行業
行業的發展取決于很多方面。“一是大的宏觀環境,”袁凌梓說,“通常國家會對社會的產業結構有引導性,政府對產業的引導性會塑造將來的產業格局。例如國家會提倡大力發展服務行業、金融行業或者上海要建成航運中心。”但是對于依賴政策發展的行業,機會越大的同時也會風險越大。因為政策的搖擺會給行業帶來起伏,所以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行業像坐過山車一樣快上快下。與政策相關度不高的行業相對來說就比較平穩,例如汽車行業可能由于之前的4000億刺激政策導致了透支增長,目前出現了暫時的衰落期,但是總的來說它還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與此同時,與消費者貼近的行業一般來說都可以算是好行業。這其中,快消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離消費者近,又因購買行為始終存在,受政策影響小,因此快消一直是許多人求職的首選目標之一。而“從大力發展服務業的趨勢來看,未來服務業將是最朝陽的行業之一。”韋瑋說。
從規律看行業
好的行業一般都有一些內在的普遍規律,即使它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乍看起來千差萬別。對于一個行業,尤其是新興行業最重要的就是對于盈利點有清晰的把握。如果行業從業者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可能這個行業會在剛剛出現時興起一股熱潮,但從長遠看它將來的發展不會特別龐大。同時,不管什么行業,它的生命力都取決于產品或服務與目標客戶的匹配度、為目標用戶帶來的價值以及為自身帶來的價值。很多創新的想法看起來似乎能產生趨勢性,但事實上空泛概念是沒有意義的,一切發展的前提是給客戶及自身帶來價值。另一方面是競爭度。“企業的核心是競爭,有競爭就有發展,而處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中,對人的歷練也是最大的。”袁凌梓說。而如果從時間點看,有些行業的發展前景很難辨別清晰,韋瑋對于公司人的建議是如果不愿意冒風險的話,與其挑選一些新興行業,找一些已經持續存在了一些年頭的行業會更靠譜。
從趨勢看行業
要掌握一個行業的趨勢信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媒體中的相關分析報道,或者找一些在行業內工作的人做交流。全球范圍內由科技進步而衍生出的新興行業趨勢在未來也會有不錯的發展空間,例如從當前來看,因智能手機普及發展而出現的app行業的興起;另一種是由科技發展趨勢進一步衍生而來的跨界的融合趨勢,例如it咨詢業等,這些跨界融合的行業和職能從無到有會慢慢呈現出需求增長的趨勢。每年,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機構和媒體都會對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做一些勞動力預測,發布一些關于人才稀缺度的宏觀數據,這些對判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也是有參考性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看供需,一般勞動力需求旺盛、人才稀缺度高的行業都處在增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