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理想的特點
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斗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它是人們實現個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手段,并受社會理想的制約。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與人的價值觀、職業期待、職業目標密切相關的,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相關。
時代性
社會的分工、職業的變化,是影響一個人職業理想的決定因素。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不同、社會實踐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人們的職業追求目標也會不同,因為職業理想,它總是一定的生產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職業地位、職業聲望在一個人頭腦中的反映。計算機的誕生,從而演繹出與計算機相關的職業,如計算機工程師、軟件工程師、計算機打字員等等職業。2004年8月份國家向社會發布第一批9個新職業以后,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又向社會發布第二批10個新職業。這批新職業是會展策劃師、商務策劃師、數字視頻(DV)策劃制作師、景觀設計師、模具設計師、家具設計師、建筑模型設計師、客戶服務管理師、寵物健康護理員、動畫繪制員。這些新職業基本上都集中在現代服務業,主要是管理、策劃創意、設計和制作。其特點是不僅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理論知識素養,而且要求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屬于高技能人才中知識技能型人才。
差異性
職業是多樣性的。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與他的思想品德、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都有很大的關系。政治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水準以及人生觀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理想方向。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理想追求的層次。個人的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別特征、身體狀況等生理特征也影響著一個人的職業選擇。因此,職業理想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
發展性
一個人的職業理想的內容會因時因地因事的不同而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強、知識水平的提高,職業理想會由朦朧變得清晰,由幻想變得理智,由波動變得穩定。因此,職業理想具有一定的發展性。孩提時代,想當一名警察,長大后卻成了一名教師的事實就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