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選擇
場地宜選擇在向南的近山坡地,地勢較高,較干燥,陽光充足,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蜜源植物生長旺盛,花期長,水量充足,交通較便利的地方。
二、飼養技術
1、春季管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管理是全年管理的首位,十分重要。要根據當地蜜源情況,一般在立春前后抽脾飼喂,爭取早抽脾,早飼喂,盡量第一次多喂足,最好糖壓仔。糖最好放在蜂箱里,這樣可以使蜂王大量產卵、繁殖、育仔、情緒好;同時有利于一次防治病,消毒,讓第一批仔安全出房。然后要設法搶造新脾,調整群勢,做好選種育王工作。育王要選抗病力強,能維持強群的蜂王。爭取在驚蟄前后換好王,分好蜂,最好分三批:第一批先換老劣蜂王;第二批全部王可殺掉;第三批最好用王籠關好,留給未交尾備用。同時要組織強群,解除分蜂熱,做好荔枝花開前的準備工作,奪取蜂蜜優質高產。
2、夏季管理:此期是龍眼花的前期到來,要保護好龍眼花的蜂力,要切實注意荔枝花后期中毒,爭取早2—3天離開荔枝場地,調整好群勢,合并弱群,奪取第二個蜜糖豐收。
到龍眼花后期時,爭取早進山區放蜂。要進行一次全場整頓工作,如抽脾飼喂,更換老劣蜂王,搶造新脾,培育強群等,解除分蜂熱,做好進入鳥桕花前期的準備工作,奪取第三個蜜糖的優質高產。收鳥桕糖要4—5天,在早晨6—8∶30時收糖為好,因為夏糖水份大。收糖后將糖放進缸里,連打三次泡,這樣既提高質量,又解除裝糖時的膨脹。
3、秋季管理:秋季是蜜蜂進入渡夏期,要保持“靜、涼、糖”三個字,調整群勢,喂足飼料糖,最好喂鳥桕后期留足封蓋蜜,因為蜜糖營養高,可防病、延長壽命、縮小巢門。要防敵害,同時做好防署降溫工作。要設喂水地方,常喂淡粗鹽水,讓蜜蜂安全渡夏。
4、冬季管理:冬季是全年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樣十分重要。因為秋季渡夏期長,粉蜜源缺,天氣炎熱,退縮大,蜜蜂衰老,如果管理不善,一不小心,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損失。冬季同樣要做到早抽脾,早飼喂,但秋后、冬初抽脾,要在下午3時后進行,因為那時粉蜜缺乏,存糖不足,蜜蜂的情緒不好,容易飛逃,而且當晚一定要喂糖,安定蜜蜂情緒,第一次喂糖最好加點蜂糖,讓蜜蜂早發現,防明天早引走盜蜂。冬初期要多喂幾晚,喂到有點糖壓仔,此時又是一次防病滅巢蟲的良好機會,讓第一批仔安全出房。要科學管理,加速蜂群早日恢復,加強保暖工作,合并弱強,更換老劣蜂王,爭取立冬前換好王,選好脾,做到安全越冬,為明春打下良好基礎,奪取來年的第一個蜂蜜高產。
三、蜂病防治
蜂病防治應以防為主。首先要選擇抗病蜂種,要保持常年蜂脾相稱,最好蜂多過脾,多換新王,還要保持箱內清潔衛生,減少病蟲害發生。用藥時不能隨便亂用抗生素藥物,最好不用先鋒類抗生素藥,用青霉素較好,要科學用藥,不要隨意加大用藥量和亂用其它藥物。
如發現場內有少量病蜂,要立即換脾,關王、換箱,抽出的病脾要深埋到不會流水傳染的地方。在檢查蜂群前要用肥皂洗手,減少人為傳染。去冬今春大部分中蜂出現“囊狀幼蟲病”,防治方法:①利用集團閉鎖繁育,認真選種育王,這是防治最根本的一條有效途徑。②在育王時,不能喂藥和其它飼料,最好喂少量的蜂王漿,因為意蜂不會患囊狀病,同時蜂王漿含高級蛋白、抗病毒,還可以增強蜂王體質。③有效處方:復方B什水(或B2 )、干酵母、青霉素、抗病毒口服液(雪花牌)、嬰兒奶粉、茶花粉等六味藥物,按成人量喂一次30—40框蜂,連喂一個星期。
養蜂在我市是一項傳統的養殖項目,它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飼養,也可以大規模轉地飼養,既不占耕地,又不與農作物爭水肥,還可以為農作物授粉起增產作用。科學養蜂除可以大量生產蜂蜜和蜂蠟外,還可以大量生產蜂王漿(意蜂)、蜂花粉、蜂膠、雄蜂蛹、蜂幼蟲等產品,蜂產品深加工后,更能發揮其經濟效益。因此,飼養蜜蜂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養蜂有利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有利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好門路,飼養蜜蜂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