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框蜂箱飼養中蜂,在管理上大致與西方蜜蜂相同,但由于中蜂過箱后蜂巢內環境發生變化,加上中蜂有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因而在飼養管理中有某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一、要根據季節隨時調整蜂脾關系 在自然狀況下,中蜂依靠蜂團密集和疏散自行調節蜂巢中的蜂脾關系。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飼養條件下,則需要根據外界的蜜源氣候變化,合理地調整蜂脾的關系。 早春時節氣候多變,時有寒潮襲擊,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溫工作:適當緊縮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將框距縮小以利保溫。給予獎勵飼養和補充蛋白質飼料,可以刺激蜂王產卵和工蜂哺育的積極性。早春不要過早地拆除蜂箱內越冬包裝物,防止幼蟲凍傷。 夏季天氣炎熱潮濕,蜜粉源比較缺乏,而敵害和盜蜂嚴重,蜂群遭受的損失往往比越冬損失還要嚴重。保持群強、蜜足、蜂脾相稱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證。在越夏前一個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飼料,尤其是花粉。在夏季不能做獎勵飼喂。以免刺激蜂王產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勞動量縮短工蜂壽命,造成秋衰。 要組織強群越冬,越冬蜂群內要保持脾稍多于蜂。越冬蜂群以單王群5框以上蜂量為宜,2~3框的弱群要進行合并或組織雙王群越冬。由于初冬季節氣溫尚不穩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裝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裝過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氣,氣溫回升,工蜂外出飛翔,會遭致損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 中蜂的分蜂性較強,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發生分蜂,不僅影響蜂群的采集力,降低產量,而且還會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飛逃使蜂場蒙受損失。
在流蜜期到來時,中蜂蜂群的群勢發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過剩、巢內擁擠悶熱,而外界氣候溫暖,蜜粉源豐富,蜂群即會產生分蜂熱。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種本能,因此單純依靠驅殺雄蜂,破壞王臺或擴大蜂巢等強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熱的。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勢利導,科學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發展中蜂生產。
(一)培養強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適當處理原群
早春,選擇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過加強保溫、獎勵飼養、快速繁殖和補給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壯大,提早發生分蜂熱。當蜂巢內出現自然王臺時,不要破壞,可以讓它進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來。因為第一次分蜂是老王飛出,容易收捕,而第二次分蜂時,是處女王飛出,飛得遠而且結團高,不容易收捕。根據當地蜜粉源和氣候條件,利用自然分蜂群造脾積極、采集勤奮的優點,有計劃地進行分蜂,是解除蜂群分蜂熱的一個方法。
如果原群群勢很強,用上述方法尚不能抑制其分蜂熱時,可以采用人工原地均等分蜂法,在每個分蜂內各選留一個最好的成熟王臺。如果場內有備用的老蜂王,可以把它介紹到自然分蜂后的原群內,待處女王出房交尾后,可以組織成雙王群快速繁殖。
(二)將原群和交尾群同箱飼養
春季蜜源流蜜前期,將蜂群在箱內隔成兩半:一半由兩框帶蜂王;另一半介紹一個成熟的王臺,當中用鐵紗隔開,巢門開在兩群之間,并作好標記,待新蜂王交尾產卵后,淘汰老蜂王,抽去隔板,合并成一群。這樣既實現了蜂王的新老交替,又能有效地解除蜂群的分蜂熱。
(三)采用臥式蜂箱
采用臥式蜂箱,在蜂箱的前后壁各開一個巢門,箱內用隔板完全隔開成兩部分。蜂群發生分蜂熱時,可提兩張子脾帶蜂到靠近后巢門的一邊,組成交尾群。交尾群內介紹一個處女王或成熟王臺,讓處女王交尾產卵。因為原群內子脾和蜂抽出了兩框,群勢受到削弱,分蜂熱就會消打或減弱。當交尾群內處女王交尾成功,開始產卵后,原群可能再次發生分蜂熱,這時可將蜂箱掉轉180°,使前、后巢門位置交換,讓大量飛翔蜂飛入新交尾群中,并從原群抽調子脾補入新群,這樣新群便可迅速發展為強群。而老王群的分蜂熱也消失了。流蜜期開始后,如不打算繁殖蜂群,便可將老王殺死,抽去隔板,合并成強群采蜜,又可有效地控制分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