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夏季采蜜群的組織方法
中蜂夏季采蜜群的組織方法
不同地域,夏季溫度不同,蜜源不同,管理的細節也不同,現就我場管理主要方法做一介紹,供蜂友參考。
一、我地主要蜜源植物介紹
1、棗花
我地地處關中渭北高原,海拔大約一千米左右,從六月中旬開始棗樹相繼開花,野棗樹比較多,大部分生長在陽坡,一般棗樹的花期為35~45天,泌蜜期為25~30天,泌蜜適合的溫度是26~32℃。
2、荊條
屬于馬鞭草科,為我地夏季主要蜜源植物,荊條主花期約30天,泌蜜適溫25~28°C,以夜間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天氣,次日泌蜜量大。
二、強群采蜜
1、采蜜、繁殖和取蜜原則
中蜂群勢較小,又喜密集, 難上繼箱;工蜂扇風頭朝外,巢內水分不易散發,箱內潮濕和育蟲區與貯蜜區不易分開。根據這些特點,在流蜜期間,要采取“強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單王群取蜜、雙王群繁殖”等措施,并根據“流蜜前期發展群勢,中期補充延續群勢,后期進行調整群勢”的原則,正確處理好采蜜與繁殖的矛盾。同時應掌握“早取子脾周圍蜜,輪脾勤取蜜”原則進行取蜜。這樣既可以避免蜜壓脾引起分蜂熱,保持工蜂采集的積極性,又能安定蜂群情緒,保證蜂蜜質量。
2、組織采蜜群
地域不同,中蜂的群勢會有差異,我場經過多年培育優選,中蜂群勢可以達到10脾以上。
(1)弱群合并
在蜜源期內,蜂群要有4~10框蜂,如果蜂群弱,可把2群蜂并成一群。相鄰倆群蜂當中,搬走一群,讓搬走的蜂群內的的外勤蜂,飛進另一蜂群同時將部分封蓋子移入,使它變成采蜜群和繁殖群。
由于山區夏季晝夜溫差大,而蜂群育子的適宜溫度是34.8℃,對于繁殖我依然采用的是防暑與保溫并行的方法,當然,根據繁殖群的規模不同,保溫程度有所不同。效果非常好。
(2)強群分區
在群勢達到10脾以上時,加大蜂路,將巢箱分為育蟲區和儲蜜區(隔板隔離,非閘板),育蟲區內放1個卵蟲脾和2個空脾(或巢礎);貯蜜區內放封蓋子脾,老空脾,蜜粉脾。育蟲區開一門,儲蜜區至少開一門。
(3)雙王組織主副群
中蜂的認巢能力差,一般雙王群多采用二聯箱模式,在采蜜季節可提出一王帶卵蟲脾,去掉中間閘板,組成采蜜主群,后續操作同強群分區做法。提出的蜂王組成繁殖群(副群),為采蜜群提供封蓋將出的子脾。這樣操作后,采蜜群可以達到15框以上。
主群的蜂王一定要夠優秀,有能統領起超大群的能力。
(4)加淺繼箱
在10框標準箱上加一15cm淺繼箱,在大流蜜期來臨時,群勢達到8足框以上,巢箱與繼箱之間中蜂隔王板隔離,避免蜂王上行。
三、注意事項
夏季流蜜期間,由于花香的刺激,蜜蜂的采集活動很興奮。但它的興奮程度又受到箱內空間大小的控制。如果箱內的巢房全部裝滿蜂蜜,蜜蜂的采集活動就會受到抑制,甚至發生息工或分蜂熱。而當蜂蜜被人們采收后,巢內貯蜜空間擴大了,又能刺激工蜂采集的積極性。因此,中蜂在流蜜期要做到早取蜜,以促使它們采集的積極性,提高蜂蜜產量。
結束語:持續大量的蜜源是養蜂的基礎,強群是蜂產品高產的保證,根據蜂性,合理的把握既能強群又不發生分蜂熱(有空間不悶熱、蜂王有地方產卵、忙碌等),提高蜂蜜產量。同時應注意夏季喂水、防暑、防害等工作,降低蜂群勞動強度。
下一篇:中蜂強群的標準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