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逃群的制止技術方法
中蜂逃群的制止技術方法
分蜂是中蜂生物學物性之一,而逃群則是這一特性的另一種表現。蜂群棄舊巢飛往他處稱逃蜂,也叫逃群、飛蜂、飛群,但習慣稱逃蜂。土生土長的中蜂在自然生存競爭中,經過千百萬年的自然選擇,逐漸形成了環境良好就營巢定居,環境不佳則飛往別處繁衍生息的習性。這種逃蜂習性是有利于中蜂物種的生存。在正常情況下,蜂群基本是不會逃蜂的,在不利于蜂群的種種因子干擾下,蜂群就會逃亡。
中蜂的逃亡習性雖然有利于物種的生存,但在百群飼養規模蜂場商品蜜生產中,極為不利,必須制止。了解逃蜂的原因,采取相適應的技術措施,就能很好預防和解決逃蜂問題。
一、養蜂養王 提純復壯 :作為種用群,必須沒有逃亡記錄,能維持大群,抗病力強,生產性能好的蜂群,代代篩選,使中蜂更加能適應規模化養殖。小蜂場也可向育種場購買優良種蜂王。這種蜂王應該是比較適應規模化養殖,經濟性能較好的品系。
二、興旺發達 欣欣向榮:蜂群必須養成始終興奮向上的狀態。如分蜂群在新居造脾營巢那樣的緊張勤奮,新王產卵新蜂羽化那樣朝氣蓬勃,崗憐盛花期蜜足粉佳。處于如此最佳態勢的蜂群,再加上管理技術得當,如放蜂場地選擇正確等,就不易發生疾病,也不會棄巢逃亡。
三、脾有幼蟲 戀巢最強 :蜂不利群,群不利子,有卵蟲的蜂群,不是遇到難以抗拒的強敵侵犯,不會棄巢他去。要保持蜂群的卵蟲,蜂場難免有些蜂群斷子,注意子脾調整。選場地除主要蜜源好外,粉源也不能忽視。如冬季選有大面積的大蜜源鵝掌柴,還要選有輔助粉源植物,如茶葉、雜花等就比較好。不然,就要飼喂花粉。有粉才有卵蟲,有卵蟲不會逃蜂,才能保持群勢。
四、巢內蜜足 安心生息:蜂群在春夏秋冬四個階段,巢內均要有一定的貯蜜,使之有余糧。故在繁殖期要喂足飼料,加快發展;在采蜜期要科學取蜜,氣溫不穩或花期末,取蜜要慎重,留有余地;度秋期,要備足1~2個月的飼料,安全渡過難關。
五、剪掉王翅 留王留群:蜂場管理上總有一些不足之處,也會發生意外情況導致逃亡。因此,除處女王外,將全場蜂王的左翅或右翅剪去2/3,使之失去飛翔能力。為區別新老蜂王,可在春夏剪左翅,秋冬剪右翅。蜂王不隨蜂群去,蜂群要逃也逃不成。
六、收回逃蜂 妥善處理:飛出去的蜂群要收回,并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如有疾病則應換脾換箱,喂給土霉素(成人一次服藥量可喂10框蜂);大胡蜂干擾堅決拍打,或逮住大胡蜂涂上農藥拌蜜,縱歸毒死其全巢;斷子缺蜜群補給子脾蜜脾;盜蜂應立即遷場避之;頑固分蜂熱應巧計縱飛達其愿望,然后收回。
上一篇:桶養中華蜜蜂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