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養殖,根據中蜂逃蜂的不同情況,選擇正確的誘蜂方法才會成功
中蜂養殖,根據中蜂逃蜂的不同情況,選擇正確的誘蜂方法才會成功
中蜂有愛逃蜂的特性,所以在野外容易發現飛逃中蜂群,如果收捕回來,就可以開始養蜂事業,實在是白水求財的事情。很多想要養蜂的人,就希望能收捕逃蜂。
可是能夠遇到逃蜂團是不容易的,如果是坐等肯定不容易如愿。我們還需要知道一些小竅門,能夠發現野外的蜂群,能夠誘來蜂群,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成功的幾率肯定就大些。今天就從了解中蜂的習性開始,講誘捕野蜂的方法。
中蜂逃蜂的不同原因
中蜂還保留著原始的野性,逃蜂也是為了適應自然變化,為了更好發展下去的行為。只有充分了解原因才能避免逃蜂,才能知道在什么時候能夠等到逃蜂。
一,自然分蜂飛逃。
中蜂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蜂群更好的發展下去 ,可不是為了產蜜。當氣候適宜,蜜粉充足,蜂群發展旺盛時期,中蜂就會為了更快發展而出現自然分蜂的現象。蜂群強盛蜂多了,所采蜜粉源花就不夠了,如果多培育蜂王,把蜂群分出新蜂群另覓新巢,開辟新的采集地,蜜粉源充足了,蜂群也加倍發展了。自然分蜂是中蜂加快發展更,好活下去的聰明手段。
自然分蜂有很強的季節性,分蜂飛逃容易發生在蜜粉源豐富,溫度適宜,蜂群發展旺盛的時候。因此,自然分蜂多發生在春、夏季,在南方沒有冬天的地方,也有少數發生在秋冬時候。只要是適宜蜂群發展的時候,就容易發生分蜂飛逃,各個地區氣候條件不一樣,容易發生分蜂飛逃的時期也不一樣的,氣候適宜,蜜粉充足時就是分蜂飛逃容易發生的。
二,為了保命遷棲飛逃
中蜂愛飛逃除了自然分蜂以外,為了活下去棄巢飛逃的情況也會發生。因為中蜂還沒有被人真正養殖馴化,還保留著原始的野性,只要感覺到生存危機,就會逃跑,尋找可以生存下去的地方。這種行為更像是遷棲,是為了開辟新的領地,尋找可以活下去的方法。
遷棲飛逃主要因為活不下去,比如缺蜜面臨餓死了、受病蟲害,敵害所迫。野生中蜂的遷棲有一定的季節性規律,例如,在夏秋蜂群衰竭巢蟲猖獗的時期,蜜粉源枯竭被胡蜂侵害的初秋。如果是人工養殖的中蜂因為頻繁開箱,驚擾蜂群容易逃蜂,在盛夏時因為蜂巢溫度過高容易發生逃蜂。
遷棲逃蜂沒有典型的季節性,只要蜂群覺得待不下去就可能逃跑。一般在蜜粉源枯竭的夏秋或者高溫難耐盛夏時發生多點
誘捕野蜂的方法
知了了中蜂逃蜂的特性我們就可以尋找誘蜂的方法。如果想要引誘蜂來當然不能對人家養的蜂下手,還是要誘捕野蜂為主。
誘捕野生中蜂,就是選擇中蜂容易逃蜂的時期,根據上面所說的時期,在適宜蜜蜂營巢的環境地點,放置誘引箱桶,讓蜂群自動投入。蜂群投入后,再進行相應的處理和飼養,就可以開始中蜂養殖事業了。
一,要準備好蜜蜂喜歡的蜂桶或蜂箱。
想要誘蜂,肯定要準備合適的蜂桶或者蜂箱,蜂桶蜂箱一定要讓蜜蜂喜歡,沒有任何異味,干凈舒適,最好是舊蜂桶蜂箱,有蜜蜂熟悉的氣味更容易接受。如果是新蜂箱一定要認真處理,外面涂刷好保護層后,要經過風吹日曬,除去異味。如果可能,把舊巢脾熔化后,蠟渣涂刷在蜂巢門口及四壁 誘惑力就更大了。
二,要選好誘蜂點位置。
不同時期蜜蜂喜歡的地方是不一樣的,夏季引誘野生蜂,應選擇陰涼通風的場所,冬天應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在座北朝南的山腰突巖下,不受日曬、雨淋,而且冬暖夏涼,是最為理想的誘引地點,宜四季放箱誘引。另外,南向或東南向的屋檐前、大樹下等也是較好的地點。根據蜜蜂的遷棲規律,誘蜂地點春夏季節設在山上,秋冬季節設在山下。
誘引箱放置的地點必須目標顯著,要讓偵察蜂發現,而且蜜蜂飛行路線應暢通,如山中突出的隆坡、獨樹、巨巖等附近、都是蜜蜂營巢的天然明顯目標。只有蜂想逃了正好發現準備好的蜂巢,才會順利進入。
三,怎樣吸引逃蜂來
蜂箱擺好了,為了引起野蜂的注意,誘來逃蜂,我們還可以增加一些手段。比如在蜂箱里放置空的舊巢脾,在上午10點左右噴灑點蜜糖水,還可以在蜂箱里放點水,吸引蜜蜂來。
如果誘惑力還不夠,就可以在蜂箱門口焚燒舊巢脾,讓巢脾的煙霧來吸引周圍的野蜂。舊巢脾焚燒后有非常濃烈的蜜粉氣味,而且煙霧能飄散很遠,絕對會引起周圍的蜜蜂注意的。如果引來蜜蜂,可以根據蜜蜂歸巢的方向尋找野蜂窩。也可以耐心的等待,只要野蜂知道了有合適的蜂箱,等到想逃蜂時時會優先選擇直接進入準備好的蜂箱。
捕獵野生中蜂的方法
設置蜂箱守株待兔的辦法等待逃蜂來畢竟是靠運氣,有的人可能沒有耐心等待,就會想著直接找到野蜂窩,收捕回來養殖。其實找野蜂窩也是有竅門的,如果方法用對了,比誘蜂要直接有效。
一,跟蹤采集蜂。
在有野蜂活動的地方,我們只要跟蹤到采集蜂就容易尋找到野蜂窩。跟蹤采集蜂最好在晴好上午,守在蜜粉源花旁等待采集蜂。如果是山區可以守候在山谷出口處留心觀察回程蜂的飛行路線,只要發現有數只回程蜂飛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著這個方向進行跟蹤,持續向前,最后就可能找到蜂巢。
二,掛蜜燃脾引誘蜂來
在高地的上風處,把帶葉的樹枝蘸上蜂蜜掛在離地高兩三米的地方,在附近燃燒一些舊巢脾,使蜂蜜和蠟的氣味散發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后注意吸飽蜂蜜的野生蜂的飛行路線。與。在追蹤過程中,若失去蹤跡,在蜜蜂飛行路線的附近再燃脾吸引蜜蜂。反復數次定位尋找,就可準確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
三,捉采集蜂帶路找蜂巢。
如果有足夠的耐心,可以捉一個采集工蜂,然后用極細的絲線綁在蜜蜂的腰上,留20~30厘米長左右,另一端綁上一根染色的鮮艷羽毛。然后把蜂放走飛回蜂巢,有了羽毛就容易追尋蜜蜂飛回的蹤跡,跟著蜜蜂回家的方向就能找到蜂巢。
四, 觀察采水蜂
蜜蜂也是離不開水的,常年都需要采水。采水蜂大部分是老蜂,飛行路線不會很遠。找蜂時要留心水源處,如果發現有采水蜂,就表明附近有蜂巢。采水蜂在下降和起飛時,都是繞圈子飛行的。如果飛來時打圈是逆時針方向,而回去時是順時針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邊;如果打圈的方向與上述相反,則表明蜂巢在山的右邊。知道了蜂巢的大概方向就容易尋找到了。
五,通過蜜蜂糞便判斷蜂巢方位
蜜蜂的排泄物必須排在蜂巢外面, 蜂巢附近就會排下許多糞便。采集蜂在出巢起飛時,常先排掉糞便后才飛往采集。因此,在蜂巢周圍的樹葉、雜草上會有很多蜜蜂排泄物。蜜蜂排泄物呈黃色,一頭大,一頭小,通常大的一頭總是朝著蜂巢的方向,應按照這個方向去尋找。若發現峰糞逐漸密集,那么附近就必有蜂巢。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找到了野蜂窩,然后就開始收捕野蜂了。怎樣收野蜂的方法多種多樣,我還沒有經驗,這里就不再多說了。希望這些通過了解中蜂習性誘蜂和尋找野蜂窩的方法能幫助到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