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2023高考錄取
高考開始查分以來,一些騙子也蠢蠢欲動,警方再次提醒,這些高考騙局,各位家長和同學一定要提高警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事關2023高考錄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事關2023高考錄取
01
騙術一:修改成績
詐騙方式:
高考結束后,騙子利用家長“熬”不住的焦躁情緒作案, 聲稱有渠道可以修改分數,以低價售賣、繳納保密金或通過短信發送木馬鏈接,填寫考生身份信息、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方式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1. 考生及家人查分時, 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中來歷不明的鏈接,更不要輸入信息。
2. 成績一旦公布即塵埃落定, 對自己成績有異議的考生可以通過官方渠道復查試卷,但直接修改成績肯定是天方夜譚。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求學心切的心理設局詐騙,切勿上當。
02
騙術二:“提前錄取”
詐騙方式:
騙子冒充某大學招生辦,打電話給受害人,稱因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錄取狀態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學校錄取,需提前繳納學費,否則有退檔無法錄取的風險。受害人被唬住,從而被騙。
警方提醒:
提前批次錄取主要針對軍事、國防、藝術類院校考生,錄取工作全部實施異地遠程網上錄取,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按志愿和投檔規則投檔, 不受任何人為因素影響。對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為由的電話短信都不可信。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以免上當受騙。
03
騙術三:“內部指標”
詐騙方式:
騙子冒充某軍校招生辦主任打電話,稱學校有“內部招生指標”,如果受害人的孩子想上軍校,得先交保證金。為打消受害人顧慮,騙子還通過QQ或微信給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學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當即交付保證金,從而被騙。
警方提醒:
軍校招生與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樣,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 軍校招生沒有“內部招生名額”的說法,繳費是詐騙的目的,考生及家長不要上當受騙。
04
騙術四:“幫忙搞定”藝術類招生
詐騙方式:
藝術類招生種類繁多,投檔排序規則和操作程序復雜,加上省外藝術類招生計劃要根據生源情況在全國范圍進行調整,錄取持續的時間較長。騙子抓住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利用錄取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不交錢就退檔”等說法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警方提醒:
藝術類招生,均有嚴格的分數線等條件限制和統一投檔等招生程序。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05
騙術五:混淆高等教育形式
詐騙方式:
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入學后才發現就讀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警方提醒:
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多樣,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騙子最容易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受騙。
06
騙術六:假冒教育部門行騙
詐騙方式: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 以符合“獎學金”或“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警方提醒:
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 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轉賬。
高考志愿被退檔之后怎么辦
一、高考志愿被退檔了可以填寫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填報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考生需要及時關注征集志愿的填時間,認真閱讀各校的招生計劃,合理填報征集志愿。
二、高考志愿被退檔了可以選擇復讀
若是考生決定選擇復讀,考生需要明白復讀即將面臨的風險,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選擇合理的復讀學校,對未來一年進行合理規劃。
高考志愿的具體填報數量
第一批本科:可填報A、B、C、D 四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專科):可填報A、B、C、D、E、F、G、H八個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三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專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數量不限
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還有是否愿意調劑等選項。征求志愿環節中,每個院校志愿可填3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愿意調劑選項。
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間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合理的級差,從高到低,依次應該有5至8分的距離。級差的確定則應當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來)各個院校及其內部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為依據,整理、分析出院校及專業的基本走勢,這是填報志愿必須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對照自己的成績或區域排名位次,做出適當的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的詳細流程
1、閱讀招生計劃,分析所填報大學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有些高校對填報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規定的院校和專業進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閱讀,全面掌握院校的招生情況以及錄取數據。
2、確定學校和專業,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寫,多關注一下位次和分數,然后以自己預測的錄取率高低,依次進行排序,再行填報。
3、登錄省招辦指定網頁,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要輸入初始密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4、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后,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將你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考生需要仔細認真核對,每一個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點擊“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愿信息。
5、檢查所填批次、院校、專業志愿是否完整準確,如果沒有問題,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
高考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
平行志愿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的原則進行錄取。
(一)分數優先
分數優先是指按照一定的分數排序規則對所有待投檔考生進行排隊,然后按照考生隊列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逐個投檔。當考生總分相同時比較單科成績,文史類單科成績比較順序依次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工類單科成績比較順序依次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
(二)遵循志愿
遵循志愿是指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志愿雖是平行關系但仍有邏輯順序,該邏輯順序由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愿先后決定。
(三)一次投檔
一次投檔是指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逐個檢索完所有應被檢索的考生志愿后,一次、同時、全部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投檔給各招生院校。
(四)不再補檔
不再補檔是指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后續志愿。因此,對于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因平行志愿均未滿足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后被院校退檔,該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