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常見面試習題大
產品經理是做正確的事,其所領導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的需求,是否給公司帶來利潤。項目經理是把事情做正確,把事情做的完美,在時間、成本和資源約束的條件下完成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產品經理常見面試習題大匯總,歡迎借鑒參考。
如果要你從零開始做一款產品,你需要做些什么?
考察一下你是否有產品從0到1的經驗,以及你是否熟悉產品的開發流程,一個產品從0到1大概經歷以下幾個階段,市場調研、競品分析、需求搜集和分析、產品流程圖、產品功能腦圖、產品結構圖繪制、原型繪制,PRD評審,開發過程中的項進度跟進,上線后的用戶反饋和數據分析等,然后進入到下一個產品迭代。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如果遇到一個需求必須延期怎么辦?
1、如何是產品的核心需求,非上不可的,通過各種方式調集資源(包含向領導請求資源等),確保產品可以按時上線。
2、如果不是此次迭代的核心需求,可以放到下一個版本去做,這就要求我們知曉每一次迭代的目的,這樣當開發資源不夠的時候才有的放矢。
你做過的工作中你認為最有成就感得是哪個事情?
你可以說你在曾經做產品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比如項目無法按時上線,然后你是如何通過努力調集資源,使得你的產品按時上線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凸顯了你的主觀能動性和項目把控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主要就是先抑后揚,英雄體的寫法,以此來凸顯你的產品特質和能力。
A、B兩款產品你覺得有什么區別?
可以用用戶體驗五要素進行分析:
戰略層:兩個產品的產品定位、目標用戶、商業模式區別是什么?
范圍層:每個產品分別具有哪些功能?各自的特色功能是那些?
結構層:產品架構分別是什么?各有什么優缺點?
框架層:兩個產品在用戶體驗、交互方式、操作路徑上有哪些異同?
表現層:兩個產品在ui設計層面上各自有哪些優缺點?
遇到不可溝通的同事怎么辦?
1、首先我會和同事溝通,告訴他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我當時參考了哪些大的平臺,比如騰訊、阿里等在這個點上也是這么設計的,他們的產品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這樣的溝通方式可能更有說服力一些。
如果同事堅持他的方案更好,那我會用數據說話,畢竟沒有數據的證偽,所有的爭辯都是自我立場的維護。如果有一些線上的數據,可以證明我的結論,那我就拿線上的數據,如果沒有,那我就拿之前做過的一些產品和方案總結出來的數據來說話。
如果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的話,我可以找項目組成員,或者其他一些目標用戶做ab測試,讓大家來投票評審一下,在有數據支撐和大家投票的情況下,我相信他不會再有異議。
當然有的時候同事提出的方案更好,事實證明我確實錯了,那我也會虛心接受,作為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有錯就要承認。
小明回到家,口渴了想喝果汁,媽媽很忙,怎么辦?
主要是想考察你的產品思維,在這個問題里面,小明是用戶,媽媽是產品經理,小明想和果汁,這個是小明的需求,但真實的需求是口渴了,這個是他的生理需求,這個時候小明媽媽可以給一杯白開水,在自己很忙的情況下。等有時間了,再給他買果汁喝。產品經理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說說你最大的優點和最大的弱點?(不要把優點包裝成弱點來說)
這種一定不要說和職位要求能力相違背的內容,比如你去面試產品經理,你不能在面試產品經理的時候,說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行,這樣就悲催了,你可以這樣說:
優點:優點就是我這個人有好奇心,總對新鮮的事物和商業模式保持一種好奇,會經常體驗一些新出來的app(如果你真的經常體驗就說這句話,如果沒有經常體驗,那還是別說了,省的面試官追問你)。
缺點:我這個人可能有點拖延癥(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拖延癥從心理根源上來說是因為對事物的恐懼,因為追求完美,但又害怕自己做不到完美,所以形成一種我肯定能做到非常好,我沒做才不會失敗的假象,當我了解到這一層次之后,我就不害怕什么了,有些事情只要去干就行了(還順便裝了一下心理學的B)。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