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養老金2023調整細則方案最新進展
從2023年1月1日起,對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一起辦理退休(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相關事業單位退休(職)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蒙古養老金2023調整細則方案最新進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蒙古養老金2023調整細則方案最新進展
按照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今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雙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傾斜。根據最新的消息,截止到7月11日下午2點30分,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的地區有寧夏、遼寧、河南,目前內蒙古還未公布。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內蒙古2023養老金怎么調整的,2023內蒙古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了沒有?
一、2023基本養老金上調3.8%,內蒙古2023養老金預計怎么調?
我們根據人社部公布的具體調整方案,從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個方面做一個養老金調整科普:
養老金定額調整
定額調整指的是統一部分的調整,只要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都按照固定金額上調養老金,這里的定額上調體現的是公平原則,也是每個參保退休人員共享地區經濟發展紅利。
目前社保養老基金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這里定額上調也不是完全一樣,而是統一省市或地區的參保人員,按照相同金額上調養老金,但不同省份之間的定額上調額度還是不同的,取決于地區經濟情況和物價水平。
舉個例子,2022年全國31個省份公布的定額調整方案各有不同,平均的定額調整額度是41元,其中西藏的定額上調額度最高,達到了92元,其次是上海和寧夏定額上調60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廣東省的定額上調為28元,相對靠后,其中云南的定額上調最少,只有20元。
如果你是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可以在各大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之后,根據所在參保省份的定額上調額度,確定自己這部分的養老金上調數額。
養老金掛鉤調整
養老金掛鉤上調涉及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掛鉤年限上調養老金,一部分是掛鉤基本養老金水平上調養老金。
掛鉤年限部分的養老金上調,簡單來說就是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上調越多,不同省份會根據不同的繳費年限區間,比如15年是一個最低的繳費年限要求,來劃分不同的上調金額。
掛鉤基本養老金水平上調,則是按照你的基本養老金月領取水平,乘以一定的上調比例。得出上調部分的養老金,而不同省份也會有不同的上調比例。
你的基本養老金水平越高,養老金賬戶積累越多,那么掛鉤養老金水平上調的養老金越多。
這兩部分的掛鉤上調遵循的是養老金“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基本原則,個人參保的時間越早,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儲蓄自然比其他參保人高一些,使得自身每年的養老金上調也高的多。
舉個例子,北京2022年掛鉤年限調整的額度最高,其中25年繳費年限的,能夠上調75元,而安徽和重慶等地區繳費25年的,掛鉤年限上調額度達到50元以上,剩下的省市大部分掛鉤年限上調在30元-50元區間。
大家可以根據各自參保省市的掛鉤年限調整方案,結合自身繳費年限,計算這部分掛鉤年限的養老金上調額度。
掛鉤基本養老金水平上調則比較簡單,只需要結合各自參保省市的掛鉤基本養老金上調比例計算即可。
2023年人均養老金水平是多少
根據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年度報告提供的數據,2005年養老金調整以前,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只有714元。2005年上漲為883元,隨后幾年養老金快速增長。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為1686元。2021年,按照人社部統計的數據,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了2987元。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上漲并不是簡單的乘以上年度調整的平均比例。每一年,我國的退休人員數量都會快速增長。2021年,離退休人員總數比上年度增加了395萬人。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是計算確定的,而不是增長。
養老金調整的方式總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養老金水平越低的人群,養老金增長的比例會越高。比如說2020年養老金增長5%,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增長5.5%,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值增長4%。
總體來看,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由714元上漲到現在的3100元左右,增長了三倍多的。
上調退休金標準
從2005年以來,我國職工養老金已經連續上漲了18年,不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已經上漲到比較可觀的水平。不過,回顧18年來的漲幅,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一開始養老金上漲時,漲幅高達10%,而最近幾年,漲幅卻逐年下調,從2018年-2020年的5%,下降到2021年的4.5%,今年再次下降到4%,因此,不少退休人員擔心,明年養老金是否還能繼續上漲?如果上調,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將多漲錢,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依次來看。
第一,2023年養老金還能上漲嗎?
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2023年職工養老金大概率會繼續上漲,實現19年連漲。主要有三個信號已經釋放。
一是我國《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二是養老基金收支有保障。近日,人社部回應了大家最關切的養老基金收支問題,表示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基金收入4.4萬億元,基金支出4.1萬億元,當期收支總體平衡,略有結余,今年以來,基金仍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同時,當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5.1萬億元,有較強的保障能力。按照養老金調整盡力而為,量入為出的原則,養老金大概率會繼續上漲。
三是經濟發展、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上漲等表現情況比較樂觀,都處于增長狀態。所以種種跡象表明,2023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大概率還會繼續調整。
第二,養老金高的人將多漲錢,是真的嗎?
這里明確告訴大家,不是真的,養老金高的人不一定多漲錢!養老金調整的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主要是因為養老金上漲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不是簡單以基礎養老金乘上漲幅,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養老金高的人多漲錢,主要是因為他們誤以為養老金調整的計算方式是這樣的:若總體漲幅為4%,養老金3000元的上漲3000×4=120元,養老金6000元的上漲6000×4%=240元,若這樣計算,養老金高的確實能夠多漲,調整差距將越來越大。但是,這種計算方式是錯誤的。
養老金調整一般采取三種方式,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定額調整是給同一地區的退休人員上漲相同錢數;掛鉤調整分別掛鉤基礎養老金和繳費年限,體現“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傾斜調整是向高齡老人、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等群體傾斜照顧,額外多漲一筆養老金。因此,退休人員能漲多少養老金,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年齡等。比如李爺爺上漲了190元,那么可能是由所在地區的定額調整5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5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40元,高齡傾斜調整40元,艱苦邊遠地區傾斜調整10元構成的。
按照政策的延續性,2023年養老金調整時,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仍然會保持不變。假設某地2023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如下:定額調整4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比例1%;高齡傾斜70-80周歲的增加40元,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增加80元。
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不一定多漲錢,主要分以下兩種情況,我們具體來看看,并舉例驗證。
第一種: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多漲錢的情況。
假設老李基礎養老金6280元,繳費年限40年,年齡65歲,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4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4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62.8元,總的上漲了142.8元。
假設老張基礎養老金2800元,繳費年限25年,年齡67歲,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4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25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28元,總的上漲了93元。
可以看出,養老金高的老李由于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和掛鉤繳費年限均占有優勢,加上兩人年齡均未達到高齡傾斜條件,所以養老金高的老李比養老金低的老張多漲了49.8元。
第二種: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少漲錢的情況。
假設老李基礎養老金6280元,繳費年限40年,年齡65歲,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4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4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62.8元,總的上漲了142.8元。
假設張爺爺基礎養老金2800元,繳費年限25年,年齡80歲,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4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25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28元,高齡傾斜調整80元,總的上漲了173元。
可以看出,養老金高的老李由于年齡未滿高齡傾斜調整年齡門檻,所以總的比高齡老人張爺爺少漲了30.2元。
綜上所述,2023年養老金大概率會繼續上漲,養老金高的人多漲錢,不是真的,主要是因為養老金調整不僅僅和基礎養老金有關,還受到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繳費年限、年齡等因素影響。
養老金上調比例有哪些變化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公布的2023年養老金上調方案,今年養老金上調方案當中所涉及到的各項內容有哪些變化呢?
首先是在定額調整方面,今年我國養老金調整方案當中,將繼續沿用去年所采取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傾斜調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國養老金調整并沒有直接提到“工齡”二字,也就是說養老金調整從來都不是按照工齡來進行的。
除此之外,在傾斜調整方面,今年我國養老金上調方案當中所涉及到的年齡劃分范圍和年齡階段與去年相比都有了一些調整。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為何不按工齡來調整了?其實,我國的養老金調整本來就不是按工齡來調整的,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工齡和繳費年限數值相等,大家習慣稱之為按工齡調整。并且,繳費年限掛鉤也不是養老金調整的唯一標準,只是多個標準之一。大家可能是將概念弄錯了。
比如,退休人員王某,工齡30年,但其實際繳費年限只有15年,也不存在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這時候工齡就大于繳費年限。另外,退休人員劉某,工齡40年,其中實際繳費28年,其余的12年為連續工齡,可以視做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這個時候工齡在數值上就等于繳費年限,以此就能算出他養老金能漲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