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個人檔案如何遷移
檔案是直接形成的歷史記錄。“直接形成”說明檔案繼承了文件的原始性,那么離職后個人檔案如何遷移?今天小編整理了離職后個人檔案如何遷移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離職后個人檔案如何遷移
一、辭職時,單位會將檔案密封、加蓋騎縫章。辭職后,可以接受檔案的地方包括:
1,有工作的,由新單位存檔或者在新單位集體存檔的人才中心存放
2,沒工作的,檔案轉回戶口所在地區人才中心存放
檔案轉移通常程序:新單位或者人才中心開具調檔函,通過郵寄或者由本人持函到原單位提取檔案,交新存檔單位。
二、注意:
1、檔案要盡快存入有存檔資質的`單位、人才中心,個人持有時間過長會造成死檔現象,存檔單位會不接收。
2、檔案上密封的騎縫章,不可私自開拆,私自開拆過的檔案,存檔單位不接收。
員工檔案轉移相關內容
1、員工原始檔案是指員工的正式人事資料。凡本企業錄用的具有本市城鎮戶口的員工,其原始資料由本企業調入、保管。
2、凡本企業錄用的具有城鎮常住戶口的員工,自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滿后,按本企業調檔要求,將本人檔案調至人資行政部。因特殊情況不能在指定期限內完成調檔手續的,本人須向人資行政部提交詳細的書面說明材料,未經批準不調檔者或逾期未調檔者企業有權與期解除勞動合同。
3、原始人事檔案資料的驗收、補充、鑒別、歸檔和保管由人資行政部負責辦理。
4、查閱原始人事檔案管理規定:
查閱員工原始人事檔案前必須填寫《查閱員工人事檔案申請單》,經主管領導審批后,由人資行政部統一辦理,其它任何部門無權查閱員工原始檔案。
離職后個人檔案怎么辦
1、如果找的新單位具備人事檔案管理權的話,檔案就要由新的單位接收,如果新單位不具備人事管理權的話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處理。
2、并不是所有的單位都有接收檔案的權限,對于不能接收的則可以把檔案調回個人戶籍地人才市場中心保管。在辦理檔案調轉前需要到新存檔機構開具一份調檔函,然后攜帶這份調檔函到原單位提交調檔申請就可以了。
3、如果新單位不具備人事檔案管理權,也不想將檔案調回戶籍地人才市場的`就業人員可以選擇將檔案掛靠在工作地的人才市場,具備保管檔案資料的機構可以幫助辦理,但需要支付一些費用。不過這樣在后期開具一些相關證明時就省去了許多麻煩,異地奔波以及一些時間上來不及的困擾。
王先生由于工作需要,但新的單位又不接收檔案就找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幫忙掛到了人才市場。不管保存在哪里都不要留住自己的手中,會變成死檔,將會影響個人以后辦理相關的各種業務,影響很多個人利益。
丟了個人檔案怎么辦
如果你是職工,弄丟了自己的人事檔案,首先要和人才機構(縣處級以上人才或者具有人事權的縣處級單位也可以)溝通,建立一份職工檔案,然后再行補辦干部檔案材料。職工檔案的建立相對簡單一點,包括簡歷、戶口頁和身份證的復印件、學歷的復印件、學歷認定書、存檔表。一般來說,有了這份檔案辦個社保,用于退休的審檔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是學生,丟失的是學籍檔案。需要你回學校,跟學校說明情況,查去找學生時期的材料,補辦、復印等,然后蓋章。另外,填寫畢業生登記表,重新簽字蓋章。
檔案記載著我們的歷史,會伴隨我們一生,千萬不可自行丟棄或者大意對待,想要查詢自己檔案的話可以去人才市場也可以去單位檔案管理處查詢自己的檔案,如果單位將員工的檔案寄存在人才市場,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查詢自己的檔案。
個人檔案丟了有什么后果
檔案更多的'作用體現在享受相關的人事、勞動、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漠視檔案,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1、影響轉正和計算工齡。
有很多畢業生找到工作后,沒有及時辦理參加工作的有關手續,幾年后仍是學生身份,從而影響轉正定級和工齡及退休金的計算。
2、影響評職稱和調工作。
有的畢業生自畢業后,檔案既沒提交單位,也沒存入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務中心,以后職稱評定會因手續不全而受到影響;而有人雖在畢業后把檔案存到了人才服務機構,但沒有及時辦理就業手續,等幾年后調動工作時,才發現需要辦理參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續,并要在自己轉正定級后才能正式調動。
3、影響到個人戶籍檔案。
很多人開始考慮購買房屋,在銀行辦理房貸手續時要求出具貸款人的戶口證明。然而很多棄檔多年的人因為覺得檔案不重要,畢業時沒有及時從學校轉出戶口和檔案,結果不能順利辦理貸款。
4、影響留學人員繳社保。
如今自費出國留學的人數與日俱增,許多學子海外深造歸來時,卻發現由于人事檔案存放不當,無意間做了幾年“無業人員”,給今后帶來很多不便,比如,他們繳納社會保險年限出現了斷檔,享受社會保險方面就會受影響。
5、導致干部身份丟失。
失業人員及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將檔案存進街道,會導致干部身份丟失,影響職業生涯。另外,目前進入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及戶口遷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都需采用干部調動的方式實現,因此干部身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