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銀行存款利率表格
中國銀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作為六大國有銀行之一,它不僅實力雄厚,還承擔著我國境內外匯結算業務和發行港幣的職責。今天小編整理了2023年中國銀行存款利率表格(最新)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年中國銀行存款利率表格(最新)
截止至2023-06-08
項目 | 年利率(%) |
---|---|
一、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 | |
(一)活期存款 | 0.20 |
(二)定期存款 | |
1.整存整取 | |
三個月 | 1.25 |
六個月 | 1.45 |
一年 | 1.65 |
二年 | 2.05 |
三年 | 2.45 |
五年 | 2.50 |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 |
一年 | 1.25 |
三年 | 1.45 |
五年 | 1.45 |
3.定活兩便 |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 |
二、協定存款 | 0.90 |
三、通知存款 | |
一天 | 0.45 |
七天 | 1.00 |
中國銀行存款方式怎么選?
活期存款的利率通常相對較低,因此不建議將大筆資金長期存放在活期賬戶中。活期存款更適合用于日常消費和短期儲蓄。
如果您需要隨時能夠取出存款,那么通知存款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知存款分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期限。這種存款方式相對較靈活,同時利率也較高。
如果您打算將資金長期儲蓄,那么定期存款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中國銀行提供多種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逐漸增加,通常隨著存款期限的延長而提高。
另外,對于一些有較大儲蓄需求的客戶,大額存單可能是一個選項。大額存單的利率通常高于定期存款,但需要較高的存款門檻,并且您可能需要等待機會來購買。
儲蓄國債作為一種替代選擇,也值得關注。儲蓄國債的利率相對較高,而且有提前支取選項,使其更加靈活。此外,購買儲蓄國債不僅有助于個人財富增長,還有助于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儲蓄國債在存款選項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儲蓄國債每年結算一次利息,實現了復利計息。這意味著您不僅能夠獲得本金上的利息,還能夠獲得之前利息的利息,讓您的財富增長更快。
其次,儲蓄國債具有提前支取和按持有時間計算利息的特點,相對于定期存款更加靈活。如果您有突發的資金需求,可以提前支取部分或全部儲蓄國債,而且您將按照實際持有時間計算利息,不會損失太多利息。
最重要的是,購買儲蓄國債不僅有利于個人財富的增長,還有利于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儲蓄國債的資金將被用于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支持等方面,為國家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中國銀行簡介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于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準,正式成立。 總行位于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中國銀行是香港、澳門地區的發鈔行, 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投資、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是國內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國內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1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銀行主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公司金融業務基于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銀行卡之上的系統服務。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務。
存款利率降低意味著什么
(一)儲蓄減少
投資者將錢存入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利息收益,抵御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存款利率下調,意味著相同存期的存款收益會下降,那么儲戶自然會選擇將資金取出而投入其他的市場,致使銀行儲蓄減少,而市場流通的貨幣量增加,居民消費、投資支出也相應增加。
國債利率與存款利率也息息相關,一般存款利率下調后,新一輪國債利率也可能隨之下調,國債投資的收益也因此下降。
相反的,如果存款利率上調,通常會吸引更多的居民將手中的閑錢用于儲蓄,使市場上的流通貨幣減少,銀行儲蓄增加。
(二)社會融資成本降低
銀行存款利率降低,往往會引起貸款、再貸款利率的調低,銀行貸款規模增加。很多中小企業都是依靠銀行貸款來維持經營的,貸款利率下調意味著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從而刺激企業通過貸款來擴大投資,促進經濟的復蘇。
在銀行各類存款產品中,大額存單的利率相對較高,大都比基準利率上浮40-50%,因此投資者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選擇大額存單,或選擇風險等級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利率下調,釋放哪些信號?
活期利率下調5BP(基點)至0.2%,2年期下調10BP至2.05%,3年、5年期均下調15BP至2.45%、2.5%。
時隔九個月,六家國有大行再掀起新一輪存款降息潮。6月8日上午,六大行均宣布即日起下調活期以及部分長期限定期存款掛牌利率。
通過本輪調整,六家國有大行各類存款掛牌利率均降至2.5%及以下水平。
“我們認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為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鋪平道路,以引導降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野村中國評論稱。
5月中旬以來,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銷售、出口增速等經濟指標走弱。“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頭號矛盾是需求不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斌表示。
張斌認為,最突出的是民營企業投資不足,原因有很多,從宏觀層面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真實利率太高了。走出需求不足局面,需要通過真實利率的充分調整,平衡儲蓄和投資。這里面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降低政策利率。
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野村中國等機構均曾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將于今年6月下調MLF利率,預計下調幅度在5BP至10BP之間。
2022年8月央行超預期降息10BP以來,MLF利率連續十個月維持在2.75%,LPR則保持未變。今年3月,央行進一步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超5000億元。此外,央行持續通過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提供流動性。
現實的情況是,市場流動性并不稀缺。4月以來,市場資金利率逐漸下行,5月DR007(7天期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中樞下行至1.82%,較上月下行28BP,與OMO(公開市場操作)利差為-18BP,說明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