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的十大專業
跨專業考研的十大專業
跨專業考研的十大專業有法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金融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翻譯專業、人文社會科學專業、藝術與設計專業、語言學專業、建筑與設計專業、新聞專業。
跨專業考研如何選專業
一、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跨專業考研選擇專業要從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出發,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綜合考慮選擇哪個專業更適合自己。如果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選擇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專業,這樣可以更容易地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考慮未來的職業發展
跨專業考研選擇專業不僅要考慮當前的興趣和能力,還要考慮未來的職業發展。跨專業考研選擇專業需要從就業市場的需求出發,選擇具有前景的專業,這樣可以為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從長遠考慮選擇跨專業考研專業。
考研應該什么時候開始準備
1、大三上學期至下學期3月:
決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學校;從考試年3月份正式進入基礎復習階段,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復習了,3-6月份基本保證每天3-5個小時的考研學習。后期強化階段強度就比較大了,一般在8-12個小時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時間最好把報考學校定下來,把考研資料盡可能得準備好。
3-4月份:把報考學校的參考書看一遍,不要求太細,因為很多東西在之前的本科學習之中已經學了,只不過是側重不一樣。
2.大三下學期~暑期:基礎復習、暑假復習和考研班聽課,并關注大綱、招簡
5-6月份:在上一基礎上,加深對書上內容的理解,在這個階段就要做筆記了,同時要盡量記住那些該記的內容。遇到不會的一定要做好標記,可以通過詢問老師,詢問學姐或學長,查閱相關資料(圖書館、網絡)來解決。
7-8月份:這正是暑假,天氣炎熱,不過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因為在前四個月已經對考研內容進行了兩輪學習,所不管效果怎么樣,在這個階段都要嘗試著做一套考研真題。其目的是:檢驗一四個月的學校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還要做些輔助性的練習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3.大四上學期9~10月:考研網上預報名和網上報名,提高復習。
9月份:繼續做題,包括練習題和考研真題。可以說是對7-8月份的繼續,但側重點是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10-11月份:這個時候因為參考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題也做了,所以就要繼續回顧參考書,這次是更加有針對性地來看,查漏補缺的階段。
4.大四上學期11月:沖刺復習、現場確認
5.大四上學期12月:沖刺復習、打印準考證、考試。
12月份:這個月其實對考研的最后結果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在這個階段就要系統的總結前邊學過的東西,使其系統化,條理化。順便可以自己壓壓題。考試的前一個多星期。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查閱考研期間應該吃什么,注意什么。
6.大四上學期2月:考試成績公布
7.大四下學期3月:復試分數線公布
8.大四上學期4月:研究生復試、調劑
9.大四下學期5月:調檔、政審
10.大四下學期6月:本科畢業,獲得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考研有哪些條件
考研的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學歷要求。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這其中包含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成教、自考畢業生;
3.獲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學歷后,經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這類考生網上報名時“最后學歷”只能填寫為“同等學力”或“本科以下”;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但這類學生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碩士生;
6.一般來說,有的學校還規定,不接收學制為四年制的大學三年級學生和學制為五年制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報考,也不接收本科提前畢業的大學三年級學生或本科提前畢業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報考。
報考研究生的條件三:年齡不超過40周歲。超過40周歲者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
報考研究生的條件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考研應該如何備考
1、復習計劃的制定是一個考研備考很關鍵的步驟。要想復習有序并且有質量地進行,就必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考研復習計劃。在復習政治和英語的時候,可以去網上找一些別人復習的經驗來改善,吸取別人復習計劃的長處,并且要貼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在考研復習的時候,可以分兩輪進行復習,第一遍掃知識點,第二遍練習專項,然后結合真題來鞏固。
制定考研學習計劃要把握好自己開始復習的時間,要做到勞逸結合,并且要保證自己合理的睡眠和休息。你也可以詳細地列下自己每天的作息和復習時間表,一個合理有規律的作息也可以輔助你更好地記憶。
2、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積極向上,不急不躁。
很多考研人都說自己的壓力很大,特別是到了關鍵的時機就越容易松懈和放松,或者是變得更加的急躁,沒有耐心。
考研是一個長久戰,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積極與家人和朋友溝通,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注重過程的學習,而不只單單看重結果!不要太過于急躁,也不要太過于在乎別人的意見,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一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