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筆試時間公布
馬上臨近畢業季了,很多同學都開始找工作了。眾多工作中,公務員是一個很不錯的崗位,但想要考公務員,就必須參加公務員考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3國考筆試時間。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3國考筆試時間:12月3日至4日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于2022年10月24日發布。2023國考報名時間是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03日18:00期間,2023國考筆試時間是12月3-4日。現附上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安排表,希望能幫助各位考生。更多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敬請關注國家公務員官網或關注收藏中公教育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
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
2022年12月4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2022年12月4日下午 14:00—17:00 申論
8個非通用語職位外語水平測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以及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專業科目筆試時間為:
2022年12月3日下午 14:00—16:00
筆試在全國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部分較大城市設置考點。根據新冠疫情防控需要,為減少跨省流動、利于順利參考,報考者在網上報名時,須將考點選擇為本人工作地或者學習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并攜帶準考證和報名時使用的身份證件等參加考試。
公務員面試禮儀
來到面試環節,可謂是“萬里長征最后一步了”。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進入面試,但是能否通過最后的一道關卡,除了個人能力與要得到認可,一些禮儀方面的細節也可能對最終成績產生重要影響。在整個面試環節中,禮儀如果不到位,也可能直接影響你的最終成績。很多小伙伴可能就會疑問,那在面試環節中,禮儀方面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無論是考官,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更傾向于自信從容,大方自然的人。除了在衣著方面需要注意穿著得體,儀態方面的一些小細節也是不可忽略的。那么接下來就帶領大家看一看禮儀方面的小細節吧。
一、走姿
大家每天都會走路,但是每個人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樣。總體來說,其實不需要太過于呆板,古人云:“行如風”,但其實只要步態優美,自然大方,走路的時候步伐穩健,給考官帶來一種誠實穩重的感覺,放松心態,動作協調,避免因為過于緊張造成身體四肢僵硬,擺臂不自然的狀況就可以啦!自信,自然,就是最好的狀態。
二、站姿
當我們以自信的姿態走到考官面前,隨之而來的就是停下腳步時的站姿問題。當你停下來面對考官時,考官會仔細打量你整個人的氣質。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將腰板挺直,以挺拔的姿態,自信得體的站在考官面前等待下一步的指示。但是,如果你整個人因為緊張而無所適從,身體過于僵硬,經驗豐富的考官會將你的小心思一眼洞察,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駝背,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三、坐姿
在整個面試考試的環節中,是需要考生坐下來回答問題的。如果說走姿和站姿只是一個簡單的彩排,那么坐姿就是貫穿于整場考試的重頭戲。在考試的過程中,舒適度并不是我們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是讓考官看著舒服,這就需要坐姿端莊,大方,穩重。那么哪些姿勢是我們需要極力避免的呢?例如,弓背。弓背會給人一種傾向于“猥瑣”的感覺,而蹺二郎腿,抖腿,或者坐姿隨意,倚靠在椅子上的某一角,說話的時候手勢過多則會給人一種對于考試不夠重視的錯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得體與重視有一條分界線,手勢過于死板會讓考官覺得考生心理素質不好,承受力低。因此,坐姿一定要大方穩重!但是千萬注意要一直保持坐姿,不要因為答題過程中太過于激動而忘記坐姿的要求,后知后覺的時候就為時已晚啦!坐姿的要求將是貫穿于考試的重要細節!
四、眼神
在整個答題過程中,除了和考官要進行言語交流,眼神交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答題時注意不要漫無目的的四處亂看或亂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交流,我們可以無聲的向考官傳遞一種友好的信號,吸引考官的注意力,用柔和而真誠的目光打動他!但是千萬不要為了吸引考官而故意擠眉弄眼,除了給人留下一個輕浮的印象絕對沒有半點好處!除了主考官,在答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像欣賞一幅長畫卷一樣掃視其他考官,以示平和和尊重。但是一定不要用呆滯死死盯住一個考官,一部分會給人一種不禮貌的壓迫感,另一部分會引起人的不舒適,而影響整個面試成績。總結下來,就是一定要禮貌自然而親切的和考官進行眼神互動,用你心靈的窗戶感染他!
公務員的面試技巧
1、陳述的邏輯性
面試要求測試的能力中有一條是邏輯思維能力,在聽到面試題后的思考準備中,首先要求思維的邏輯性,然后便是陳述的邏輯性,這種邏輯性要求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前后銜接緊密,表述前后呼應。依此作答才好征服考官。如面試題:“作為副職,在和主要領導研究問題時,你認為自己的意見正確,提出后卻不被采納,面對這種情況,你如何處理?”你在思考時,應明確以下思路:一要處以公心,冷靜對待;二要再全面分析自己意見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三是如確認自己的意見切實可行,則可以向主要領導進一步反映陳述;四是經過反映陳述,仍得不到贊同和支持,可保留意見,若屬重大問題,可向上級反映。回答時,一步一步,將自己的觀點逐層展開,使之環環相扣,從而增加答問陳述的邏輯性
2、見解的創新性
面試的答問,在思考準備時,應以新的觀念推出新的思路,在新的形勢下,摒棄老一套的慣性做法,提出新的見解,這樣做才更有利于你面試答問成功。如面試題:“為什么有的單位能‘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而有的單位則是‘三個和尚沒水喝’。對待后一種情況,如果你去上任,該怎樣處理?”聽題后可首先簡要思考前單位“賽過諸葛亮”的經驗,再按新形勢的要求思考后單位的解決辦法。比如:(1)尋找根源,激發合力;(2)合理用人,各盡其能;(3)明確職責,按制獎懲;(4)定編定崗,引進競爭機制。這樣答問就與當前形勢結合得緊密,體現出新意。
3、理論的深刻性
面試答問本身就有理論測試的特性,回答問題應該有一定的理論高度,比方說,回答問題要有依據,或是黨的方針政策,或是國家法律法規,或是名人名言,或是具體事例數據,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功底,才能更好地引經據典,綜合升華,論證問題。如面試題:“當前對有些單位實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爭議,你怎么看待這種用人措施?”客觀的答案應該是:“末位淘汰制”是一種向競爭機制發展的過渡性措施,可以試行;但要因情況而異,不能一刀切。再說“末位淘汰制”也不完全等同于競爭機制。對于規模較大、人數較多的單位最初實行,然后實施競爭機制,未嘗不可。如果在規模小、人數少的單位實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為也確有些單位人數不多,幾乎所有人員都很努力,成績都不錯,甚至難分上下,如果實行就會造成人心惶惶、人際關系緊張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