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能做辦公室里最聰明的人?
那些公認的聰明人,在職場中的命運往往不會很好,凡事都精明,遇事不吃虧,到頭來卻處處受人壓制,成為人們打擊嫉妒的中心。反倒是一些看起來笨笨的人,在職場中往往是勝利者,似乎什么事都不爭不搶,能舍棄,能看開,到了關鍵時候,這些人就成為最后的贏家。仔細想想,你的身邊是不是就有這樣的情況?
前兩天有朋友和我聊天說,自己在工作中笨笨的,特別羨慕那些聰明特會來事兒的同事。我聽到這里告訴他:“在職場中,笨和聰明,往往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人們總以為,職場是個走秀場,比的是誰更聰明誰更能干。實際上,職場不是走秀場,而是斗獸場,比的不是誰更厲害,而是誰能生存下去。那有哪些誤區是讓職場人容易陷入的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誤區一我應該表現的很聰明
一些職場人認為我應該在老板面前顯得聰明些,在同事面前應該能干些,這樣老板不覺得我笨,覺得我有能力,才會重用我。如果我們經常這樣去做,會讓別人覺得你這個人太浮躁、太急、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
誤區二我應該很好的保護自己,別讓別人算計
有一些人認為在職場里爾虞我詐特別多,應該更多的保護自己,在與他人合作時,盡量不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受到威脅。如果我們經常這樣去做,會經常誤解其他人的舉動,導致自己展現的非常小氣,其他同事對你敬而遠之。
剛剛我們說的是職場人易陷入的誤區,那我們現在回想一下辦公室里最聰明的那個人,他們那樣做,在辦公室的地位或人緣如何?他們在他們往往不是人緣最好的那一個,也不是老板最得意的那一個,更不是同事愿意接近的那一個……
最可怕的是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一起來看看,也來反思一下自己:在職場中是不是一個“聰明”人。
1、在討論一個話題時,你是否覺得別人都說不過你?你是否覺得別人的口才沒有你的好?如果你心里真是這么覺得,那你就需要自我反思了。因為,別人可能并不是口才不好,也不是說不過你,只是對方懂得退讓,不想與你當面面紅耳赤,甚至覺得沒有必要去爭。而你的爭論只會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不好相處,愛爭搶,不愿與你共事。
2、在項目完成后,向領導匯報工作結果時,你是否會害怕別人把你的功勞搶走?你是否會害怕老板認為你的能力不行?如果你心理真是這樣想的,那么你就需要自我反思了。其實,老板并不是傻子,即使你把功勞都推給對方,他也會知道你有完成了這項任務,而且在任務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把功勞都放在自己身上,反而會讓老板對你產生反感,同事以后也不愿意幫助你。
3、在巨大的利益的事情出現時,你是否覺得應該利用這次機會,要比別人走在前面,給老板證實一下我的能力,展現一下我的聰明才干?如果你真是這樣覺得的話,那么你就需要自我反思了。其實,這樣只會讓老板覺得你太愛出風頭、很難管理,反而不會覺得你多么的有能力,而同事也會把你孤立起來。
上面我們說了在職場中易陷入的誤區,也說了外在表現形式,其實在職場中,讓所有人都見識自己的聰明,并沒有太大的好處。因為對老板而言,聰明不代表有能力。對上司而言,聰明代表著難管。而對同事而言,聰明代表著壓力。
真正的職場“聰明人”是能夠分清楚什么時候該展現的聰明,什么時候該誠懇、本本分分的,甚至裝得“笨”一點,就像《道德經》里的一句話“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是以不去”。不要展現的太過于聰明,讓你的職場路變得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