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缺乏環境風險評估專業人才
時間:
小龍
職場資訊
進行環境風險評估能有效預防環境事故的發生,但科技日報記者近期在江蘇無錫、云南昆明等地采訪時發現,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中,環境風險評估缺乏實用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試點工作推廣和環境事故的預防。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又稱綠色保險,其宗旨是利用商業保險體制分散風險,保障對受害人給予及時、充分賠償,提高企業環境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緩解企業和地方政府環境污染賠償壓力等。
無錫市環保局副局長王曉棟說,無錫綠色保險試點的一個重要經驗是由“第三方”對投保企業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幫助企業發現“常見病”“多發病”及隱患等;防止“習慣性違章”“見怪不怪”等造成的環境風險;針對企業生產中存在的“疑難雜癥”,推薦新治理技術和工藝等。“但目前,我國沒有針對企業環境風險評估、環境污染損失評估的第三方專業技術評估機構及人員的相應資質要求。”王曉棟說。
無錫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高級工程師劉群說,無錫目前進行環境風險評估的第三方主要由上海、南京和無錫等地高校的相關專業人員、行業一線專業管理人員組成。但尋找針對不同行業、企業的合適評估專家和管理人員花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成本太大。因此急需加強對第三方專業技術評估機構的培育,環境風險評估專家和專業人才的培訓、能力建設,提高相關人員的理解和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預防環境事故發生。
據統計,當前我國處于環境事件高發期,每年發生環境突發事件近600起。事件誘因復雜,其中交通、生產安全事故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分別占40%、35%,違法排污導致突發環境事件占10%,對環境風險評價的現實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