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力就業的,也沒能力創業
導語:連工作都找不到最好不要創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連你自己都推銷不出去,你還想騙誰玩兒?
故事:
差不多去年夏天的時候見過一個打算抄匿名社交的學生團隊,上趕著上我們這來求報道。當時試用了一下,客戶端做的像屎一樣,舉個例子:他們Android客戶端的下拉刷新是下拉之后出個按鈕點一下刷新。我當時覺得這玩意兒報道不了,他們心高氣盛的說一定要報。沒辦法推脫不開,我就只能照實黑了一篇,開發者跳出來說會改進我指出的這些問題。仗著當時匿名社交那個火啊,又是學生90后團隊,做成那個樣子竟然強行刷到了一筆種子輪融資。然后呢?再也沒有然后啦,這個App最后一次更新是去年7月。
沒能力就業的,也沒能力創業
這是一件特別不好挑明,而且說出來特別傷感情的事兒。如果你要打算創業,那我還是提前說了還是比你把三方撕了帶著馬云式的中國夢四處找投資人的時候被打臉更好一點。
其實關于大學生創業這件事,從大學生自己的角度判斷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標準:馬上大四下半學期就要開學了,你手頭有沒有拿著名校和名企的Offer?
如果有,并且很多,你可以嘗試下去創業。
如果沒有,還是老老實實去找工作吧。尤其是那些不僅沒有上門Offer,面試還屢屢被拒的人,還是不要宵想自己創業能一夜暴富這種美事兒了。
道理再簡單不過了:連你自己都推銷不出去,你還想騙誰玩兒?
可怕的是,正是越來越多的這種大學生抱著一股子“懷才不遇”的念頭,迎著“最好的時代”,開始響應“的號召”。
創業是一件特別鍛煉人的事情,沒錯。創業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執行力和學習能力,沒錯。但是這也不意味著你能繞過新手引導直接打BOSS好么親。
技術崗在騰訊面不過,你就能開發出比微信好的客戶端了?營銷崗在美團面不過,你就能推的比美團好了?連投行的投資經理Offer都拿不到,那你拿著BP也騙不過投行的投資經理。
看了這篇文,如果你還堅持要創業,那么最好做好心理準備。你既然連工作都找不到,那么你的創業注定也不會順利,甚至會因此欠債,甚至比這還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