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問與答:蜂毒為何能置人于死地
問:蜂毒為何能置人于死地?
答: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蟄刺時由蟄針排出。蜂毒的成分復雜,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苦干種蛋白質多肽類、酶類、組織胺、酸類、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類物質中,蜂毒肽約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經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類多達55種以上。
人體受蜂蜇后在受蜇部位會立即出現腫脹、充血,皮膚溫度升高2~6℃,有燒灼感。這只是蜂毒局部產生作用,一旦蜂毒被吸收后還會引起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學變化。

蜂毒及其組分蜂毒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具有明顯的親神經性。全蜂毒及蜂毒肽對煙堿型膽堿受體有選擇性阻滯作用。蜂毒明肽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蜂毒具有神經節的阻斷作用。蜂毒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有顯著的影響。被蜂蜇的人有呼吸加快的現象,一般認為這是血壓降低引起反射性的反應。大量的蜂毒可使人或動物大腦呼吸中樞麻痹而導致死亡。蜂毒還可引起動脈血壓降低。
蜂毒肽是一種強烈的心臟毒素,并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蜂毒中的心臟肽和蜂毒明肽有類似于異丙腎上腺素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作用的持續時間遠較異丙腎上腺素長。

蜂毒也有一些積極作用,它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減輕輻射損傷的程度,減少由于輻射所引起的細胞染色體畸變的頻率,提高動物的成活率。蜂毒有保護和復蘇造血細胞的潛在作用,防止因輻射所引起的骨髓和脾臟的退化現象。另外,蜂毒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鎮痛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約為消炎痛片的70倍。臨床證明,蜂毒對神經官能癥、偏頭痛及三叉神經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認為蜂毒具有調節神經系統緊張度的作用,使大腦皮層活動正常化,調整物質代謝,從而促進神經本身的修復。
蜂毒對哺乳類動物的作用最強,健康人同時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應;接受200~300只蜂蜇會引起中毒;短時間內蜇500次,可致人死亡。大多數人會對蜂毒產生免疫力。常受蜂蜇的蜂農一旦產生免疫力,即使同時遭受數百只蜂蜇也不會發生任何中毒癥狀。

上一篇:蜂毒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