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蜂病”的發生不外乎2種原因:
1 溫度
不排除受大氣候的影響,如倒春寒,春季開繁后,突然寒潮降臨,加上3月份正值蜂群進入恢復期,箱內外包裝嚴密,巢內與外界溫差懸殊太大,致使幼蟲及幼蜂受到寒冷,導致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
2 水源
本地區的氣候特點是春季干旱,此時正是蜂群春繁用水量較多的季節,水源主要來源于坑塘、河道、路溝、渠道等,可這些地方的水源,已被城市污水和工業污水所占領,特別是酒廠、紙廠等廠礦,排放出腐蝕性特別強的污水,加上一些村、鎮居民于坑塘中漂洗衣物,水中化學物質含量過高,靠近這些污染嚴重水源的蜂場,巢內的幼蟲該遭受多么大的危害!
據我多年觀察,凡是蜂場靠近污染嚴重水源的地方,4—5月份“爬蜂病”發生率較高。有一個鮮明的對比,就是我們父子倆的蜂場,我大兒子王海鵬的蜂場設在村東頭,那里有個嚴重污染的水坑,他的蜂場“爬蜂病”較為嚴重。而我的蜂場設在村西頭,沒有污染水源,而且我用遼寧喀左的518飼喂器進行巢內喂水,我的蜂場十幾年來很少發生“爬蜂病”。
蜂場出現“爬蜂病”前期,轉地也是防止“爬蜂病”行之有效的辦法,轉到山區蜜粉源、水源較好的地區,短期內病情便會停止。再者,春繁獎飼糖漿時加入少量的大黃片,既能預防“爬蜂病”,也能控制白堊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