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11種原因造成蜜蜂爬蜂病!
常見的11種原因造成蜜蜂爬蜂病!
爬蜂病顧名思義是以蜜蜂爬行為特征的一種蜜蜂疾病,引起的病因不同,但是以爬蜂為特征,其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
有不少文章對爬蜂病不分病因,均泛稱爬蜂病,這難免誤導養蜂人。
目前常見的爬蜂病有消化不良爬蜂,蜂螨危害爬蜂,農藥中毒爬蜂,高溫引起爬蜂,低溫引起爬蜂等等,歸納總結如下的11種可能的原因造成的爬蜂,11種情況防治方法皆不相同。
只要養蜂人細心觀察,爬蜂病的不同類型和不同癥狀是可以區別開的。
消化不良爬蜂
1.1 越冬期爬蜂主要原因是飼料不良形成,無論在嚴寒的北方和南方蜜蜂都要進行冬休,寒冷的北方甚至長達半年之久,不但蜂群要強壯,更要有足夠的蜜脾,更重要的是不能混有甘露蜜的脾蜜,否則蜜蜂會因甘露蜜中毒消化不良中途死亡,自然采集的蜜脾不足於留過冬飼料應提前喂足,拒絕喂飼果葡糖漿。
1.2 春繁期因春天氣候反常飼料更應精細,尤其是我國中東部地區,連續5年發生極度嚴寒和倒春寒天氣,適時適度飼喂精飼料是解決消化不良爬蜂病的關鍵。
蜂螨爬蜂病
自上世紀60年代末大小蜂螨在我國發現后,迅速蔓延至全國各蜂場,從那時以后每年因蜂螨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
蜂螨爬蜂最嚴重期多出現在秋天,也有個別蜂場由于越冬期蜂王沒有好好停產,更沒有徹底治螨就進行繁殖,春繁結束蜂螨就開始危害蜂群,由于蜂螨均以吸食蜜蜂血淋巴為食,蛹脾穿孔,受害出房后幼蜂體格衰弱大批爬出巢房,目前防治蜂螨的藥劑種類很多。
個人認為越冬停產后徹底治螨為主要,以后以勤治為要,治螨藥物品種多樣化的使用可以防止蜂螨對治螨劑的抗藥性,切忌過量用藥所引起的蜜蜂不正常死亡,在取蜜期嚴禁噴射蜂藥,避免蜂蜜受污染。
農藥中毒型爬蜂
農藥中毒的蜜蜂會產生兩種現象,一種是急性死亡,中毒后的蜂尸會堆積在蜂箱底部或箱門前,另一種是農藥殘留在巢內逐步泄放。
高溫卷翅病
南方夏季氣溫可達39℃甚至更高,蜂群因高溫和暴曬蜜蜂往往出現卷翅病,幼蜂卷翅后大批爬出巢房。
另一種是夏末秋中北方蜜源結束,蜂群開始南歸,當時天氣還很熱,數百群蜂裝在一輛汽車上,外界高溫又加上蜜蜂自溫,許多蟲蛹受高溫悶熱影響進場后蜂群嚴重下降,爬蜂也不斷出現,車身過長過擠即使開巢門運蜂也無濟于事,因此蜂群南遷時盡量避開高溫日,多在蜂箱上酒水降溫。
低溫軟翅病
低溫軟翅病是夏秋之際“高溫卷翅病”的對應病,兩種病有個共同點,
一是該病的突發性在一個地區幾乎很同時;
二是發病后用藥物治療和不治療,一般兩星期后同時爬蜂結束(實際此病用藥治療無任何作用,只能污染蜂產品)。
一只成熟健壯的蜜蜂在空中可直線上升、下落、打轉及平直飛行和府沖,每個飛翔動作輕松自如,當它采集蜜、粉、水或在箱內叼一只同等重量的死蜂上升到空中,所負載的重量是它本身自重的一倍。
這個力主要是蜜蜂翅翼根部的肌腱板發的功,每秒鐘240次的振動頻率由肌腱板張合而產生,并帶動翅翼拍打空氣而起飛,蜜蜂的肌腱板發育好壞直接影響著蜜蜂的飛翔能力。
當蜜蜂的一個卵蟲在吸食期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后進入絲繭成蛹羽化期,在羽化期間得到35℃(+ -0.5℃)的適宜恒溫和75-90%的濕度,能夠正常的發育肌腱板,多層的肌腱板平直、飽滿為后天成蜂飛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若一個卵蟲在吸食期得到的護理和營養不充足,再加上羽化期的控溫效果差,肌腱板的發育就受到影響,而出現肌腱板彎曲、扁瘦、層數減少,后天成蜂飛翔無力,甚至不能飛翔,
解剖一下說:蜜蜂的肌腱板就像自行車的車輪軸上的滾珠軸承一樣,圓滑飽滿的滾珠軸承可讓一輛自行車順利運行,而擠扁和破損的滾珠軸承自行車運行相當困難。
甚至難于前進,不管這輛自行車外部如何齊全和豪華,失去了滾珠軸承的功,也就成了一輛廢車,蜜蜂出房后外表如何完整,只要肌腱板發育不良也就成了一只能爬的蜂。
真菌感染爬蜂
真菌感染嚴重威脅我國蜂群,以往真菌多入侵幼蟲形成白堊病,真菌進入蜜蜂體內器官,至使老年蜂不知去向,青年蜂外爬,幼蜂出房后也外爬,得病后的蜂群可以在1-2周內迅速消亡,最后只剩數十只工蜂和一只蜂王。
這種蜂病多發生在晚春和秋末,往外爬的蜂身上無蜂螨,巢房內蛹脾雖不多但無蜂螨危害痕跡,為什么真菌爬蜂多在春末秋初暴發?
原因是真菌繁殖最喜潮濕和25℃左右的溫度,而這階段最適宜真菌繁殖。真菌是一種非常頑固的小生命,一般藥劑很難解決,需用廣譜抗真菌藥能夠制服它們,但費用很昂貴,里素勞(酮康唑)價格比較低也實用,一片化水可噴治50脾蜂,21天為一療程,喂飼沒有噴灑效果好。
因為各齡蜂體內都有真菌感染,甚至巢脾和幼蟲上都沾有病菌,里素勞對治療白堊病有特效,因為白堊病也是真菌病,近些年來真菌病氣焰非常囂張,許多蜂場都被它毀掉,決不能輕視。
由麻痹病引起的爬蜂病
蜜蜂麻痹病由病毒引起,又叫“黑蜂病”、“癱瘓病”,主要危害成年蜂,發生在春秋季節。患麻痹病的蜜蜂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癥狀,大肚型和黑蜂型。
患大肚型的通常表現出腹部膨大,失去飛翔能力,行動遲緩,有時蜜蜂身體不停顫抖,翅膀分開,呈癱瘓狀,常被健康蜂追咬和驅趕;
患黑蜂型的蜜蜂一般絨毛脫落,蜂體發黑,腹部一般不膨大,有時反而變小。我地一般以大肚型麻痹病為主,尤其在越冬期和早春繁殖期。
蜜蜂麻痹病的防治方法,我認為應采取“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法為好。
具體做法是:
一是 春繁前所有蜂箱、巢脾和養蜂用具要進行嚴格消毒;
二是 不喂劣質飼料,尤其在越冬期和春繁期,外界無蜜源時,補喂成熟蜂蜜或優質白砂糖;
三是 春繁期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提高蜜蜂體質,增強抗病力;
四是 強迫蜜蜂排泄飛翔,選擇晴暖的中午,外界氣溫不低于8℃,用含有10%米酒的糖漿加熱至30℃左右,澆在框梁上,蜜蜂就會出巢飛翔,經排泄腸道的糞便,病情會緩解、消除;
五是 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糖漿飼喂蜂群。如:野菊花、魚腥草、黃連、黃芩、板藍根、刺五加、紫草、敗醬草、蓼大青葉、大黃、赤芍、桂枝、厚樸、柴胡、蒲公英、連翹等適量熬取藥汁兌糖漿喂蜂。
蜜蜂孢子蟲病引起的爬蜂病
蜜蜂患孢子蟲病后,前期癥狀不明顯,往往被忽視。但到后期,因孢子蟲寄生,出現蜂體虛弱,個體變小,無力飛翔,大量蜜蜂爬出巢外,嚴重時爬蜂滿地。從病蜂尾部緩緩拉出消化道,仔細觀察可發現中腸膨大,呈乳白色,無彈性,環紋不清。
蜜蜂孢子蟲病的發生與發展,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當溫度偏中適宜時,發病快而重;高溫、低溫時,發病慢而輕,甚至停止。
弱小群發病快而重,強壯群發病慢而輕。外界無蜜粉源時蜜蜂營養不良時發病重,場地低洼、濕度大、光照差時發病快而重。蜜蜂孢子蟲病是一種危害嚴重,傳播快,比較難治的一種蜜蜂疾病。但只要防治及時,對癥用藥是可以避免或減小損失的。
防治此病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每升飽和糖漿或蜂蜜中加1克檸檬酸或適量米醋,提高飼料的酸度,每10框蜂喂250毫升糖漿,每2~3天喂一次,連喂4~5次。或用米醋50克,多酶片2片,混在500克糖漿中,每晚喂蜂,連續1~2星期。
2、中藥黃連大黃制劑,按每脾蜂0.1克的黃連用量。19克黃連加水1公斤煎至100克,然后把等量大黃放入已煎好的藥液中,冷卻備用。務必先煎黃連,煎好后再加大黃,不宜同煎,否則效果不好。
3、大蒜汁治療。本地大蒜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每500克糖液中加大蒜汁5克再加白酒1克,混合均勻,噴脾,每日1次,5次為一個療程。(中蜂慎用,以免引起飛逃)
蜂螺原體感染引起的爬蜂病
蜜蜂螺原體感染的爬蜂病,前期癥狀不明顯,中期行動遲緩,后期失去飛翔能力,有的會從巢脾上跌落到箱底,慢慢爬出巢門,大多數蜜蜂想飛卻飛不起來,蹦跳著爬行,爬到蜂場周圍低洼處聚集,最后抽搐而死。死蜂大多吻吐出,翅膀展開,與農藥中毒相似。
蜜蜂中腸蒼白腫脹,變黑縮小,后腸膨大呈球囊狀,堆積未消化物質,有一股撲鼻的臭味。
治此病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大黃蘇打片糖漿10框蜂群用大黃蘇打片4一5片碾成粉,生雞蛋1—2個,攪打成泡沫,糖漿200克,混合均勻,用噴霧器噴帶蜂的巢脾,治急性“爬蜂病”。
2.四環素雞蛋糖漿10框蜂群用0.25毫克四環素3片,研成粉,雞蛋1個打成泡沫,加糖漿200克,攪和均勻,用噴霧器噴帶蜂的巢脾,治慢性“爬蜂病”。
環境污染爬蜂
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爬蜂現象,包括農藥殘留在植物上和環境污染物廢水廢氣以及酸雨……等,外爬的蜜蜂為幼蜂,時間多在秋天,這和一年來長期環境污染沉積物有關,尤其是酸雨后爬蜂現象更為嚴重。
由于現在環境的日漸變壞,蜂群流動性加大,蜜蜂的爬蜂病更會增多,養蜂員必須細心地觀察,分析病情,得出正確結論,然后再采取措施,病來亂用藥,不但得不償失,還會殆誤最往治療期,切不可在不明事理下亂用藥會延誤最佳治療期鑄成大錯。
棗花爬蜂
5月底至6月中上旬,因蜂群采集棗花蜜,出現生物堿中毒而引起爬蜂,棗花流蜜期氣溫干旱,高溫少雨,經過幾個月的繁殖和刺槐花期,群勢發展到了高峰,豐收在望,然而,棗花流蜜期長,泌蜜量大且濃稠,干旱炎熱。
棗花生物堿中毒危害,使大量采集蜂失去飛翔能力,欲飛狀爬出巢門,短期死亡,嚴重影響當年的經濟效益。
具體防治措施:
選擇有衛生水源的樹蔭下為放蜂場地,如果有好的樹蔭而無衛生水源條件的,可挖一坑鋪上塑料紙,加水后,為防止采水蜂被水淹死,要在水面上加樹枝或漂浮物,利于蜜蜂采水;無自然條件的,采取遮陰措施,避免太陽直接照射蜂箱。高溫天氣經常在蜂場、蜂箱灑水降低箱內外溫度。
將取過蜜的巢脾適當加水,或空脾加水放在巢箱內,不僅有利于蜂群清理巢脾,又能降溫增濕,緩解生物堿中毒和高溫干燥對蜂群的危害,預防為主,把棗花爬蜂控制在萌芽時期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下一篇:其爛子病的應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