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癭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 屬膜翅目癭蜂科(Cynipidae),又稱栗瘤蜂。板栗產區普遍分布,以幼蟲在栗樹新芽內為害。當春季栗芽萌發時,被害芽不能萌發,逐漸膨大而形成蟲癭,有時癭瘤上著生有畸形小葉。嚴重時樹勢衰弱,可引起枝條或全株枯死。
形態成蟲體長2.5―3毫米;頭和腹部黑褐色;胸部膨大,漆黑色有光澤;翅透明,翅脈黑色;足黃色,后足較發達。幼蟲體長約2.5毫米,乳白色,紡錘形,粗壯,無足。
發生規律1年發生l代。以初齡幼蟲在寄主芽內越冬。當春季栗樹抽梢時,在新梢枝葉上出現小型癭瘤,5月下旬幼蟲老熟在癭瘤內化蛹。6月上旬成蟲羽化,咬破癭瘤外出活動并產卵,卵孵化為幼蟲后在芽內為害一段時間,并在被害處形成橢圓形小室,至9月下旬開始越冬。翌年3月蟲癭膨大。栗癭蜂的天敵以寄生蜂為主,種類很多,主要是中華長尾小蜂。
防治方法(1)冬季結合修剪清除有蟲癭的枝條,改善樹冠內通風透光條件,同時加強栽培管理,以增強樹勢,促進新梢生長。受害嚴重的栗林,可采取重修剪,除枝條基部著生休眠芽的部位外,其余都剪除,1年后可恢復結果,(2)化學防治。受害嚴重的栗林,于6月上旬成蟲盛發時,用50%殺螟松乳油、40%樂果乳油15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2000倍液噴灑樹冠,可以大量殺滅成蟲。此外,在樹冠茂密的板栗林內,于成蟲盛發期也可用敵敵畏煙劑熏殺。
附:另有一種栗球癭蜂(DiplolepisjaponicaAsh.),在嫩枝上形成蟲癭,防治方法同栗癭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