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和癥狀
此病主要由蜂房鏈球菌引起,該菌不活動,不能形成芽孢,對不良環境抵抗力較強,在病蟲尸體中能生存三年,在巢脾和蜂蜜里能生存一年左右。該菌的致死溫度在水中為63℃10分鐘,在蜂蜜中為79℃10分鐘。
感染此病的幼蟲,在3~4日齡死亡(有少數在封蓋后死亡),病蟲失去光澤,由正常的乳白色變為暗白色,逐漸變成淺黃色至褐色,病蟲尸體附在巢房下部,略有酸臭味,挑不起粘絲,容易被清除。患此病的蜂群,由于巢房中的病蟲被工蜂清除之后蜂王又產上卵,所以子脾上的蜂兒日齡不整齊,蛹、蟲、卵、空巢房摻雜在一起,形成“插花子脾”。
(二)檢驗方法
1.癥狀檢驗 從病疑群中抽取未封蓋的子脾檢查幼蟲,如果有病變的3~4日齡幼蟲和腐爛的蟲尸且蟲尸挑不起較長的粘絲,出現插花子脾,即可診斷為歐洲幼蟲病。
2.微生物檢驗 從病群中取少許病蟲尸體,涂片放于l000~1500倍顯微鏡下檢查,如果發現許多蜂房鏈球菌(單生或成對,有的成鏈,并具有梅花絡狀排列的特點),用牛奶試驗無凝聚現象,即可確診。
(三)防治方法
由于歐洲幼蟲腐臭病多在蜂群生活力薄弱階段發生,因此要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蜂群的抗病能力。對于患病的蜂群,首先要緊脾縮巢,合并弱群,使蜂密集護脾,然后進行藥物治療,處方如下:
1.土霉素粉200mg,稀釋后混入1kg糖漿中,飼喂蜂群。
2.紅霉素0.1g,稀釋后混入1kg糖漿中,飼喂蜂群。
以上述任何一種藥劑飼喂病群,每群每次0.3~0.5kg,每隔1~2天飼喂一次,連續飼喂4~5次為一療程。患病嚴重的蜂群和清巢能力差的弱群,應結合換箱換脾和全面清毒的措施進行治療。使用藥物防治歐洲幼蟲病,要在流蜜期前40天停止用藥,防止污染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