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病又名結石病,是危害蜜蜂幼蟲的真菌性傳染病。該病不僅可以引起蜜蜂幼蟲死亡,而且也能使成年蜂致病。分布較廣泛,世界上養蜂國家幾乎都有發生,溫暖濕潤的地區尤易發病。
1.病原
主要為黃曲霉菌,其次為煙曲霉菌。這兩種真菌生活力都很強,存在于土壤和谷物中。黃曲霉菌成熟的菌絲呈黃綠色,煙曲霉菌的成熟菌絲呈灰綠色。以孢子傳播,分生孢子圓形或近似圓形,大小為3~6微米,呈黃綠色。
2.癥狀
患病幼蟲初呈蒼白色,以后蟲體逐漸變硬,表面長滿黃綠色的孢子和白色菌絲,充滿巢房的一半或整個巢房,輕輕振動,孢子便會四處飛散。大多數受感染的幼蟲和蛹死于封蓋之后,尸體呈木乃伊狀堅硬。成蜂患病后,表現不安,身體虛弱無力,行動遲緩,失去飛翔能力,常常爬出巢門而死亡。死蜂身體變硬,在潮濕條件下,可長出菌絲。
3.診斷方法
若發現死亡的蜜蜂幼蟲體上長滿黃綠色粉狀物,則可取表層物少許,涂片,在400~600倍顯微鏡下檢驗,若觀察到有呈球形的孢子頭和圓形或近圓形的孢子及菌絲時,即可確診為黃曲霉病。
4.流行特點
黃曲霉病發生的基本條件是高溫潮濕,所以該病多發生于夏季和秋季多雨季節。傳播主要是通過落入蜂蜜或花粉中的黃曲霉菌孢子和菌絲,當蜜蜂吞食被污染的飼料時,分生孢子進入體內,在消化道中萌發,穿透腸壁,破壞組織,引起成年蜜蜂發病。當蜜蜂將帶有孢子的飼料飼喂幼蟲時,孢子和菌絲進入幼蟲消化道萌發,引起幼蟲發病。此外,當黃曲霉菌孢子直接落到蜜蜂幼蟲體時,如遇適宜條件,即可萌發,長出菌絲,穿透幼蟲體壁,致幼蟲死亡。 www.8658.cn 八路創業網
5.防治方法
蜂場應選擇干燥向陽的地方,避免潮濕,應時常加強蜂群通風,擴大巢門,尤其雨后應盡快使蜂箱干燥。對患病蜂群的巢脾和蜂箱消毒,撤出蜂群內所有患病嚴重的巢脾和發霉的蜜粉脾,淘汰或用二氧化硫(燃燒硫黃)密閉熏蒸?;疾》淙簢娢箖灠變艋蚩拱讏滓惶査幬镏委煟椒坝昧烤讏撞?。
1.病原
主要為黃曲霉菌,其次為煙曲霉菌。這兩種真菌生活力都很強,存在于土壤和谷物中。黃曲霉菌成熟的菌絲呈黃綠色,煙曲霉菌的成熟菌絲呈灰綠色。以孢子傳播,分生孢子圓形或近似圓形,大小為3~6微米,呈黃綠色。
2.癥狀
患病幼蟲初呈蒼白色,以后蟲體逐漸變硬,表面長滿黃綠色的孢子和白色菌絲,充滿巢房的一半或整個巢房,輕輕振動,孢子便會四處飛散。大多數受感染的幼蟲和蛹死于封蓋之后,尸體呈木乃伊狀堅硬。成蜂患病后,表現不安,身體虛弱無力,行動遲緩,失去飛翔能力,常常爬出巢門而死亡。死蜂身體變硬,在潮濕條件下,可長出菌絲。
3.診斷方法
若發現死亡的蜜蜂幼蟲體上長滿黃綠色粉狀物,則可取表層物少許,涂片,在400~600倍顯微鏡下檢驗,若觀察到有呈球形的孢子頭和圓形或近圓形的孢子及菌絲時,即可確診為黃曲霉病。
4.流行特點
黃曲霉病發生的基本條件是高溫潮濕,所以該病多發生于夏季和秋季多雨季節。傳播主要是通過落入蜂蜜或花粉中的黃曲霉菌孢子和菌絲,當蜜蜂吞食被污染的飼料時,分生孢子進入體內,在消化道中萌發,穿透腸壁,破壞組織,引起成年蜜蜂發病。當蜜蜂將帶有孢子的飼料飼喂幼蟲時,孢子和菌絲進入幼蟲消化道萌發,引起幼蟲發病。此外,當黃曲霉菌孢子直接落到蜜蜂幼蟲體時,如遇適宜條件,即可萌發,長出菌絲,穿透幼蟲體壁,致幼蟲死亡。 www.8658.cn 八路創業網
5.防治方法
蜂場應選擇干燥向陽的地方,避免潮濕,應時常加強蜂群通風,擴大巢門,尤其雨后應盡快使蜂箱干燥。對患病蜂群的巢脾和蜂箱消毒,撤出蜂群內所有患病嚴重的巢脾和發霉的蜜粉脾,淘汰或用二氧化硫(燃燒硫黃)密閉熏蒸?;疾》淙簢娢箖灠變艋蚩拱讏滓惶査幬镏委煟椒坝昧烤讏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