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溫度天然恒定的秘密緣于基因
近期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研究揭示出:具有多樣性基因的蜜蜂群天生會有一個奇妙的溫度控制裝置,來保持蜂巢溫度的恒定。
蜜蜂群基因的多樣性,是由于蜂后同很多不同的雄蜂交配的結果。這個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蜜蜂群體的任務分配情況,比如說花蜜釀造和花粉搜集的分工合作。
但是以前,這種基因的多樣性在保持蜂巢溫度相對穩定上有什么作用科學家們并不知道。而蜂巢溫度通常是恒定的,特別是在春夏時期,幼卵孵化的時候,蜂巢的溫度是嚴格控制在32到36度的。蜜蜂有一系列的方法來對付過高或過底的蜂巢溫度。它們拍打翅膀趕走熱空氣,或者在蜂巢里面灑水散熱等等。當蜂巢里的溫度過低的時候它們會在蜂巢中聚集成團,抵著蜂巢壁擠壓它們的胸膛,甚至于在不運動翅膀的情況下,只震動它們參與飛行的肌肉、促進新陳代謝來獲得代謝熱能,從而給蜂巢內加溫。
但是,保持蜂巢溫度的穩定,意味著蜜蜂必須有一套完備的溫度控制系統,使它們不會所有的蜜蜂都同時開始為蜂巢降溫或者是加溫。就像爐子一樣,如果只有“開”和“關”兩個設置的話是不可能使爐子保持一定溫度的,你需要一個控制反應系統。
科學家們監控了8個蜂巢1個星期內的溫度變化。其中4個蜂巢的蜂后和一群不同的雄蜂交配產生了具有基因多樣性的蜜蜂群體。另外4個蜂巢的蜂后只通過人工授精因而產生了具有單一基因性狀的蜂群。科學家們發現具有基因多樣性的蜂群比單一性狀基因的蜂群能更有效地控制蜂巢的溫度。如果人為地把蜂巢溫度加到40度,仍得出同樣的結論。
為了研究在具有基因多樣性的蜂群里,那一種蜜蜂在什么環境溫度下會扇動它們的翅膀,科學家們假設不同的“父親”的蜜蜂具有不同的溫度調節裝置,會感受到不同溫度變化而扇動它們的翅膀。研究者把蜂巢的溫度加到不同的水平,然后挑選出該溫度下在蜂巢邊緣扇動翅膀的蜜蜂,分別研究它們的基因組成。結果發現,不同基因種類的蜜蜂各自會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在蜂巢周圍扇動翅膀。因此,認為這就是因為不同的雄蜂與蜂后交配,產生了不同基因型的蜜蜂群體,它們的基因決定了它們有不同的溫度控制裝置,因而高低有序地自動地產生為蜂巢降溫地本能行為,從而保持了蜂巢溫度的恒定,成為蜂巢的天然空調。
1086下一篇:蜜蜂能量代謝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