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蜂工蜂封蓋子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36℃、34℃、32℃和30℃,相對濕度40%~50%下,對意大利蜜蜂工蜂封蓋子的發育歷期、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進行研究。試驗結果顯示,封蓋子的發育期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發育起點溫度為21.74℃,有效積溫為3721.5983 h℃,封蓋子的發育期(h)的預測式為 N=3721.5983∕(T-21.74)。
關鍵詞:意大利蜜蜂;封蓋子;發育期 ;發育起點溫度;有效積溫
在影響蜜蜂生存、發展的氣候諸因素中,溫度是最重要的[1] 。蜜蜂屬全變態昆蟲發育需經過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溫度對蜜蜂的卵、幼蟲、蛹和成蟲的發育等都有顯著的影響。因此,了解溫度對蜜蜂的影響,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延長工蜂壽命,保證蜂群的正常發育及活動,具有重大意義。
蜜蜂某蟲態的發育起點溫度是該蟲態能否開始發育的重要溫度點,而蜜蜂某蟲態發育的積溫有效則關系到該蟲態的發育歷期。在蜜蜂各階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方面的研究,前人們業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討。前人對蜜蜂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的研究認為,①蜜蜂卵發育溫區30~38℃,發育的最適溫區為32~35℃,在發育溫區內隨溫度的升高,卵的發育歷期縮短[2];②意大利蜜蜂卵的發育起點溫度為26℃,有效積溫為630 h ℃[3]。對于蜜蜂工蜂封蓋子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方文富等(2003)曾以意大利蜜蜂為材料做了一些有益探討,但測試溫度點只有36℃、34℃和32℃3 個不同的溫度點3個,偏少[4]。除此之外,對蜜蜂其它階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尚未見報道。
本文在2003年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意蜂工蜂封蓋子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進行研究,以為系統研究溫度對蜜蜂影響的生態學提供科學依據和為建立蜜蜂系統發育模型提供理論基礎,本研究結果對科學制訂蜜蜂飼養管理措施和對豐富蜜蜂生態學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本實驗于2005年3~5月份在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意蜂教學蜂場進行。實驗蜂群為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4群。
1.2 實驗儀器
隔水式恒溫培養箱4臺,電子濕度計4個,TH-80A型半導體點溫計4臺。
1.3 實驗方法
1.3.1 控制蜂王產卵,準備封蓋子樣本
在4個實驗蜂群中,分別用4個特制的蜂王產卵控制器把蜂王扣在經蜂群清理12h以上的空脾上產卵,并分別標記和記錄扣王產卵的時間。扣王產卵4h后,蜂王在所扣區域產下足夠數量的卵時,即將蜂王釋放,把控制器取下,在框梁上做好控王產卵區域的標記,以便屆時取封蓋子的樣本。當所產的卵不足時,用鑷子把所產的卵除去,再如上述方法重新扣王產卵 。
1.3.2 恒溫培養箱溫、濕度的調節
在子脾封蓋前3 d開始調節培養箱的溫度和濕度。在4臺培養箱分別標上36℃、34℃、32℃、30℃,并在精密溫度計的檢測下將它們的溫度分別調至穩定再所標的溫度。其后,通過在培養箱內加水盆的辦法調節箱內相對濕度,使各培養箱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40%~50%。實驗期間,培養箱的溫度和濕度分別采用TH-80A型半導體點溫計和電子濕度計監控,
1.3.3 工蜂封蓋子脾實驗樣本的提取
從卵產下后的第8 d開始每隔4 h觀察蜂子的封蓋情況,在第1次發現已經開始封蓋,把已封蓋的幼蟲全部清除,再經4 h后取出封蓋子,分別放入已調穩定的36、34、32、30℃的培養箱內培養,并記錄封蓋子脾放入的時間(以小時計)。
1.3.4 實驗封蓋子脾蜜蜂出房時間記錄
封蓋子放入恒溫箱培養后的第11 d開始,每隔1 h觀察1次各脾上工蜂出房的情況,記錄在該時間段出房的工蜂數量,并用大頭針標記已經出房的封蓋子。
1.4 實驗數據的處理
1.4.1 工蜂封蓋子平均發育期 (N) 數據的處理
工蜂封蓋子平均發育期 (N) 數據采用加權平均法[2] 統計分析,其計算式為:
式中: N 在某溫度下封蓋子的發育歷期(h)
ni 第 i 次觀察時封蓋子的出房個數
Ni 第 i 次觀觀察時出房的發育期(h)
1.4.2 工蜂封蓋子發育速率與溫度關系數據的處理
工蜂封蓋子發育速率與溫度關系的數據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V 為封蓋子的發育速率;C 為發育起點溫度(℃);N 為封蓋子的發育歷期(h) K 為封蓋子的發育有效積溫(h℃);T 為封蓋子所處的平均溫度(℃)
1.4.3 工蜂封蓋子的發育起溫度和有效積溫計算方法
工蜂封蓋子的發育起溫度和有效積溫采用直接最優法計算[5],其算式如下:
式中: Ni 第 i 組溫度下的發育期(d);N'平均發育期(d);
Ti 第 i 組的溫度處理(℃); n 為觀察組數;
C 發育起點溫度(℃);K 有效積溫(h℃)
1.4.4 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
先采用F檢驗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當實驗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時再采用LSD檢驗法對其進行多重比較分析。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的溫度對工蜂封蓋子發育期的影響
對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F檢驗)顯示,在溫度為36℃、34℃、32 ℃和30 ℃,相對濕度為 40%~50%的條件下,意蜂工蜂封蓋子發育期的差異極顯著(F > F0.01,P <0.01=,說明溫度對工蜂封蓋子發育期的影響極為顯著(表1)。
經多重比較(LSD檢驗)結果顯示,在溫度分別為30℃、32℃、34 ℃和36 ℃(RH 40%~50%)下,工蜂封蓋子的發育期分別平均為447.02 h、369.87 h、286.33 h和271.17h,不同溫度下封蓋子發育期之間差異極為顯著,并呈現出工蜂封蓋子的發育期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趨勢,溫度與發育期呈負相關。
2.2 溫度對工蜂封蓋子發育速率的影響
溫度對工蜂封蓋子發育速率的影響如下圖所示。在溫度為36℃、34℃、32℃、30℃(RH 40%~50%)的條件下,工蜂封蓋子的發育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變快,反之,工蜂封蓋子的發育速率隨著溫度的降低變慢(圖1)。
圖 1 溫度對工蜂封蓋子發育速率影響曲線圖
2.3 工蜂封蓋子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
經采用直接最優法計算結果,意蜂工蜂封蓋子的發育起點溫度為21.74 ℃,有效積溫為3721.5983 h℃ 。封蓋子發育期(h)的預測式為 N=3721.5983∕(T-21.74 )。
3 小結
本文在溫度為36℃、34℃、32℃和30℃4 個不同的溫度點,相對濕度均為40%~50%的條件下,對意大利蜜蜂工蜂封蓋子的發育期、發育起點溫度、有效積溫進行研究。試驗結果顯示,封蓋子的發育期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發育起點溫度為 21.74℃,有效積溫為3721.5983h℃,封蓋子的發育期(h)的預測式為 N=3721.5983∕(T-21.74)。
主要參考文獻
[1]龔一飛,張其康. 蜜蜂生物學.見:福建農學院主編.養蜂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22~24.
[2]曾志將.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蜜蜂生態學專輯. 1989(12):11.
[3]曾志將. 蜜蜂卵的孵化. 中國養蜂,1989 (2):11.
[4]方文富等.2003.意蜂工蜂封蓋子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的研究.福建農業科技,(增刊): 111~112
[5]李典謨,王莽漭. 快速估計發育起點溫度及有效積溫的研究. 昆蟲知識,1986,23(4):184~187.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Sealed Worker-bee Pupa of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Fan Wenfu Li YueWang Ji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eriods,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sealed pupa of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was determined under 36℃, 34℃, 32℃ and 30℃ (RH 45%~5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 With the temperature raising the development periods of sealed pupa decreased ; 2).The initial development temperatureof the sealed pupawas21.74℃,the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was 3721.5983 h℃; 3).The equation for the period(h) of development is ‘N =3721.5983∕(T-21.74)’.
Key words: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ealed pupa; initial temperature of development;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002上一篇:中華蜜蜂卵的轉移效果研究
下一篇:蜜蜂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