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所需的六大營養補給_蜜蜂窩和馬蜂窩的區別
蜜蜂的蛋白質來源主要是花粉。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在幼蟲的生長發育、蜂王產卵、工蜂腺體的發育和機能的行使,都不能缺少蛋白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蜜蜂所需的六大營養補給以及蜜蜂窩和馬蜂窩的區別,供大家閱讀。
蜜蜂所需的六大營養補給
一、蛋白質
蜜蜂的蛋白質來源主要是花粉。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在幼蟲的生長發育、蜂王產卵、工蜂腺體的發育和機能的行使,都不能缺少蛋白質。食物中缺乏了蛋白質,幼蟲死亡,幼蜂發育不良而失去利用價值,蜂王因不能得到充足的王漿而產卵率下降或停產,工蜂不能正常泌漿、泌蠟等。
二、脂類
蜜蜂的脂肪主要由糖類轉化而來。蜜蜂體內的脂肪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幼蟲生長發育、羽化以及供應能量等均有很大的作用。工蜂腹部的蠟腺所分泌的蜂蠟必須由糖類來合成。因此,強群內青年蜂愈多,泌蠟能力愈強,在造脾盛期,需用糖合成脂肪量愈多。
三、糖類
蜜蜂采集的花蜜主要成分是雙糖,不能直接被蜜蜂利用,必須經過釀制成蜂蜜,即轉化成葡萄糖、果糖這樣的單糖,才可以利用。非活動期蜜蜂采食了雙糖或多糖,會引起消化紊亂,產生下痢、大肚病等疾病,嚴重時造成大批死亡,導致越冬失敗。因此,蜂群內越冬飼料不足,應提早在秋末供給,讓蜜蜂有把雙糖轉化成單糖的時間。蜜蜂從植物上采集的甘露蜜,含有多糖和大量雜質,不能作為越冬飼料。
糖類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工蜂的血糖含量降低到1%以下,就不能飛行。在正常情況下,蜜蜂最好的能源就是成熟的蜂蜜,蜜蜂不能很好地把花粉(蜂糧)作為能源。因此,巢內沒有貯蜜而有蜂糧,越冬蜂因沒有提供熱能的蜂蜜而被凍死。
蜜蜂所需營養
四、礦物質
蜜蜂礦物質需要量不多,但不能缺少。礦物質的來源,一般是花蜜和花粉。如外界缺乏蜜粉源,只喂糖的蜂群,就應該注意對礦物質的人工補充。但飼料內礦物質補充不能過多,過多反而有不良的影響。
五、維生素
維生素需要量極少,但對調節蜜蜂新陳代謝、生理活動、生長發育和蜂群繁殖非常重要。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維生素B6、維生素H、維生素B11、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對保證和促進幼蟲生長發育、組織器官機能增強、工蜂采集力和蜂王產卵力的提高、群體繁殖加快以及疾病的防治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在糖漿內加入適量的濾泡堆激素和維生素E,在早春飼喂蜂群,有利于為流蜜期到來培育出強壯的生產蜂群。
六、水
水是蜜蜂身體的組成成分,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繁殖、生活等都離不開水。越冬的蜂群需要水分較少;而處于活動期的蜂群和高溫干燥季節需要水量較多,這時水的主要來源是采進蜂箱的花蜜,以及直接從外界采取。
蜜蜂所需營養
以上是蜜蜂養殖期間,蜜蜂在不同階段蜜蜂所需六大營養補給,只有充分掌握蜜蜂所需,才能更好地養好蜜蜂,得到更多的蜂產品回饋。
蜜蜂窩和馬蜂窩的區別
一、外觀不同
蜜蜂窩是蜜蜂哺育幼蟲和儲存蜂蜜的地方,野生蜂群一般將巢筑在隱秘的巖洞或樹洞中,家養蜜蜂則筑巢在蜂箱中,整個蜂巢由多個垂直于地表的巢脾組成,而馬蜂窩根據馬蜂的種類不同有不同的外觀,小型馬蜂的巢穴看起來像向日葵,大型馬蜂的巢穴規模比較龐大,外觀看起來像個球體,而蜂巢則包裹在球體里面。
二、材質不同
蜜蜂窩是由蜂群內適齡工蜂腹部蠟腺分泌的蜂蠟制作而成的,將蜜蜂窩融化后可以得到蜂蠟,比較奇特的是蜂群中的工蜂只在10~20日齡之間能分泌蜂蠟,之前或之后都不能分泌蜂蠟,而馬蜂多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馬蜂中的工蜂在咀嚼吞下干燥的植物材料后又將其回吐出來并與唾液混合用以構成紙樣的巢。
三、結構不同
蜜蜂窩由數張呈片狀并與地面垂直的構成,巢脾數量因蜂種和群勢而異,例如群勢較強的中蜂一般有7~8張,但每張巢脾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從而構成了看似分散但有緊密聯系的蜂巢,而馬蜂窩的結構根據蜂種不同差異非常大,小型馬蜂的巢結構比較簡單,大型馬蜂的巢為多層結構,外部有巢殼包裹,巢門開在下部。
四、巢址不同
蜜蜂對巢址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冬暖夏涼,而且要求周圍蜜源豐富且能抵御天敵危害,因此一般在隱秘的土洞、巖洞或樹洞中筑巢,而馬蜂因種類不同筑巢習性也不同,小型馬蜂多在石縫、灌木叢、屋檐下等相對隱秘的地方筑巢,大型馬蜂有些在高大的樹枝上筑巢,有些在巖洞、樹洞中筑巢,有些會掘土洞筑巢。
總結:蜜蜂和馬蜂是最常見的兩種蜂類,很多人常將其混為一談,但兩者的習性有著千差萬別,假若遇到蜜蜂窩算得上是意外之喜,而遇到馬蜂窩若沒有那個實力的話還是敬而遠之的為好。
上一篇:馬蜂為什么不產蜜_蜜蜂是昆蟲嗎
下一篇:雄蜂是怎么發育來的_雄蜂蛹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