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抗中蜂抗囊狀幼蟲病蜂王五步曲
一年多來,江南大地中華蜜蜂爆發囊狀幼蟲病。中囊病是中蜂的一種十分可怕的疾病,發病快,傳播廣,死亡率高,中蜂一經傳染病,十有九死。目前我國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即使能救活一二箱蜂子,蜂群一下子也很難復壯起來。倘若利用發病群來培育蜂王,在條件較差的環境里飼養,照樣會有幼蟲病滋生繁衍,雖然不能使蜂子致死,但會給蜂群帶來巨大的影響。為此,在無藥物根治的條件下,只有培養抗囊狀幼蟲病的蜂王,才能力挽狂瀾,扭轉病情。使蜂群健康快速發展壯大,讓蜂友吃下定心丸。現將我們隆回縣雨山鋪鎮中心校科技組的師生們,在養蜂實踐中探究出來的培養抗中囊病蜂王的五步經驗,供蜂友們參考與應用。
一、利用無病蜂群來培育蜂王
南方中蜂在經歷中囊病和冰凍兩大災害后,蜂群幾乎處于滅種狀態,茍留下來的部分抗幼蟲病蜂群,以及發病較輕的蜂群,已經自愈,或者還有部分蜂子正在發病,但病勢較輕,有時自愈,有時病情出現。師生們對這樣的病群深有體會,也曾經試驗過:如果利用病群來育王,那么蜂群以后將會感染幼蟲病。這樣的話,無論是從遺傳與基因上進行推理,還是將其進行DNA檢測,發病的可能性都在情理之中。因此,為了杜絕中囊病的復發,必須采用分健壯無病、能夠維持強群、產蜜量高、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蜂群來培養蜂王,才能促進養蜂業可持續發展,奪取蜂蜜高產。
二、成立養蜂取合體,共同培育抗病蜂王
養蜂人員培育蜂王為什么要成立聯合體?因為蜂王需要在空中與雄蜂交尾。為了保證蜂王質量,杜絕偽劣雄蜂與蜂王交配,在蜂王婚飛期間,要動員廣大群友把非種用雄蜂全部殺光,以提高蜂王產卵質量。殊不知,育王關系到養蜂人員的共同利益——即使有一位養蜂戶出現劣質雄蜂,且與多個蜂王交尾,就有可能使別人的蜂王品質下降。而蜂群產蜜量的高低,群勢的大小,抵抗病敵害的能力等諸多方面,均取決于蜂王的品質,所以育王是養蜂的關鍵環節,蜂友只有團結合作育好王,才能養好蜜蜂。這是天經地義的,千萬勿可忽視。
三、育王條件及管理事宜
無論何時育王,必須采用一年以上的優質老王,即要選擇抗幼蟲病抗巢蟲能力較強、體質好、終年群勢不下降的優質老王來培育新王。首先要讓蜂群復壯起來,接著在大流蜜期到來時才開始育王。育王箱內糖粉要充足,育王期間不能取蜜。若碰上連續陰雨天,則要進行飼喂糖水,其比例為1:1配方,每天或隔一天喂一次,直至王臺封蓋為止。育王初期應盡量少開箱檢查蜂群,多作箱外觀察。育王階段須考慮流蜜期時間的長短,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奪取蜂蜜的高產。
四、雙王繁殖單王育王
為了讓廣大蜂友養好蜂,順利地育好蜂王,有計劃地實現自己的強群高產夢想,每年應組織部分雙王群來育王。在流蜜期將要到來之時,抽掉蜂群中間的隔王板,連喂幾次糖,促使工蜂大量培育雄蜂,直至流蜜期開始時才停喂,這樣能保證蜂王在流蜜期交好尾。組織雙王群不能朝一個方向開巢門,因為中蜂極為靈巧,偏集性特別大。
五、培育雜交蜂王,杜絕中囊病
雜交蜂王不但能夠抵抗幼蟲病與巢蟲為害,而且蜂子采集路程超遠,年產蜜量較普通蜂群高出三分之一以上。早在2005年,我場在外地購進一箱蜂群,通過雜交后,2006年分成三箱,不但產蜜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強,在2007年中囊病肆虐時,唯獨這三箱蜂群未曾感染幼蟲病。2008年,我們又利用這三箱蜂子來培育蜂王。為了驗證雜交王具有抗幼蟲病的功能,多年以來,師生們還指導和發動周邊蜂友,也進行培育雜交蜂王。在2007年的中囊病大流行時,他們僅各救活兩箱雜交王蜂群,其余統統死光。這完全可以表現雜交王的優勢,——能抗拒幼蟲病。為了節約蜂友的開支,省去遠在異地購蜂的麻煩,在分蜂季節,或在秋季培育蜂王時,路程相隔8公里以外的蜂友,雙方協商好,可以對換王臺,亦可互換蜂群育王,同樣能達到蜂王雜交的目的。希望廣大蜂友都來培育雜交蜂王,共同抗拒中蜂囊狀幼蟲病的再發生。
地址:湖南省隆回縣雨山鋪鎮中心學校科技創新組王雙進、王慧
上一篇:人工培育優質中蜂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