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的作用和功效
【功能主治】
①《藥材學》:對支氣管喘息、甲狀膿腫、某些高血壓病、風濕及膿腫有效。
②《吉林中草藥》:祛風濕。治風濕性關節炎。
【注意】結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性病均禁用蜂毒。兒童和老年人對蜂毒極其敏感,亦需注意。
【臨床應用】用蜂毒治病是一種民間療法,由來以久。原始方法是捕捉蜜蜂直接螫刺皮膚表面,俟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后(約3~5分鐘),再拔除螫刺。此法的手續繁復,且局部有劇烈的疼痛,須預先用普魯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近代的蜂毒療法系采用預先制備的蜂毒水劑或油劑,行皮內注射。皮內注射以200蜂毒為一療程,開始以1蜂毒(約0.1毫升量)作皮內注射,如無不良反應,可隔日遞增1蜂毒,直至1次注射10蜂毒,然后根據病人情況應用維持劑量,每次3~6蜂毒,隔日1次,至總量達200蜂毒為止,全程約需3個月,注射部位可采用兩側上臂或大腿背面皮膚,輪替注射;或按不同病患部位,在痛點周圍進行注射;也可參照經穴原則,行穴位注射。曾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支氣管哮喘、結節性紅斑、風溫熱、風濕性心臟病、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鼻炎、痛風、美尼爾氏綜合癥、坐骨神經痛、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官能癥、腰骶神經根炎、虹膜睫狀體炎、感覺神經失調、原因不明的關節痛等100余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例如風濕性關節炎94例,明顯進步者23佛;類風濕性關節炎29例,明罩進步6例;支氣管哮喘哮喘,明顯進步6例。副作用:注射后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出觀全身風疹塊,或頭昏、惡心、脈速、體溫升高等,安靜休息數十分鐘或數小時多可恢復;局部反應有紅腫、瘙癢、疼痛,紅腫直徑在1~10厘米內者不須特殊處理,約1~3天能自行消退,如直徑超過10厘米者,即不宜再行蜂毒治療。
28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蜂毒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