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療鼻炎的方法_蜂毒組成成分
鼻炎分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急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傳染性炎性疾病,俗稱“傷風”、“感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蜂毒治療鼻炎的方法以及蜂毒由組成成分,供大家閱讀。
蜂毒治療鼻炎的方法
鼻炎分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急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傳染性炎性疾病,俗稱“傷風”、“感冒”;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癥,通常包括慢性單純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相當于中醫的“鼻窒”;萎縮性鼻炎是以鼻腔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縮為主的慢性鼻腔疾患,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發病,相當于中醫的“臭鼻癥”;過敏性鼻炎又名變態反應性鼻炎,是身體對某些過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現以鼻粘膜水腫,粘液腺增生,上皮下嗜酸性細胞浸潤為主的一種異常反應,有常年性發作和季節性發作兩類,相當于中醫的“鼻鼽”。
肺開竅于鼻,鼻炎的發生,與肺經受邪有關。有因外感風寒襲肺,蘊而化熱,肺氣失宣,客邪上干清竅而致鼻塞。風邪解后,郁熱未清,釀為濁液,壅于鼻竅,則發為鼻炎。亦有因肝膽火盛,影響清竅引起鼻炎者。
一、辨證
外感風寒:鼻塞較重,鼻粘膜及鼻甲腫脹,色淡或潮紅,流清涕而量多,遇寒加重,鼻音重濁,頭痛身疼,無汗,發熱輕,惡寒重,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風寒化熱: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多涕,咳嗽痰多,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
肺虛氣弱,寒邪犯鼻:先鼻腔發癢,繼而脹悶,噴嚏頻作,鼻塞,流大量清涕。發病迅速,消失亦快,癥狀消失后如常態。伴倦怠懶言,氣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虛弱。
邪留鼻竅,氣滯血瘀:鼻甲腫實,色暗紅,鼻塞無歇,涕多或粘白黃稠,嗅覺不敏,音聲不暢,咳嗽多痰,耳鳴失聰,舌質紅或有瘀點,脈弦細。
二、診斷要點
1.急性鼻炎
(1)以鼻塞、流涕、噴嚏為主要癥狀。
(2)根據全身癥狀和鼻腔檢查診斷較易。
(3)須與流感和變態反應性鼻炎相鑒別。
2.慢性鼻炎
癥狀:慢性單純性鼻炎,鼻塞為間歇性、交替性,白天及活動時減輕,夜晚及靜坐或寒冷時加重。臥床則下側鼻塞,上側通氣良好。分泌物較多,呈粘液性。肥厚性鼻炎常持續鼻塞,分泌物不多,但為粘膿性,不易排出。且有嗅覺減退,頭昏頭痛,注意力分散,易于疲勞等。并可繼發耳鳴、聽力下降及慢性咽炎。
3.萎縮性鼻炎
鼻腔干燥,有大量黃綠色膿性分泌物,不易排出,易于結痂。鼻塞,鼻衄,嗅覺喪失。由于鼻腔寬大,易于遭冷和干燥的空氣刺激鼻粘膜,可引起頭昏頭痛,咽喉部干燥。若鼻內繼發感染,細菌生長、繁殖,使蛋白質分解、腐敗,可致臭鼻癥。鄰近組織受累,可引起咽喉癢而燥痛,干咳聲嘶,以及耳鳴、聽力下降等。
4.過敏性鼻炎
常鼻、軟腭、眼部陣發性發癢,或連續反復發作性噴嚏,分泌物多,出現大量清涕。如繼發感染,分泌物可呈粘膿性,間歇性、發作性鼻塞,暫時性或持久性嗅覺減退和消失。可伴頭昏,頭痛,慢性咳嗽,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
三、檢查
慢性鼻炎:鼻腔檢查,單純性鼻炎雙下甲呈暗紅色腫脹,用探針觸之柔軟而顯著凹陷,用血管收縮劑后收縮良好。肥厚性鼻炎下甲呈紫紅色桑椹樣增生,收縮不佳,觸診時下甲堅實而無凹陷。
萎縮性鼻炎:
(1)鼻甲和粘膜萎縮、干燥,并附味臭的痂皮。
(2)鼻腔寬大,有膿性分泌物,鼻臭。
過敏性鼻炎:
(1)患者鼻粘膜常見潮濕、水腫,呈灰藍色。用探針觸之深陷。
(2)用變應原(如室塵、真菌、花粉等)做皮內試驗,為陽性。
(3)須與急性鼻炎鑒別。如傳染性的無或有;過敏性病史的有或無;全身癥狀的輕或重;鼻粘膜蒼白水腫還是充血紅腫;變應原皮試陽性或陰性等。
四、治療
1.外感風寒
治則:疏風散寒,宣肺通竅。
處方:肺俞、迎香、列缺、風門、風池。
配穴加減:頭痛重者加印堂、太陽。
方義:取肺俞、列缺以宣肺氣,利鼻竅;再用迎香以散邪通竅;取風門、風池可祛風散寒,解表通鼻。
操作要點:迎香、印堂、太陽穴用散刺法(下同)。
2.風寒化熱
治則:祛風散熱,宣肺開竅。
處方:列缺、迎香、合谷、印堂。
方義:肺經的列缺宣肺利竅,配迎香祛風散邪;合谷乃手陽明經穴,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可解表宣肺,開竅利鼻;印堂以散寒解表,通利鼻竅。
3.肺虛氣弱,寒邪犯鼻
治則:溫補肺氣,祛散寒邪。
處方:肺俞、百會、迎香、太淵、風池。
加減:食少便溏,體倦無力,加足三里。
方義:補肺俞、太淵以益肺氣;補百會可提補陽氣上升,使肺氣足以宣發;再用迎香以散邪通竅,合而使肺氣得補,邪散滯通;風池以祛散風寒,溫通鼻竅。若食少便溏,體倦無力,乃脾氣虛弱,胃氣不足,加足三里以補益脾胃之氣。
4.邪留鼻竅,氣滯血瘀
治則:行滯化瘀,通利鼻竅。
處方:上星、通天、迎香、鼻通、太陽、合谷。
加減:耳鳴加外關、聽會;咳嗽加孔最、列缺。
操作要點:太陽、上星淺刺,并可放血。
方義:針瀉迎香、鼻通可行氣活血,通利鼻竅;刺通天施以瀉法,可活血通鼻;刺太陽、上星出血以行氣活血化瘀;遠取合谷調和氣血,疏通鼻絡。合而有行滯化瘀、通利鼻竅之功。耳嗚加外關、聽會調和少陽以止鳴;咳嗽加孔最、列缺疏通肺經脈絡以止咳。
五、按語
1.蜂毒療法對過敏性鼻炎的效果較佳,對其他類型的鼻炎應配合藥物進行治療。
2.過敏性鼻炎多由肺虛氣弱,寒邪犯鼻所致。治以溫補肺臟,祛散寒邪為主。治療時亦可先用足三里或飛揚穴,每周或每月一次。
3.慢性鼻炎多由肺虛感邪而致。邪阻鼻道脈絡,可發生氣滯血瘀。治以補肺益氣,散邪通滯,化瘀利鼻。
4.萎縮性鼻炎以肺、脾虛弱,津液虧損為主。治以養陰潤燥,培土生金,重點從本施治。
蜂毒組成成分
一、多肽類
蜂毒的主要成分是多肽類(約占蜂毒干物質的70~80%左右),如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心臟肽、賽卡品、托肽品等,其中又以蜂毒肽(約占蜂毒干物質的50%左右)和蜂毒明肽(約占蜂毒干物質的3%左右)的含量最為豐富,蜂毒肽有抗炎、降壓、鎮痛、抗菌、抗輻射及抗腫瘤等作用,而蜂毒明肽有抑制神經興奮、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環、抗炎及免疫調節等功效。
二、酶類
蜂毒中酶類的含量至少有50種以上,如透明質酸酶、磷脂酶(包括磷脂酶A1、磷脂酶A2等)、脂肪酶、葡萄糖苷酶、酰胺酶等,其中以透明質酸酶(約占蜂毒干物質的1~3%左右)和磷脂酶(約占蜂毒干物質的1~2%左右)最為豐富,透明質酸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并能促進蜂毒其他組分在體內的擴散和滲透,而磷脂酶能分解卵磷脂并有很強的溶血、調動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胺類
蜂毒中含有豐富的胺類(約占蜂毒干物質的1%左右),如組織胺、多巴胺、腐胺、精胺、精瞇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胺類是組織胺和多巴胺,組織胺可以影響很多種細胞的反應,具有擴張血管、降壓、致過敏及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而多巴胺則是去甲腎上腺素的前身,具有興奮腎上腺素α、β受體的作用,同時也作用于腎臟和腸系膜血管、冠狀動脈的多巴胺受體。
四、氨基酸
蜂毒中含有一定量的游離氨基酸如亮氨酸、谷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組氨酸、賴氨酸等,其中以亮氨酸(約占蜂毒干物質的0.3%左右)和谷氨酸(約占蜂毒干物質的0.3%左右)的含量最高,其中亮氨酸能與異亮氨酸、纈氨酸一起合作修復肌肉并能控制血糖和提供能量,而谷氨酸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重要地位并參與生物體內的許多重要化學反應。
總結:蜂毒是一種極為復雜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多肽類物質,而多肽類物質中又以蜂毒肽的含量最高,事實上蜂毒的大部分作用也來自于蜂毒肽,例如抗炎、降壓、鎮痛及免疫調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