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療牛皮癬的方法_蜂療的害處及副作用
牛皮癬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因皮損肥厚、頑硬,如牛項之皮而得名。中醫又稱“頑癬”。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蜂毒治療牛皮癬的方法以及蜂療的害處及副作用,供大家閱讀。
蜂毒治療牛皮癬的方法
牛皮癬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因皮損肥厚、頑硬,如牛項之皮而得名。中醫又稱“頑癬”。多見于青年人或成年人,與神經精神因素有明顯關系,常發于磨擦部位,搔抓、飲酒可使病情加重。本病常多年不愈,反復發作。
一、辨證
血熱風盛:病程短,皮疹泛發,顏色鮮紅,劇烈瘙癢,伴口干心煩,溲赤,便干。舌紅赤,苔薄黃,脈弦數。
風濕熱證:局部皮疹肥厚成片,或伴有濕潤、糜爛和血痂,瘙癢劇烈,伴胃脘脹滿,納呆,舌淡紅,苔黃膩,脈弦滑。
血虛風燥:病程較長,皮疹局限,顏色暗淡,干燥,肥厚,脫屑,瘙癢夜甚,伴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舌淡苔白,脈細。
二、診斷要點
1.癥狀:皮損初起為粟粒至綠豆大小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群或散在,皮色正常或呈淡紅色,日久皮疹融合成片,形成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的典型苔蘚樣變之斑塊,斑塊邊界清楚,可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在患處或周圍可有抓痕、血痂。
2.好發部位:皮疹好發于頸項部、四肢伸側及骶尾部,根據皮膚受損范圍的大小,常將本病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臨床上以局限性為多見。
3.自覺癥狀:自覺陣發性奇癢,入夜加重,情緒波動瘙癢加劇。因搔抓極易形成苔蘚化,以致越搔越癢,越抓皮損越重,而形成惡性循環。
三、治療
治則:清熱祛濕,熄風止癢。
處方:局部圍針、風池、血海、大椎、足三里、三陰交、曲池、陰陵泉。
方義:取局部圍針以行氣活血,而消散內邪;風池善祛內外之風;血海、曲池善治皮膚疾患,配以大椎以清熱;而足太陰脾經之合穴陰陵泉可清在內之濕毒。諸穴同用則可清熱祛濕除風,另配以足三里、三陰交以養血潤膚而止癢。
四、按語
避免精神刺激,心情舒暢,避免搔抓、磨擦等刺激,禁食刺激性食物。
蜂療的害處及副作用
一、導致中毒
蜂療操作不當時可能導致中毒,原因是蜂毒雖然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藥理作用,但也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并能損害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嚴重時甚至可能因腎小管和腎小球受損而引起腎衰竭,因此蜂療一定要由具備專業技術的醫生來操作。
二、引發過敏
蜂療操作不當時可能引發過敏,原因是蜂毒中含有透明質酸酶、磷脂酶A2等過敏原,過敏體質人群在蜂療時易引發過敏反應,輕者可能出現皮膚瘙癢、惡心、臉部腫脹等不適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或死亡,因此在進行蜂療時一定要確保不對蜂毒過敏。
三、適宜病癥
蜂毒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等都能發揮不同的藥理作用,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腰椎病、頸椎病、強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經痛等病癥,但只有極少數經驗豐富且技藝高超的醫生能熟練應用,另外蜂療的很多應用實際上還處于研究階段。
四、禁忌人群
1、心、肺功能衰竭及肝、腎功能障礙者不得使用蜂療。
2、對蜂毒嚴重過敏者及身體極度虛弱者不得使用蜂療。
3、嚴重動脈硬化者、孕產婦及經期女性不得使用蜂療。
4、淋巴結持續腫大或疼痛者、高血壓者不得使用蜂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