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蜂
|OK蜜蜂網
一、形態特征
海南中蜂是中華蜜蜂中個體較大的生態型,蜂王體色呈黑色,雄蜂體色呈黑色,工蜂體色呈黃灰色,各腹節背板上有黑色環帶,工蜂平均初生重77毫克,體長12~13毫米,吻總長4毫米,前翅長8毫米,前翅寬2.5毫米,第3+4背板長3.55毫米,肘脈指數3.57。
二、產地分布
海南中蜂分布于海南島,全島多數地區都曾有大量分布,但隨著熱帶高效農業的發展和西方蜜蜂的引入導致生存條件受到破壞其分布范圍已縮小,椰林蜂分布集中于海南島北部的文昌、瓊海、萬寧和陵水一帶沿海,山地蜂集中在瓊中、瓊山、樂東和澄邁等地。
三、種群數量
海南中蜂的飼養量在1982年有2.6萬群、1997年有1萬多群、2006年約有2萬群,近年來由于島外西方蜜蜂和其他類型的中蜂大量引入、植被破壞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海南中蜂數量下降,對海南中蜂的種質資源構成了威脅,海南中蜂已處于瀕危—維持狀態。
四、品種特性
海南中蜂群勢較小,其中山地蜂為3~4框,較溫馴,育王期較兇,采集力強,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而椰林蜂為2~3框,較兇暴,育王期比山地蜂溫馴,繁殖力強,可連續分蜂而無明顯分蜂期,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易受巢蟲危害,易發生飛逃。
五、生產性能
海南中蜂定地飼養占85%,定地結合小轉地飼養占15%,活框飼養約占65%,采用椰筒或其他木桶等傳統飼養約占35%,主要產品為蜂蜜和少量花粉,活框飼養的山地蜂年均群產蜂蜜25千克,活框飼養的椰林蜂年均群產蜂蜜15千克,所產蜂蜜含水量約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