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漿高產技術視頻
一、生產原理
蜂王漿的生產就是利用蜜蜂哺育蜂王時在王臺中大量分泌蜂王漿供蜂王幼蟲發育使用這一特性,人為地促使工蜂飼喂蜂王幼蟲,當王臺中蜂王漿堆積最多時去除蜂王幼蟲而獲得蜂王漿。因此,人們就在哺育的蜂群中,用隔王板分隔出有王的育子區和無王的產漿區,將3日齡以內的小幼蟲移入人工制造的王臺中,放入產漿區后蜂群就會向人工王臺中的小幼蟲飼喂蜂王漿。
二、生產準備
1、蜂群組織管理:強群是蜂王漿生產的基本條件之一,在產漿前應采取如強群越冬、雙王群飼養等加速蜂群恢復發展的措施,使蜂群群勢盡快達到產漿的要求,一般要求是在10框蜂以上。
2、適齡幼蟲培育:在蜂王產卵力強的蜂群中,調整蜂群,使巢內均為子脾和粉蜜脾,然后再在移蟲前4~5天于巢脾內插入一塊褐色空脾,使蜂王在脾上集中產卵。
3、人造王臺安裝:將塑料王臺條直接用鐵絲綁在產漿框上,蜂群不是很強時一般產漿框綁3~4根王臺條,當蜂群群勢很強且外界蜜粉源也很豐富時產漿框最多可以放到10根王臺條。
三、生產過程
1、修臺:移蟲之前必須要把人工王臺放入蜂群讓蜜蜂清理才能使用,一般需1~2天的時間,有的塑料王臺內表面有一層類似油脂的東西,可以在溫水中加洗滌劑洗凈晾干后放入蜂群中清理。
2、移蟲:首先要挑選褐色巢脾中的適齡工蜂小幼蟲,最佳的移蟲時齡為孵化后12~18小時的幼蟲,接著用移蟲針將小幼蟲移入已清理的王臺內,注意移蟲的速度直接影響到幼蟲的接受率。
3、補移:移過蟲的王漿框應及時放入產漿群中,但第一次移蟲時接受率一般比較低,所以在移蟲的第二天在未接受的王臺內再移入與其他同齡的工蜂幼蟲。
4、取漿:移蟲后60~72小時就可取漿,將產漿框立起后用快刀削去臺口加高的部分,用鑷子夾出幼蟲,再用刮漿筆將王漿取出,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取漿時環境和個人衛生。
四、注意事項
1、蜂群中只有出房7~1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漿,生產王漿以3天一個周期,強群每次可取漿20~30克,中等群每次才取漿10克左右,因此強群是王漿高產的基本條件。
2、蜂王漿生產時要抽出多余室脾,使蜂數高度密集,蜂群產生輕度分蜂熱,蜜蜂有造臺養王的要求,此時下王漿框,產漿量會倍增。
3、用隔王板將蜂王隔于只能放3張脾的小區內,控制產卵,大區下王漿框,大區內蜜蜂因有無王感,急造王臺,王漿分泌量才能遞增。
4、注意篩選產漿量高、生產性能好的優質蜂王作種王,其后代產漿量會大幅度升高,每群每次可產漿30~40克,年群產漿量可達2.5千克,比常規蜂群提高產量80~100%。
5、無論晴天雨天或是花期與少花期都必須堅持每日傍晚用1∶1糖水進行獎勵飼喂,每群喂150~200毫升,使蜂群長期處于泌漿的興奮狀態中。
6、春季盛花期用人工蠟碗王臺產漿量高,夏季缺蜜期和秋季用塑料王臺接受率高、產漿大且省工,取漿所移幼蟲當以1日齡為好,移蟲過大或大小不一都會影響王漿產量。
上一篇:中華蜜蜂養殖技術視頻
下一篇:蜂毒的采集方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