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蜂世界之——蜂農 養蜂人
蜂農(俗稱養蜂人)是農民中較為辛苦的一種人,收入也比較低,需要常年風餐露宿,走南闖北。中國現在
大概有600-700萬群蜜蜂,蜂農約20-30萬,從事蜂產品加工的約有5-6萬人。一個蜂農的“標準配置”是50箱蜜蜂,按平均每箱2萬只計算,一個蜂農大致要照顧百萬之眾。養蜂業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大多數蜂農都要追逐花期、轉地養蜂。在我國,蜂農轉場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是東北線,從海南沿海北上,經江浙、安徽、山東直到黑龍江,再向南從湖北、湖南折 回南方;二是西北線,從云南到四川到陜西、青海、寧夏、內蒙古、新疆;每年2-5月,在我國乃至世界所有的油菜花產地都會看到蜂農和蜜蜂忙碌的身影。
蜂農大多是半個專家,必須高度介入蜜蜂生活,日常工作包括搖蜜、繁殖蜂群、培養蜂王、給太強大的蜂群分家、采集蜂皇漿、采集花粉等。每天早上6點就需要檢查蜂箱,看看有無馬蜂、**之類的蜜蜂天敵;另外要經常交換巢脾,把有幼蟲的巢脾轉移到蜂箱上部,把空巢脾轉移到下部供蜂王產卵;然后就可以采蜂王漿了,大致每三天采一次,一群蜂一年可產蜂王漿5-10公斤。搖蜜一般在下午,晴天一箱蜂兩天可以搖一次。對蜂農而言,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寒冷和陰雨,陰雨天蜜蜂就無法采粉,一開始還可以吃蜜,等蜜吃完后就可能大批餓死,此時蜂農就需要使用白糖來喂養。我國的養蜂業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現養蜂密度不足歐洲國家的20%。據美國農業部實驗,蜜蜂的授粉行為可使農產品增產30-40%,最高可達80%。可以說蜜蜂授粉使農產品增產的產值是養蜂業本身產值的60-80倍。
蜂蜜是一種活性物質,保存不易,所以蜂農通常采取邊放養邊銷售的模式,如果需要質量好的蜜,最好直接從熟悉的蜂農處購買。不同種類的蜜價格也大不相同,最好的一等蜜蜜源來自荔枝、柑桔、椴樹、槐花、紫云英、荊條花等,油菜等為二等蜜。從產量上看,我國的蜂蜜年產量約為20-30萬噸,一半用于出口。其中油菜花蜜產量最高,約占25-30%。國內蜂蜜銷量每年60-70萬噸。也就是說,國內現銷售的蜂蜜有部分并不是真正的蜂蜜。在蜂王漿產量中,油菜花蜜為基礎的要占到一半;由于蜂王漿是維持蜂王生存必須的食物,產量比較少,很多蜂農都不賣蜂王漿,純的蜂王漿“勁道”非常大而且味道特別,難以下口,人的腸胃很難適應(會拉肚),極少直接食用;現在市面上的蜂王漿大多已經是混了多次蜂蜜的結果,按蜂王漿和蜂蜜3:7的比例混合的所謂“蜂王漿”(市面產品)已經是很不錯的,一般比例更低一些。一般來說,蜂蜜特別是從蜂農處直接購買的蜂蜜,顏色和沉淀都很可能不一致,如有包裝特精美、蜜的顏色和外觀又特統一、價格又特低(低于10元/斤)的就要小心了。
上一篇:走進蜂世界之——蜜蜂的繁殖及性別
下一篇:走進蜂世界之——蜜蜂的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