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蜂有扶貧支持,而意蜂基本沒有?
我國養蜂群體是非常龐大的,養蜂人選擇的蜂種基本都是中蜂和意蜂兩種。意蜂大多屬于專業養蜂人選擇的蜂種,中蜂則大多屬于副業等其他養殖規模不大的人群選擇的蜂種。
然而同樣是養蜂,為什么我國很多地方出臺的扶貧養蜂政策主要是針對中蜂而很少有針對意蜂的呢?聽蜂之語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養蜂群體的區別。
專業養蜂人,普遍都是意蜂。之所以能夠做到專業,主要原因就是已經有了需求。大部分都和蜂蜜收購商,蜂蜜企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說敢大規模養意蜂的人,普遍都是具有一定的實力的。自然也就不需要扶貧政策支持了。
當然,并不是說這些專業養蜂人不需要扶持,碰到天氣不好的年份,賠得最多的也是他們,所以聽蜂之語認為應該有其他政策的支持來解決這部分群體對應的難題。意蜂畢竟是授粉面積最大的一個蜂種。
二、出發點的不同。
之所以說是扶貧養蜂,那么其出發點就是要幫助一些低收入的群體實現脫貧,這些人普遍不具備大規模養殖意蜂的能力,而散養意蜂又沒有效益,固然就扶持鼓勵從養中蜂下手。不過聽蜂之語發現很多真正需要脫貧的人群在實際情況中并沒有切身享受到這種政策帶來的實際幫助,相反出現了一些“假養蜂人”卻“受益其中”,可這些人并沒有真正帶動蜂業的發展,而是在浪費資源,也沒有實現對真正需要脫貧的人帶來脫貧的效果。這種現象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三、蜜蜂種類問題。
中蜂是我國本土蜂種,但是受意蜂的一些干擾,中蜂的生存環境確實是受到了一些影響,數量也在大規模減少。中蜂作為我國的特有物種,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扶貧政策更多的選擇中蜂養殖實際也是一舉兩得之策。不僅實現扶貧,而且還能保護本土中蜂。
四、市場效益。
土蜂蜜在市場上更受大眾青睞,賣價更理想;有了價格的支撐,實現脫貧的速度會更快。如果選擇意蜂,現在收購價格那么低,不窮的人都可能會被這蜂給養窮。所以說,扶持養中蜂,市場效益更好,脫貧速度更快。
當然,聽蜂之語認為任何扶貧政策的結果最終還是需要養蜂人自己去創造價值,利用小的支持來實現大的效益,才是扶貧的希望。要是坐享其成,變成了“培養”懶人,那就失去了脫貧應有的意義。
如果您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
上一篇:意大利蜂與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