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一直是蜜蜂可以引以為豪的杰作,它們沒有學過建筑學,也沒有人類那么復雜的大腦,可是自從有了它們,世界上即省材料、面積又大又堅固的建筑就出現了。科學家們正是模仿蜂房的結構,找到了人造衛星比較理想的結構。 每個蜂房都是正六邊形,而它們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尖的,這個底系由3個完全相同的菱形組成。菱形的角度是由兩個均為109.28o的鈍角和兩個均為70.32o的銳角組成。這種正六邊形的蜂房既結實,又節省材料,還具有最大的容積。模仿蜂房結構制造衛星,不但可節省大量材料,減輕重量,容積又大,強度也高,還具有隔音、隔熱的性能。
現代的照相技術也受到蜜蜂的啟發。在蜜蜂頭部有一對奇異的復眼,每只復眼都由6300個眼構成,光進入眼晶體,達到感光細胞,如同照相機的全過程。專家們模仿蜂眼的構造,制成了一種先進的“蜂眼”照相機,一次可拍下1000多張照片。
有一種偏振定向儀的發明是受到了蜜蜂偏光定向功能的啟發。據計算,要釀1千克蜜,蜜蜂必須采集200萬朵花的粉,來回飛翔數萬千米。可是蜜蜂從來不會迷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蜜蜂眼睛的感光細胞分子對偏振光特別敏感,有良好的定向功能,能測出天空中不同亮度的各個區域。蜜蜂正是利用眾多的單眼來感受太陽偏振光的。因此,即使烏云遮日,它們也能根據太陽方位的變化,進行方向矯正。所以它們從不迷失方向。偏振定向儀就是根據蜜蜂定向功能的原理制成的,目前已用于航空和航海領域
蜜蜂在仿生學上的應用
|OK蜜蜂網